热处理论坛

标题: 热处理校直件校直后是否应该回火 [打印本页]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4 09:45
标题: 热处理校直件校直后是否应该回火
    众所周知,因热处理变形的销、轴类产品往往需要校直。那么,校直后的产品必然残留一定的内应力,变形严重(主要是挠度)的产品,经过校直后,甚至存在一定数量的微裂纹,这就需要在校直后进行回火。过去,我在国企工作时,我们单位的校直产品是必然要进行回火的。但据了解,现在的中国,已进入了空前的功利时代,在实际生产中,以鲜有企业这么“愚蠢”,这么“循规蹈矩”了。
    大家讨论一下,校直后进行去应力回火的必要性,并交流一下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如何处理的。
作者: hy0808hy    时间: 2012-2-14 10:21
淬火之后及时校直,然后回火,这样就省了次去应力回火.
作者: wisher    时间: 2012-2-14 16:17
淬火后直接校直容易断裂吧,风险较大。
我们都是选择回火后校直,然后重新去应力回火。
作者: 我心飞翔eric    时间: 2012-2-14 16:53
对于变形较大的件,我们是淬火回火之后及时趁热校直,可以省去回火工序。
作者: 申兴一    时间: 2012-2-14 16:56
当然要根据情况来说的了,有的根本不需要回火的。有的你不回火的话就回马上给你看她的威力。
作者: txljh8    时间: 2012-2-14 17:35
1.粗加工件:弯曲件的的校直及时回火,否则可能后续加工会加工不出。
2.氮化件:冷校或热校、“回火”
3.淬火件:冷校、热校均有,校直后回火处理。(见过大企业校直后不回火直接下传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4 17:37
尚贺军 发表于 2012-2-14 16:53
对于变形较大的件,我们是淬火回火之后及时趁热校直,可以省去回火工序。

   这样做当时看不出来什么不妥,对使用寿命的影响可能也不大,但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残余应力会有变形的。
作者: 周建国    时间: 2012-2-14 17:53
我的观点是凡是涉及到校直的产品,无论是轴类还是齿轮类都应该进行去除应力的回火处理,而且处理的时间不能间隔太长!!公司实例:一种轴类产品在进行校正后,原先没有进行去应力的回火处理,转至下工序后退回,原因是原本轴跳在允许的技术范围内的,在经过一天的放置后全部超差!
作者: 所以因为    时间: 2012-2-14 18:28
轴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扭力,校直后不去应力,残留的应力使轴产生“跳舞”的现象。
我现在主要做轴的热处理,我们工艺规定校直后必须去应力,去应力温度低于回火温度20~30℃。
作者: txljh8    时间: 2012-2-14 18:40
我最近遇到一种曲轴,多年来的成熟工艺为回火温度620°C、保温3h,加工车间反映精加工后偏心距不稳定,延长至6h,质量部、加工车间反映立竿见影偏心距很好。没过几天,偏心距又不稳定,我难道要无限延长时间?!
作者: 霜月    时间: 2012-2-14 21:31
我公司就是校直后不回火,几十年都是这样做的,一直沿用下来,从未考虑过要增加回火去应力工序。
作者: mingxingjf    时间: 2012-2-14 21:41
回火后校直后在580度回火,叫稳定回火
作者: cnszgong    时间: 2012-2-14 21:48
我们调质件 和正火件校直后一般不回火
高频件和渗碳件 一般在校直后回火再检验的
作者: 冰剑    时间: 2012-2-14 22:17
本帖最后由 周建国 于 2012-2-15 18:05 编辑

我觉得校直后回火不是绝对性的,要根据情况而定。拿螺栓来说,我们这面校直后不进行回火,因为这个应力在拉紧后应该是有益,而不是有害。(不是针对所有螺栓),有些工件比如说整体淬钎杆无法进行冷校直一般是加热后进行校直校直后也不进行回火。而是直接磷化挂蜡入库。所以说校直后回火的必要性是要根据情况而定。如果一味的强调校直后去应力的必要性反而会局限思维。另外针对一些丝杠,经过高频淬火以后进行校直,然后在(再)去应力回火是给自己找麻烦。这对加工过丝杠的应该很清楚。就不多做介绍了。所以说校直后去应力回火不存在必要性。不能片面的去最(追)求校直回火后的必要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工艺。看问题我觉得还是宏观的去看。多余的话就不说了。
我的结论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工艺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用片面去影响全局。你应该在最后一句前面加上针对销轴类。
作者: 小名    时间: 2012-2-14 22:19
我们做渗碳轴是先淬火校直回火,省工省时,效率高。废品少。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5 10:10
txljh8 发表于 2012-2-14 18:40
我最近遇到一种曲轴,多年来的成熟工艺为回火温度620°C、保温3h,加工车间反映精加工后偏心距不稳定,延长 ...

   有没有考虑机加工本身的装夹也会产生一些假象?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5 10:11
mingxingjf 发表于 2012-2-14 21:41
回火后校直后在580度回火,叫稳定回火

   如果是感应淬火或渗碳淬火产品呢?那就不能用高温来稳定回火喽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5 10:14
冰剑 发表于 2012-2-14 22:17
我觉得校直后回火不是绝对性的,要根据情况而定。拿螺栓来说,我们这面校直后不进行回火,因为这个应力在拉 ...

    “经过高频淬火以后进行校直,然后在去应力回火是给自己找麻烦。”
     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
作者: jcjszx    时间: 2012-2-15 10:19
本帖最后由 周建国 于 2012-2-15 18:03 编辑
txljh8 发表于 2012-2-14 17:35
1.粗加工件:弯曲件的的校直及时回火,否则可能后续加工会加工不出。
2.氮化件:冷校或热校、“回火”
3. ...


回不回火跟企业大小没关系的,关键是他们热处理的变形控制得(的)好。呵呵……
我厂变速箱的输出轴,输入轴都是回火后校直,校直前跳动大于0.5MM的(一炉也就一两件)就要去应力回火。你说变形在0.3以内还有回火的必要吗?
作者: 孔原    时间: 2012-2-15 10:32
本帖最后由 周建国 于 2012-2-15 18:02 编辑

回火后校正等温度降至室温在(再)回火!
作者: duzhiguang0001    时间: 2012-2-15 10:41
我单位是在回火后紧接着矫直,温度一般不低于550°C,矫直后空冷。这样即使有残余应力,当温度降至室温时,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5 10:47
jcjszx 发表于 2012-2-15 10:19
回不回火跟企业大小没关系的,关键是他们热处理的变形控制得好。呵呵……
我厂变速箱的输出轴,输入轴都 ...

   看你的回帖,觉得你没有看清题意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5 10:49
duzhiguang0001 发表于 2012-2-15 10:41
我单位是在回火后紧接着矫直,温度一般不低于550°C,矫直后空冷。这样即使有残余应力,当温度降至室温时, ...

   看样子你的产品是热校直,如果你的产品因为热处理后高硬度要求而不允许采用如此高温的热校直时怎么办?
作者: kycy    时间: 2012-2-15 11:26
通常淬火清洗后校直,根据经验,这样的校直效果还要好于淬回火后校直
作者: txljh8    时间: 2012-2-15 11:31
jcjszx 发表于 2012-2-15 10:19
回不回火跟企业大小没关系的,关键是他们热处理的变形控制得好。呵呵……
我厂变速箱的输出轴,输入轴都 ...

有道理。实践、数据、时间是检验是否合理的标准。
作者: txljh8    时间: 2012-2-15 11:37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2-15 10:10
有没有考虑机加工本身的装夹也会产生一些假象?

质量部、技术部、加工车间联合分析进口机床、夹具、检具、检测均正常。
作者: ZTY5439    时间: 2012-2-15 11:46
本帖最后由 tdragonfu 于 2012-3-12 16:03 编辑

校正后需不需要回火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曲轴无论你是热校还是冷校都是需要回火的,而且一般校直后的回火时间不比调质的回火时间短,因为曲轴本身的弯弯曲曲在热处理及校直过程中聚集了大量的、头绪多的、不规则的变形、微裂纹,而且其服役状态又是相对静止不变的。消除多种锻造、热处理、校直的毛病都要在机加前、校直后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回火。而对于汽车前轴来说校直(冷校直)后则不需要回火,以为前轴工作状态就是那样的动态。这两种产品我们厂干了多少年了,就是这样干的,有人说为了提升产品品质前轴校直后也要回火,也试过,但没有什么效果,也就不了了之。实践出真知,请大家体会。
作者: 1963ndgg    时间: 2012-2-15 12:05
我们的产品好像都需要在校直后回火,不过最近听说有一家设备校直后不需要回火,该设备是自动校直设备,而且据推销商说,大多数用户都是将该设备放在机加工现场的,我觉得校直后工件内部的应力不会得到及时有效地消除,而且将给使用该产品的用户带来麻烦。
作者: 杭州弹簧热处理    时间: 2012-2-15 12:43
我们公司是这样的:分热校,淬后校以及回火后校。这里杨工主要讨论的是回火后校正,我们的产品超差了的话,一般是校正之后进行回火;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消除应力,再一个就是稳定尺寸。前者用低温,后者用原工艺回火温度。
作者: 冰剑    时间: 2012-2-15 12:48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2-15 10:10
有没有考虑机加工本身的装夹也会产生一些假象?

我觉得这种现象应该对车工工艺进行跟踪调查。因为有时候机加工会加大进刀量,另外刀具磨损后依然进给,另外切削液是不是喷淋在适合的位置。如果是成熟工艺,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那么机加工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 冰剑    时间: 2012-2-15 12:52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2-15 10:14
“经过高频淬火以后进行校直,然后在去应力回火是给自己找麻烦。”
     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

这点是针对丝杠而言的,如果你们那没有丝杠肯定不会理解,对于2M左右的丝杠,你去装配车间了解一下就知道了。个人认为搞热处理的应该多去机加工车间走走。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5 13:42
1963ndgg 发表于 2012-2-15 12:05
我们的产品好像都需要在校直后回火,不过最近听说有一家设备校直后不需要回火,该设备是自动校直设备,而且 ...

   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有这种设备。但我觉得再先进的设备,校直后的残留应力也是客观存在的,除非这种先进的设备本身在校直后可以进行机械振动时效。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5 13:46
冰剑 发表于 2012-2-15 12:48
我觉得这种现象应该对车工工艺进行跟踪调查。因为有时候机加工会加大进刀量,另外刀具磨损后依然进给,另 ...

   机械加工的装夹需要找正基准,如果装夹方法不当或操作不当,都会导致热后精加工偏心或端跳超差,从而使工件精加工机后产生某些被加工面切削不到(盲区),这就形成了热处理变形量大的假象。
作者: xiulirong    时间: 2012-2-15 14:11
我们的渗碳轴是淬火后自动校直的,然后回火。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5 14:13
xiulirong 发表于 2012-2-15 14:11
我们的渗碳轴是淬火后自动校直的,然后回火。

    这种渗碳淬火后自动校直的装置没有见过,也想象不到,是不是专用设备?
作者: xiulirong    时间: 2012-2-15 14:18
本帖最后由 xiulirong 于 2012-2-15 14:49 编辑

买的自动校直机,等晚上发个图片吧,图片已传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5 15:20
xiulirong 发表于 2012-2-15 14:18
买的自动校直机,等晚上发个图片吧,图片已传

   这是洋货,还是“中国制造”?价值几何?
作者: mlyse    时间: 2012-2-15 17:11
本帖最后由 mlyse 于 2012-2-15 17:13 编辑
jcjszx 发表于 2012-2-15 10:19
回不回火跟企业大小没关系的,关键是他们热处理的变形控制得好。呵呵……
我厂变速箱的输出轴,输入轴都 ...


大于0.5mm的也能能校出来?请教一下你们用的设备是哪个厂家的?
作者: dfswrfpgs    时间: 2012-2-15 18:39
不一定,我们公司是做减速驱动轴,我们渗碳淬火回火后校直就不回火,我们主要是通过控制渗碳温度来控制工件的变形量,把变形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OK了。
作者: meiyz    时间: 2012-2-15 18:48
校直后回火这是基本的常识,若不回火,校直的变形又将回弹过去。
作者: 冰剑    时间: 2012-2-15 18:54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2-15 13:46
机械加工的装夹需要找正基准,如果装夹方法不当或操作不当,都会导致热后精加工偏心或端跳超差,从而使 ...

这个我赞同,但是我想知道的是在精加工的时候难道定位基准没有?不过对于你说的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都是存在的。甚至很多加工操作人员图纸都看不懂。更别说按工艺基准走了,至于设计基准更是没法再提。
作者: 秋风瑟瑟    时间: 2012-2-15 18:58
本帖最后由 周建国 于 2012-2-15 19:26 编辑

1;淬火件,淬火后直接校直再回火,回完后不合格的重新校直回火                                                                                              2;调制(质)件,淬火后低于正常回火温度回火后校直,然后正常回火                                                                                           我现在采用以上方法处理   请大家指教。                                                         
作者: 秋风瑟瑟    时间: 2012-2-15 19:11
冰剑 发表于 2012-2-15 12:52
这点是针对丝杠而言的,如果你们那没有丝杠肯定不会理解,对于2M左右的丝杠,你去装配车间了解一下就知道 ...

我也搞滚珠丝杆    据我的经验淬火后直接校直比回火后校直省不少力(500-3000)我都处理过     不妨试试
作者: 冰剑    时间: 2012-2-15 19:24
本帖最后由 周建国 于 2012-2-15 19:29 编辑

我绝(觉得 )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我们企业对于曲轴类产品都是在热处理方面下功夫,通过改进装活时候的夹具设计尽量保证热处理后的轴向变形,尽量控制在磨加工的范围之内,通过夹具的合理设置,以前很多需要校直的零件现在基本都省去了校直这道工序。另外针对有些特殊的大型工件采用冷却夹具,让工件在进入冷却液的情况下使用夹具保持工件合理的变形量,特别是针对很多高硬度产品零件。如果在淬火后采用校直特别是冷校直根本不敢想象。所以说针对淬火后的校直加校直后回火这个设计方案,不能适合所有的工件。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对待的。
所以说校直后回火是不是必须的?这点要根据情况而定,校直加回火应该有个范围,对于需要校直后去应力的工件回火,回火范围是多少?效果如何,这个都是长期的实践中去积累经验。我觉得还是针对具体的零件做探讨吧。不是所有的工件都需要校直后回火。如果校直后不回火不会影响后续的加工以及性能,就可以省去,如果影响到后续的工序,那么就是必须的。
作者: 施惠平    时间: 2012-2-15 19:25
hy0808hy 发表于 2012-2-14 10:21
淬火之后及时校直,然后回火,这样就省了次去应力回火.

淬火之后及时校直。那要看工件淬火后的硬度和是热校还是冷校了,是手工校还是压机校了,通常高硬度的工件不适宜回火前校直,尤其是采用压机校直工件断裂的可能性很大,本人觉得此方法有其局限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 周建国    时间: 2012-2-15 19:27
秋风瑟瑟 发表于 2012-2-15 19:11
我也搞滚珠丝杆    据我的经验淬火后直接校直比回火后校直省不少力(500-3000)我都处理过     不妨试试: ...

淬火后的直接校正,这个度怎么掌握?(也就是冷却到什么程度为好?)
作者: 70mdf    时间: 2012-2-15 19:29
我们厂工件渗碳后校直,不回火,淬火后再校直一遍,回火,检测
作者: 施惠平    时间: 2012-2-15 19:30
尚贺军 发表于 2012-2-14 16:53
对于变形较大的件,我们是淬火回火之后及时趁热校直,可以省去回火工序。

这样去应力的效果不会好吧?!因为去应力回火也应讲究温度和时间的吧。
作者: 秋风瑟瑟    时间: 2012-2-15 19:37
周建国 发表于 2012-2-15 19:27
淬火后的直接校正,这个度怎么掌握?(也就是冷却到什么程度为好?)

我们采用中高频淬火(带喷淋)   干完一件后立马校直。
作者: xiulirong    时间: 2012-2-15 19:45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2-15 15:20
这是洋货,还是“中国制造”?价值几何?

国产的,长春材料试验机厂的,五十几万一台,其实是半自动的,全自动带自动上、下料的,更贵
作者: xiulirong    时间: 2012-2-15 19:48
本帖最后由 xiulirong 于 2012-2-15 19:54 编辑
70mdf 发表于 2012-2-15 19:29
我们厂工件渗碳后校直,不回火,淬火后再校直一遍,回火,检测


渗碳后不回火,有去应力工序的。您开公司吧,我去打工,否则要失业了
作者: 施惠平    时间: 2012-2-15 19:58
本帖最后由 施惠平 于 2012-2-15 20:46 编辑
txljh8 发表于 2012-2-15 11:37
质量部、技术部、加工车间联合分析进口机床、夹具、检具、检测均正常。


是否考虑过机加工造成的应力所致,可以做个试验机加工后增加一道去应力回火工序,与不去应力的做个对比试验,当然温度不宜高120-130℃,时间适当长点,个人看法,不知是否对你有用?
作者: 施惠平    时间: 2012-2-15 20:25
1963ndgg 发表于 2012-2-15 12:05
我们的产品好像都需要在校直后回火,不过最近听说有一家设备校直后不需要回火,该设备是自动校直设备,而且 ...

自动校直机就不会产生校直应力吗?那都是设备制造商的忽悠罢了,你的想法是对的。
作者: 施惠平    时间: 2012-2-15 20:45
我司是生产量具的,我们所有的热处理后的工件均为回火后校直的,采用火焰校直的不去应力了,其余的不管是杆类零件还是薄板件,不管是手工校还是压机校都须经过去应力回火,我个人觉得去应力回火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可以对前次回火后硬度偏高的工件再次调整硬度,我认为去应力回火对产品质量影响是相当大的,否则,我们这个社会就只能是充满着劣质商品的市场,最终我们大家都是受害者。
作者: 冰剑    时间: 2012-2-15 20:53
本帖最后由 周建国 于 2012-2-15 21:04 编辑
秋风瑟瑟 发表于 2012-2-15 19:37
我们采用中高频淬火(带喷淋)   干完一件后立马校直。


我觉得这个没必要吧,因为丝杠是要经过好几次校直的,我们是用高频旋转喷淋,一般都是回火完事以后在(再)校直,如果干完一件马上校直一件那样大大增加了操作者的工作量。而且影响干活速度。
一般是在淬火前校直(怕太弯碰到感应器),淬火完事以后校直差不多就可以了。高频完事以后基本变形量不是很大。吧(把)丝杠放到平台下面拿手扳几下就好了。(对于丝杠校直来说应该不在楼主说的范围之内了,如果真要讨论可以另外开贴)
作者: 霜月    时间: 2012-2-15 21:28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2-15 14:13
这种渗碳淬火后自动校直的装置没有见过,也想象不到,是不是专用设备?

我公司进口了一台自动校直机,再过两个月交货,到时欢迎杨工来参观指导。
作者: tuisi-xingsan    时间: 2012-2-15 21:47
hy0808hy 发表于 2012-2-14 10:21
淬火之后及时校直,然后回火,这样就省了次去应力回火.

淬火后,不清洗就直接矫直吗?能否保证零件表面清洁度,能测量准吗?
作者: zaijianghu    时间: 2012-2-15 22:00
这个真与材料和组织有关系的。
作者: dhzhou888    时间: 2012-2-16 02:51
这个问题应该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普遍应该去应力回火。
1,过去,我们对汽车半轴感应淬火回火后校直,去应力处理,再校直,再去应力。什么意思呢?对感应淬火后发现有畸变的半轴进行校直,去应力后又发现有极少几根变形超差,要第2次校,校后再进行去应力回火。如今可能有自动化的校直机了,这我就不清楚了。
2,对2米以上的丝杆、光杆校直后直接悬挂在库房内。
3,高速钢拉刀是在淬火过程中热校的,不用去应力回火。
4,20CrNiMo园艺机械小轴,多用炉薄层渗碳,淬火回火后90%工件变形量超差,我们用铜棍敲打一下就OK,几秒就搞定一根轴,不去应力。
所以要具体问题分别对待。
作者: h82764070    时间: 2012-2-16 09:13
70mdf 发表于 2012-2-15 19:29
我们厂工件渗碳后校直,不回火,淬火后再校直一遍,回火,检测

你公司是做什么产品的,我这边也是这样做的
作者: 竹林风    时间: 2012-2-16 09:27
我见过比较大的轴类锻件淬火后直接校直,这样节约时间和能源
作者: 70mdf    时间: 2012-2-16 10:52
我们是做轴类产品的,汽车配件,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6 11:49
70mdf 发表于 2012-2-15 19:29
我们厂工件渗碳后校直,不回火,淬火后再校直一遍,回火,检测

    看来你们是渗碳缓冷后重新加热淬、回火
作者: 70mdf    时间: 2012-2-16 12:41
是的,我们渗碳后机加工两端,校直,淬火回火,喷砂,精加工
作者: zw9270    时间: 2012-2-16 13:52
校直后是否需要去应力回火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必须要作的工序,要根据零件的实际情况分析确定。热处理工艺设计首先要减小零件变形,重点是工艺和工装设计,在零件变形小的情况下校直后可以不加去应力回火。国外很多热处理工序(如感应加热淬火)是设在机加生产线上,工艺为淬火+自回火+校直,连淬火后的回火都省了,去应力回火更没有了,渗碳淬火件同样是校直后不作去应力回火。我作的工艺基本上都是如此。三十多年的热处理工作过程中近二十年都是如此,二十多年前作过多次试验验证,包括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慢慢将去应力回火取消的。仅是个人的设计思路,供参考吧。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6 14:52
zw9270 发表于 2012-2-16 13:52
校直后是否需要去应力回火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必须要作的工序,要根据零件的实际情况分析确定。热处理工艺 ...

    “工艺为淬火+自回火+校直,连淬火后的回火都省了,去应力回火更没有了,渗碳淬火件同样是校直后不作去应力回火”。
    自回火不是回火?
作者: zw9270    时间: 2012-2-16 15:20
可能我的表述有问题。你是业内的老手了,应该了解现在国内很多企业的感应淬火还是淬后单独回火的。没有很好的利用自回火的工艺,能源浪费较大,也可能是受设备功能的限制不能采用自回火工艺。自回火工艺值得推广,当然这不属于本帖的讨论范围了。
作者: liumin257    时间: 2012-2-16 15:56
我做过的轴(感应淬火)和输出轴(渗碳淬火)都是淬火后回火,校直后再低温回火实效。。。
作者: 353148558    时间: 2012-2-16 20:29
校直后最好是一次安定化回火
作者: 斜月三星    时间: 2012-2-16 21:11
我们做的轴杆一般都是淬火后直接校直,然后再进行回火。
作者: jinghaxiang    时间: 2012-2-16 21:24
我们做的轴是分两种,一种是容易校直的先回火再校直,之后没有去应力回火,这样的会有反弹现象;一种是难校直的就淬火清洗后校直,然后再回火,回火之后再校一遍,之后也同样没有去应力回火
作者: 心向往之    时间: 2012-2-16 21:25
我们也都在校直后进行去应力退火
作者: 天涯过客    时间: 2012-2-16 22:47
我实习时的公司做一种偏心轴为渗碳件,产品在渗碳淬火后就直接校直,完了才进行回火处理。
作者: xuemingtang    时间: 2012-2-16 23:33
本帖最后由 xuemingtang 于 2012-2-16 23:40 编辑

现在的国内企业对校直后的去应力已经逐步重视了起来,已经不是原来的状态了。校直分冷校直和热校直,楼上有人说淬火后校直然后回火,很多企业采用这种做法。就我个人理解,校直的过程应该是不均匀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去除会对后续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尺寸精度、表面状态产生影响。国外AMS2759/11中对stress relieve有明确的规定,国外各个公司的企业标准中对校直、电镀、磨削的stress relieve的规定都非常明确,值得国内的企业借鉴。楼上有人说校直后的去应力要看零件表面的应力分布,这个有一定的道理,应力分布的状态多种多样,热应力、组织应力、不均匀塑性变形产生的应力,总的来说,表面残余压应力有利于提高疲劳强度,校直后是否进行去应力是否要综合考虑零件表面的残余应力呢?可能要从通过试验或者表面残余应力测试来衡量吧,仅代表个人观点,个人认为校直后的去应力还是必要的。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7 07:44
jinghaxiang 发表于 2012-2-16 21:24
我们做的轴是分两种,一种是容易校直的先回火再校直,之后没有去应力回火,这样的会有反弹现象;一种是难校 ...

    衡量一种轴淬火后是否容易校直的标准是什么?
作者: houlinhai    时间: 2012-2-17 09:30
我们的板类工件是回火后进行校平,之后再没有回火。
作者: zzu.jianfeng    时间: 2012-2-17 10:26
楼主说“经过校直后,甚至存在一定数量的微裂纹,这就需要在校直后进行回火”,不知道回火后这些微裂纹会不会完全消除,要是还存在微裂纹该怎么处理,请大神指点一下,谢谢!
作者: 周建国    时间: 2012-2-17 11:34
zzu.jianfeng 发表于 2012-2-17 10:26
楼主说“经过校直后,甚至存在一定数量的微裂纹,这就需要在校直后进行回火”,不知道回火后这些微裂纹会不 ...

裂纹的存在肯定影响使用性能和寿命,只是影响的程度问题!如果是关键的部位那么只能废了!
作者: 霜月    时间: 2012-2-17 11:42
由于校直后可能出现微裂纹,有公司对一些关键重要件规定不准校直。
作者: 江南夜人    时间: 2012-2-17 13:45
我们单位的热处理轴类,在经过油压设备热校以后,一直以来都进行定型回火,温度略低产品的回火温度。
作者: loun°    时间: 2012-2-17 13:59
我们做的是4330V的轴,我们都是热处理后打完硬度再校直,直径120mm左右,长度1400mm到1700mm之间,我们已经连续做了快一千根这样的轴了,暂时还没发现校直出现裂纹的。是我们没发现还是什么,求各位专家指点。
作者: loun°    时间: 2012-2-17 14:00
霜月 发表于 2012-2-14 21:31
我公司就是校直后不回火,几十年都是这样做的,一直沿用下来,从未考虑过要增加回火去应力工序。

我们厂也是这样的。不知道是不是对的。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7 15:36
zzu.jianfeng 发表于 2012-2-17 10:26
楼主说“经过校直后,甚至存在一定数量的微裂纹,这就需要在校直后进行回火”,不知道回火后这些微裂纹会不 ...

   据介绍,回火及时而充分的话,这些显微裂纹是可以焊合的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7 15:38
霜月 发表于 2012-2-17 11:42
由于校直后可能出现微裂纹,有公司对一些关键重要件规定不准校直。

    这样规定,意味着对热处理工艺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因为一旦变形超差,就意味着要判其“死刑”(报废处理)了。
作者: daniel-li    时间: 2012-2-17 17:39
大多数国人喜欢做一锤子买卖,只要你验收了,你就能“享受”卖家丰富的售后服务了(没有售后的就不说了)。日系产品出了保质期就坏,人家对保质期拿捏得准啊,多数欧系产品经久耐用。这好比我们的安全系数取0.几,日本1.几,欧洲先进国家好几。好几。归根到底,我们的方针就错了,社会责任感不高。当然这不是崇洋媚外,只是自我批判,以便我们进步。技术角度讲,越大的表形要求越大的校直,进而产生越大的校直应力,热校直在校直过程中应力部分释放,冷校直则大部分保留。不经时效,检测不出会回复多少
作者: lpl24    时间: 2012-2-17 17:49
热处理矫直后是应该进行去应力回火的,有过经验的人都清楚,回火后,零件的应力得到释放,会产生反弹的
作者: 2天明123    时间: 2012-2-17 18:57
我们单位冷校正一般都回火去应力,热校正有时候不回火。
作者: 278960302    时间: 2012-2-17 19:18
本帖最后由 周建国 于 2012-2-17 20:24 编辑

我公司是做凸轮轴的,一般都是淬火后及时回火的,回火后在(再)校正。校正后更根)本就不进行回火处理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因校正后没回火产生的质量问题
作者: 霜月    时间: 2012-2-17 19:51
loun° 发表于 2012-2-17 14:00
我们厂也是这样的。不知道是不是对的。

无所谓对错,适合自己的就行。
作者: zhxingguo    时间: 2012-2-17 19:52
我们校直后都要进行回火去应力的,否则机加车间会找回来的。
作者: jinghaxiang    时间: 2012-2-17 21:43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2-17 07:44
衡量一种轴淬火后是否容易校直的标准是什么?

实践,呵呵,试验得出。我们用的也是长春产的半自动校直机,我们是在试验时根据将轴校直需要压多少次,以及轴的一次校直良率来区分轴是否容易校直的。
作者: zm409085203    时间: 2012-2-18 07:54
本帖最后由 周建国 于 2012-2-18 11:29 编辑

我们公司的齿轴以前是回火后校直,但良(合格率)率一直比较低,后来改成淬火--校直--回火--再校直,细长轴校直后容易回弹,二次校直加回火,可以稳定组织,即使有微裂纹也可以抑制其扩展,这样良率(合格率)上升了,保证成本,不浪费,增加经济收益。
作者: 孤鸿踏雪    时间: 2012-2-18 07:58
zhxingguo 发表于 2012-2-17 19:52
我们校直后都要进行回火去应力的,否则机加车间会找回来的。

   机加车间怎么会知道你们是否经过回火?
作者: zm409085203    时间: 2012-2-18 08:08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2-18 07:58
机加车间怎么会知道你们是否经过回火?

若是我们公司,每一工序都会有工序流程卡附在产品上,并且是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转下一工序。这样每一批产品在什么状态就都会一目了然。是否回火也就可以确认了。不知道他们公司是不是这样的,呵呵。。。
作者: xinchangzhengxi    时间: 2012-2-18 11:20
校直后回不回火,在什么工序前后回火,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不可死板教条。
作者: amn727    时间: 2012-2-18 15:43
汽车行业不管是变速箱厂还是桥厂,以前没有自动校直机采用手动校直时,轴类都是安排在回火抛丸后在流水线上再校直,校直后肯定不会再回火,需要高中频退火的进高频间后流出车间,不退火的直接流出车间,我们厂,以及我多次去过的一汽、二汽,全是一个模式回火抛丸后再校直以后不再回火,几十年一贯制,从来没有出过事。现在是什么情况不清楚。
但是,凡是热点校则肯定要回火。
作者: 独木人    时间: 2012-2-18 18:23
在我们这边的企业有这样的观点:压力矫直后不用回火,螺旋矫后要求回火,不知道是否有道理?
作者: zxp7788    时间: 2012-2-18 20:10

我们公司是轴类回火抛丸后再校直去应力。
作者: 温岭梁    时间: 2012-2-18 23:06
我们生产的齿条淬火回火后校直,再进行磨削处理,用160°,保温12小时(俗称定型)
作者: 胡杨最美    时间: 2012-2-18 23:13
校后要进行回火,必要的时候换需要热校正




欢迎光临 热处理论坛 (http://rcl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