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所以因为

[讨论] 调质和正火的选择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24 14: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 stanlyous 的帖子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2、图纸要求与实际制定热处理工艺并不矛盾,图纸要求调质,必然还会明确其机械性能(强度、冲击、硬度及金相组织等),制定工艺当然是根据具体的性能指标…………
我有一个疑问:
当大尺寸锻件要求调质时,表面和心部组织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么依您的观点,如果技术要求是调质,那么怎样来保证大锻件在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为保留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15: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一把火 的帖子

如果40Cr淬火后的硬度能达到58HRC,说明尺寸还不够大。
另外,对王工提出的问题我同样感兴趣,不知道您采用的是什么冷却介质?应该说D320mm这样的尺寸,能达到您所说的硬度,我觉得效果是非常好了(虽然我有怀疑)。

签到天数: 31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9-7-24 15: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1# 风来疏竹 的帖子

您遇到过大尺寸锻件要求调质后心部为保留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组织的技术要求吗?
最少我没有遇到过!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24 15: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 所以因为 的帖子

现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是不是还有更为先进的处理方法使之达到超快速均匀冷却而不开裂的效果,从而达到极限硬度值?值得挖掘。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24 15: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 stanlyous 的帖子

我和你有同感,也没有遇到过心部组织会出现“保留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这种情况。
但现在的问题是:当尺寸大到连表面也不会有“保留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组织产生的情况下,技术要求应该怎么来定?还用“调质处理”规定技术条件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15: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5# 风来疏竹 的帖子

这是我们大家要讨论的中心思想,对大锻件的“调质处理”提出质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24 16: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调质和正火的选择关键要看产品的技术要求。调质的综合机械性能要高于正火,尤其是塑性指标。如果产品最终要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对大锻件基体处理用正火代替调质有时也是可行的。个人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24 17: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所以因为 于 2009-7-24 15:06 发表
如果40Cr淬火后的硬度能达到58HRC,说明尺寸还不够大。
另外,对王工提出的问题我同样感兴趣,不知道您采用的是什么冷却介质?应该说D320mm这样的尺寸,能达到您所说的硬度,我觉得效果是非常好了(虽然我有怀疑)。 ...
320mm应该只是零件外径而不是有效厚度.否则是不可能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19: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 搬运工 的帖子

是的,其实我和王工都是有怀疑的,40Cr材料这样的尺寸(D320mm)淬火后的硬度能达到58HRC,已经接近和达到该材料的理论硬度值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08: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anlyous 于 2009-7-24 10:31 发表


1、对于外行,告诉他这就是调质!
2、通过力学性能试验
3、所谓的回火也是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介质
4、调质的定义是淬火(组织为M或B)+高温回火(组织为回S)

举例说明:不论AC、OC或WC都不能将大件淬 ...

从您的第一个观点可以看出(恕我直言)您这是在“忽悠”用户(仅指概念上)。
当然,我们也是无奈,因为我们被机械设计人员“忽悠”,他们缺乏相应的热处理基础知识,认为调质是很简单的事,不管什么状态下都是可以进行的。
再说一句大白话,就是我们热处理的同行,从一些回帖中可以看出,对这一问题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您虽然是在“忽悠”用户,但您还是明白对大(锻)件来说这已经不是调质了。
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目的就是要扭转大(锻)件调质的概念,树立起大(缎)件“热强化”或者是“水冷正火”的概念!!!

签到天数: 31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9-7-25 10: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0# 所以因为 的帖子

其实我非常明白沈工发贴讨论的目的:
1、从小的方面说,希望机械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更多的倾听热处理工程师的意见,纠正机械设计工程师在热处理方面的一些错误看法.
2、从大的方面说,希望大学教材、热处理专业指导书籍及机械设计手册等一线资料,正视目前热处理专业名词(工艺)的局限性或不合理性,修改某些名词的定义,如正火:可以考虑按冷却后的组织来定义,弱化冷却介质的限制,不管你怎么冷,只要最后产物是珠光体组织,就可以叫正火。反过来说,同样的加热温度,同样的冷却介质,如果得到的是M,则可以叫淬火。或者增加一些新的热处理名词,如大锻件处理中的热强化”或者是“水冷正火”。
3、更进一步想,我们可不可以取消目前四把火的概念?全部按组织来划分热处理工艺,如M热处理工艺,表示热处理后得到M;B热处理工艺,表示热处理后得到B;P热处理工艺,表示热处理后得到P。。。等等,这样加热+保温+冷却的目的就是要得到符合要求的组织及性能,少了很多不合理的现象。
(想到什么就写了,没有什么逻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0 贡献值 +2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20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25 10: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1# stanlyous 的帖子

很逻辑也很有思想,这样的讨论过瘾。
“取消目前四把火的概念,全部按组织来划分热处理工艺”是一个新颖的想法,值得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1: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所以因为 于 2009-7-22 19:12 发表
高工,是否应该以工艺处理后的结果(组织)来定义其工艺类型比较合适?

这是我在63楼的观点,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这个讨论我们不但可以从技术层面上特别还可以从热处理的工艺概念上做一个探讨!
欢迎大家参加发表自己的观点!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25 12: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2# WJFU66 的帖子

做一回两面派玩玩
1、正方观点:
赞成。目前的很多热处理名词术语确实存在不确切、不合理问题,如本帖讨论的正火与淬火,如调质的含义(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php?tid=43474&extra=page%3D1)等,如果以组织分类,则可以减少这些费时费力的争论,便于工艺人员直接按照组织要求去选择冷却方式,而不必受那些貌似权威的定义的束缚。管他白猫黑猫。只要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lol
2、反方观点:
反对。这些约定俗成的概念虽然存在弊端,但只要有关部门或专家真正重视这一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补充和修正足矣。倘要全盘推翻或许会带来新的混乱。如M工艺中如何包容亚温淬火、分级淬火等概念,P工艺中也要去区分淬火P和回火P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0 贡献值 +2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20 + 20 精彩的正反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25 13: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钢的分类中有好多种命名方法:
1、根据含碳量的高低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2、根据合金元素含量的高低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
3、根据用途分为…………
4、根据组织可分为…………
…………
我们可以借鉴国家关于钢的分类方法来命名热处理工艺。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5 材料专家的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3: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5# 风来疏竹 的帖子

专家可否举例说明?给大家一个提示?(举一例即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25 13: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热处理的一些概念,我们确实无法严格区分,很多是习惯性区分。比如“淬火概念”讲:最终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但对尺寸大的工件(更不必说大锻件)因材料淬透性原因,在淬火时只是表面或距表面一定深度得到马氏体,内部还是正火组织状态。我们是否还认为整个工艺过程还是淬火?

[ 本帖最后由 所以因为 于 2009-7-26 07:47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5: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4# WJFU66 的帖子

反驳反方观点:
约定俗成的概念既然存在弊端,就应该拨乱反正。只要定义明确,不会引起混乱!其实,亚温淬火、分级淬火都是属于马氏体淬火,是我们根据材料的技术要求,使用性能,服役条件,产品形状等选择的一种工艺方法,是自己内部的事,您只要满足性能和使用要求即可,总的大方向没有变,就是M热处理工艺!

发了此帖才发现这是我的第2500帖!

[ 本帖最后由 所以因为 于 2009-7-25 15:29 编辑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25 15: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8# 所以因为 的帖子

哈,看来沈工坚定地站在正方一边了。我再反对一回
1、应该拨乱反正,但“只要有关部门或专家真正重视这一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补充和修正足矣”。
2、一个“M热处理工艺”牺牲了太多的工艺丰富性,有点不值得啊:lol

祝贺沈工成功发射2500帖:lol

[ 本帖最后由 WJFU66 于 2009-7-25 19:38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25 16: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我的看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索氏体的描述为:1.索氏体是奥氏体在约600℃左右(视不同钢种)分解成的细珠光体组织。过去有人把它叫做索氏体或一次索氏体,为避免概念混淆,有人建议废弃这种称谓,而称之为细珠光体;2.索氏体是一种高温回火组织。
   根据上述观点,正火得到的是细化了(相对于退火而言)的珠光体。过去的确有文献称之为索氏体,是不确切的。很显然上述对索氏体的第二种定义简洁而明确。同时,索氏体虽然也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态的珠光体),但二者的形成条件和粗细及形态均有所不同。根据对“调质”这个概念的理解,索氏体就是调质得到的组织。
   至于调质和正火各自的目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诸多文献皆有阐述,本帖无需赘述。但114#帖提到的对“调质”的定义,本人也翻阅了不少文献,确实流于笼统和简单。在较早的文献【《合金钢手册》(上)(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定义为:利用淬火+中温(或高温)回火以得到所需要的强度和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它还把调质钢定义为“适用于调质处理的钢,一般指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如30CrMnSi等”,我见到另一文献将调质定义为“中碳结构钢在正常淬火后进行500~700℃间的高温回火,又称调质处理,调质处理多在毛坯或粗加工后的毛坯上进行,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可见,这个定义又将索氏体冠以“回火”的词语,使得概念更加含混不清!
    我们姑且不管它怎么定义,不妨来它个“求大同而存小异”。有一个公认的观点值得强调:就是调质与正火相比较,二者在硬度相同(根据硬度与抗拉强度的关系,可以认为二者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调质件的屈服强度、塑性和韧性明显高于正火件!所以,对于承受较重载荷和较大动载荷的重要工件,尤其是复合应力(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疲劳)作用下的工件,如轴类、连杆、螺栓等,它们通常要求抗拉强度和冲击韧度的良好匹配,较小的脆断破坏倾向和较大的承受超载(特别是冲击载荷)能力,常以调质作为最终热处理,是不能用正火来取代的!
   诚然,对调质而言,影响调质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钢的淬透性和工件的质量效应。工件在淬火后如能得到单一的马氏体或马氏体与下贝氏体的复相组织时,高温回火后便可得到均匀的索氏体组织,并保证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如因淬透性过低或工件质量太大而使淬火组织中含有铁素体或珠光体时,疲劳强度和屈服强度将明显下降。但下降归下降,当调质作为这类零件的最终热处理时,正火仍然是不能取代的!
   但凡事不可绝对,当作为预备热处理时,二者在很多时候是可以互代的。
   一管之见,仅供参考和讨论!

[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09-7-25 16:3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0 贡献值 +2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20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 07:34 , Processed in 0.0596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