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2-5 20: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X771 于 2012-12-5 20:29 编辑
白洪杰 发表于 2012-12-5 10:01
工艺上不想冒然更改,只想在普通退火基础上改善
你提到的文章来自《一重技术》2005年第03期 作者:范丽。描述的是在火焰燃烧加热炉退火的工艺,用氧化退火方法消除钢材超过标准要求的脱碳层,其理论根据是:
脱碳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与温度无关,仅取决于火焰的性质,当火焰是氧化火焰,即含氧量在6﹪,不产生脱碳。二是认为温度与时间起主要作用,高温,(800℃以上)时脱碳速度大于氧化速度,会造成严重的脱碳。当温度在700℃左右时会起相反作用即氧化速度大于脱碳速度。
我无法下载全文,连理解带猜测认为作者的意图是:采用较低的温度退火表面铁原子与氧结合氧化的能力,相对较强于材料中碳与氧燃烧发生脱碳的能力。材料表面形成氧化层的隔离作用使材料基体与气相的氧反应速度慢了。即便是如此,那么脱碳层的消除无疑是依靠材料内部的碳原子扩散外迁补足表面的。
我认为这篇文章对于电炉生产而言参考价值不大,既然是依靠基体内部碳原子外迁补碳,还不如采取从气相补充,退一步说用无氧化气氛应也比所谓氧化退火好。
以下是该文的第一页内容,只弄到这些供参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