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7322|回复: 18

[求助] 关于准确快捷的定碳方式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9-13 18: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用定碳片做 化学法也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27 10: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80年代国外有一种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定碳,用的是螺旋状定碳丝。前段时间在《金属热处理》杂志上看到过国内已有厂家生产出类似产品了,你可以查一下今年《金属热处理》杂志的广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27 10: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还是使用定碳片再做,准备买个3气分析仪试试效果,主要是多用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13 14: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蝴蝶飞飞 于 2012-9-13 14:31 编辑

渗碳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碳势,对于碳势的校准没有便携式并且准确度较高的设备,使用定碳片的方式对于设备要求并不高,不过只要保证定碳片不氧化,然后用称重法去做就可以了,这种方法非常简单。: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5: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称重法由于震动等原因总是不准,有没有比较方便一些的便携式设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2: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渗碳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碳势,对于碳势的校准有没有便携式并且准确度较高的设备或者方法呢?曾经使用气体分析仪,但是似乎效果不是很好。使用定碳片的方式对于设备要求比较高吧。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9: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井式渗碳炉,定碳片是目前最准确的方式了,但是不够便携,鉴定起来费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9-13 08: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LZ说的那种炉型啊!我们多用炉使用定碳片!但网带炉使用定碳片效果不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0-2 07: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是一直用定碳片测定碳势,我们的经验是将碳片的圆孔、尖角部分去掉,毛边用金相砂纸打光。将碳片卷到不锈钢丝上,插进炉膛。称重时用物理天平,称重前后均用酒精棉擦干净,晾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30 09: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78918 于 2012-9-30 09:35 编辑
李晓敏 发表于 2012-9-30 04:19
呵呵,测碳控议的氧势毫伏值,算不算一种!


呵呵 ,那也要看氧探头的精度和碳控仪的精度,氧探头到仪表虽然是用屏蔽导线连接但也会出现损耗的。温度信号引到碳控仪上同样是也有损耗 。碳势是由氧势和温度通过碳控仪换算出来的。所以当定碳用不太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30 04: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测碳控议的氧势毫伏值,算不算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仪的使用似乎没有那么好。定碳片算是比较准了,但是燃烧法不够便携。看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29 12: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经验用德国光谱仪吧,我们的热处理同行折腾过来折腾过去,就为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不能购买,老外还卖高价!令人伤心啊,什么时候中国富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29 12: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下诸位,定碳片多厚度多少毫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10-6 2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zdj 发表于 2012-9-29 12:09
问一下诸位,定碳片多厚度多少毫米?

我所见到的差不多0.1mm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10-6 20: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定碳片厚度超过0.1mm 就有问题了,建议更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10-6 20: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zdj 发表于 2012-9-29 12:05
我的经验用德国光谱仪吧,我们的热处理同行折腾过来折腾过去,就为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不能购买,老外还卖高价 ...

测碳势用光谱仪似乎欠妥吧!还是用定碳片好一点。气体分析仪也不是很准,还要经常校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7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3-30 09: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2-10-6 20:30
定碳片厚度超过0.1mm 就有问题了,建议更换

理论上定碳的时间是越长越好,但实际也是如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3-30 18: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浪子小新 发表于 2014-3-30 09:54
理论上定碳的时间是越长越好,但实际也是如此吗

定碳片只要渗透了就行,时间长没意义。
对于定碳操作来说:当然是希望能够立即反应炉内实际碳势情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2-17 14:20 , Processed in 0.0619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