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5759|回复: 12

[求助] 20CR渗碳1~2mm后淬火为什么选用770~820°C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 16: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我承认我大学这四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但是我现在也想努力去学
可能会提出一些可笑甚至错误的问题 请见谅

1.    20cr属于亚共析钢 亚共析钢淬火温度的是AC3+(30~50℃)  这个对不对(参考网页http://hi.baidu.com/tuxueyang/bl ... 695afafbed50a8.html
2.   如果要求渗碳之后的硬度HRC在45~58之间  表面的硬度和淬火有什么关系

签到天数: 11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1-2 17: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后的表面硬度和材质的含碳量有关系(即表面的碳浓度有关),20cr渗碳后从亚共析钢变为过共析钢(即高碳钢),通过淬火后达到表面高的硬度。选用770----820度的淬火温度可以达到淬硬的目的。(较低的温度淬火也有利于产品的变形和防止开裂)。。个人观点,不足为凭。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混在西北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 17: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d6285366 的帖子

这就是渗碳亚温淬火。提高耐磨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 19: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了    再有一个问题是    一开始渗碳时候的油深是多少

签到天数: 11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1-2 19: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何谓油深,真的不懂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 20: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我老师问的问题   怎么问的忘 了    就是用甲烷---煤油气体渗碳之前  炉内是否预先加那两种液体  加多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3 13: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虑心部的话,AC3+(30~50℃)还是准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3 13: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sqlxf 于 2008-1-2 19:27 发表
谢谢 了    再有一个问题是    一开始渗碳时候的油深是多少

预渗?

签到天数: 30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8-1-3 1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金属表面不是低碳的了是共析或者过共析钢, 所以使用你说的温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耿建亭 + 5 赞成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1-3 21: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Cr钢渗碳后变为复合材料,表面是高碳合金钢、心部为低碳合金钢,如果只考虑表面组织和硬度,770~820°C淬火是合适的,但这样一来心部就属于亚温淬火了,心部的铁素体会比较多。如果要保证心部硬度的话,选AC3+(30~50℃)温度就是合适的。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1-5 10: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霜月 的帖子

霜月 的回复我很赞同,而且你的理念很好,我一直在作这种材料,含碳量当然是硬度的决定因素,但是加热温度和介质的冷却性能对硬度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是试验结论,不是我随口说的,因为我做过对比试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5 15: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董昌昌  学习中!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8-1-18 13: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渗层范围已属于过共析钢,相应的淬火温度要低,不然会产生大量的残奥,降低部门硬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6 08:57 , Processed in 0.0537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