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4 19: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现象,建议检查
碳浓度梯度过陡,且渗层较深.
可能原因:
内层原料处MS点较高,先进行马氏体转变,体积膨胀,此时渗层处塑性好,可变形.当温度降到渗层MS以下时,(可将渗层的MS点看成由内到外其温度由高到低),转变为马氏体产生膨胀,但其膨胀受到心部已变硬马氏体的制约,产生应力过大而引起开裂.
具体情况可能为:1淬火后回火不及时
2 淬火时出油温度过低.
纵观此现象,疑为下述原因所造成.
1 渗碳时产生了碳化物超标,说明渗碳时碳势较高,或存在在时间长的现象.
2第1条的出现,决定了渗层可能这深,且碳浓度梯度较陡.
3出现了内外组织转变不一致引发残存应力的现象,如果与第一条的出现叠加,可能会出现渗层深度与此处碳当量浓度的淬火裂纹临界尺寸偶然相吻合的状态.易引起淬火裂纹.
4上述三条应不足矣证明裂纹的出现的必然,当与出现裂纹工件的摆放位置有关,或淬火时其冷却速度有关.
本人不懂此类问题,上述均为胡蒙,
个人意见,不足为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