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6208|回复: 17

[讨论] 内氧化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5 22: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请教:多用炉保护气氛做出的产品多多少少,都存在内氧化问题。
      有时候严重些,在当前设备的条件下,请问如何才能减少内氧化,需要从那几个方面着手呢?

签到天数: 2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7-11-5 22: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djjx 于 2007-11-5 22:07 发表
请教:多用炉保护气氛做出的产品多多少少,都存在内氧化问题。
      有时候严重些,在当前设备的条件下,请问如何才能减少内氧化,需要从那几个方面着手呢? ...

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 ... 5%E6%B0%A7%E5%8C%96
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 ... =%E6%B8%97%E7%A2%B3

[ 本帖最后由 wangqinghua196 于 2007-11-5 22:15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22: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

不愧是版主,反应很快的。
     两篇文章我看了,超级渗碳气氛不太现实。
     原材料的纯度是个大问题,以及原材料的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同时设备的密封性也多少有影响。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7-11-5 22: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djjx 的帖子

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出炉前通几分钟的氨,或者提高淬火油搅拌速度。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7-11-6 20: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霜月 于 2007-11-5 22:44 发表
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出炉前通几分钟的氨,或者提高淬火油搅拌速度。

非常同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7 09: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试过,通氨没有什么作用,基本上渗碳的都存在内氧化,这是由于渗碳气氛中(o)决定的,减少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采用液氮,取代制氮机,在N-甲醇气氛中适用;
2.使用密封性相对好的多用炉来处理,其内氧化/黑色组织可以控制在0.017-0.02左右;
3.使用稀土催渗技术,在今年8月份长春齿轮会议上,有篇文章就是这方面的
以上供参考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7-11-7 10: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件表面必须干净,而且和工件的粗糙度有关系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7-11-7 11: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djjx 的帖子

楼主所说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多种因素都可造成这种问题,我们曾遇到过这种问题,由于老外要求严,导致设备停产1个月。 这里不敢妄加断言,只是请问楼主几个问题:
一、是否含Cr的钢情况更严重?
二、你们装炉量是否很大,是否会压温到700度以下?
三、在炉温低于安全温度是炉内通入何种气体?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7-11-27 17: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xutie 的帖子

赞同,但还与材料有很大关系,含Mor的钢内氧化倾向小一些。通氨提高表面淬透性降低表层非M组织,亦因材料而异,不一定有效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28 15: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1、提高设备的密封性
2、提高渗剂的纯度
3、提高淬火时冷却速度

签到天数: 6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7-12-1 22: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淬火后的非马层深

上面的同行讲的都很好,设备、材料、工艺、淬火油冷速等全部涉及到。我的理解:
1 前清洗很重要,加工油残留带入炉中对齿轮内氧化影响很大。
2 前清洗后烘干也很重要,可以结合脱脂/预氧化进行。这里大家注意所谓的预氧化温度不能太高,尤其是小模数齿轮(轿车、摩托车齿轮),预氧化温度高了反而非马层加重,与材料中Si等含量有关。
3 多用炉通NH3是有效的,但前提是保证液氨气化后的除水效果,否则,结论就相反了,但除水的确比较困难。连续炉是不能通氨的,独立保温室炉子除外(爱协林结构)。
4 采用快速淬火油、提高冷速/搅拌很好,但齿轮变形解决不了是会被老板炒鱿鱼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2 15: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氧化解决方法

控制目标:
降低CO,降低O2分压。
什么叫内氧化:
        内氧化是介质中的氧通过表面过程后扩散进入合金内部,与氧亲和力较基体金属大的合金或杂质元素发生反应,形成内氧化物的过程,在形成内氧化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基体中的合金或杂质元素的长程逆扩散。
通过现场数据试验分析:
比较CO值渗碳时间可以得出可以:时间一定,CO值增加1%~2%,相当于内氧化深度增加0.01~0.02。CO值一定,渗碳温度降低从900降到850,即使时间加了十几个小时,内氧化仍然减少0.02~0.03。
近期试验强渗阶段CO值都基本基本低于21%,内氧化已经小于0.02,碳化物指标还没有达到。可以预见如果控制CO低于22%则内养化问题则有望圆满解决,达到国家标准。
从反应平衡式,CO值和氧分压的关系是平方的关系,可见降低CO值可以明显的降低氧气分压,即可以大大的缓解内氧化问题。
降低CO,在碳势不变的情况下CO2,H2O,O2等分压都有所降低,而这三种气氛都是内氧化的元凶。
那么如何降低CO值和氧气分压呢?
     决定内氧化强烈程度的氧化物形成的主要取决与炉气氛中的氧分压和温度两个参数。当炉气氛氧分压较高时,尤其在装载后的升温阶段,这一阶段炉气氛氧分压是比较高的,虽然炉气温度较低,但这一阶段的内氧化也不可忽略,可以认为内氧化将从这一阶段开始。因此,控制这一阶段的炉气氛氧分压,使之尽量减小,也尤为重要。
     接着是强渗阶段,这一阶段碳势都比较高,炉气氛氧分压有所降低。但是如何控制炉气氛氧分压使之为最佳但又不牺牲碳势呢?通过实际试验:在强渗阶段通过只添加富化气,而只添加微量的空气调节碳势的话,内氧化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一方法原理是使添加的富化气刚好可以满足渗碳的需求,所以进入炉内的空气少了,自然CO值就降低了,同时通过计算,若炉内的气氛组成若CO+CO2=20,则H2+H2O+CH4=38%,N2=42,渗碳同时系数升高了,即渗碳速度也快了,则渗碳时间也缩短了。控制CO值在18%~21%为佳。
     渗碳关键设备,CO分析仪,氧探头。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3 贡献值 +3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3 + 3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9 22: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uvon 于 2012-5-9 22:48 编辑
Brian 发表于 2007-11-7 11:28
楼主所说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多种因素都可造成这种问题,我们曾遇到过这种问题,由于老外要求严, ...


一、是否含Cr的钢情况更严重?
二、你们装炉量是否很大,是否会压温到700度以下?
三、在炉温低于安全温度是炉内通入何种气体?

前辈能不能解释下压温到700度以下 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在炉温低于安全温度 通入的气体有何影响

专家不吝指点 谢谢·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9-5 19: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perfectzhang 发表于 2009-1-12 15:05
控制目标:
降低CO,降低O2分压。
什么叫内氧化:

辛苦老师码这么多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6-8-11 09: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qinghua196 发表于 2007-11-5 22:12
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php?tid=632&highlight=%E5%86%85%E6%B0%A7%E5%8C%96
http://www.rcl ...

汪工那个帖子的链接找不到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9-3-2 10: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Brian 发表于 2007-11-7 11:28
楼主所说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多种因素都可造成这种问题,我们曾遇到过这种问题,由于老外要求严, ...

你好:我正在做渗碳齿轮的开发,最近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非马氏体的问题,迫切想跟您好好请教下,不知道您现在还上不上论坛,看看运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9-5-17 13: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密封性
通入保护气氛
减少处理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9-7-14 13: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一般不必担心
对于多数材料来说,有效硬化层1.2mm一下,一把的图纸要求0.02mm的内氧化,非马是可以保证的,
只要设备不漏气
如果要减少内氧化,非马  确实也很不容易,效果甚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10:49 , Processed in 0.0644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