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25189|回复: 81

[求助] 请各位大侠帮忙分析一下,这个裂纹产生原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1 15: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随风可飘摇 于 2013-4-1 15:18 编辑
西渡高速钢 发表于 2013-4-1 10:05
不管怎么说,图片连接成功了,呵呵。
因裂纹残液影响很大,建议,将试样去轻轻抛一下,将残液映像消除, ...


谢谢您的耐心指导,跟着您学习不辛苦!到时这几天一直烦劳您,感觉很不好意思,先给您说声您辛苦了!呵呵。。。
下午又对试样进行从新磨制未经腐蚀之后,裂纹形态如下照片所示,感觉裂纹不是一整条,而是由“三段裂纹”组合而成。看来“这条裂纹不简单”呐!现在又困惑了,这几条裂纹时如何形成的呢,真是纠结!

裂纹50倍未腐蚀裂纹形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0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3-29 20: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以用电脑中自带的画图工具,将100X下观察的整个裂纹分段拍照,在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裂纹,看着会更清晰一点,试试?

另,明后两天去游苏州东山,恐不能及时看你的帖子,后天一上班,我会尽快读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2: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渡高速钢 发表于 2013-4-1 21:53
第一次腐蚀组织后,展示的裂纹看上去,似乎裂纹边界圆润,但经你抛光后,展示的裂纹,却是沿晶开裂的 ...

恩,现在明确了,太谢谢您的指导了!由于我与我师傅 “琉璃苣的微笑”没有人带,都是自己摸索!很高兴有遇到这个论坛,还有这么多无私奉献的大侠!由衷的感谢!我会继续努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28 21: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而言,圆钢是最不易淬裂的,我做了很多圆钢40CR调质,没有一件裂哦!你能不能来个具体工艺介绍什么冷却介质,在冷却介质中冷了多久,这样大家才好准确判断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0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3-29 07: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可飘摇 发表于 2013-3-28 21:49
感谢您的指导,由于我们的线切割坏了,目前无法加工,只能用锯床加工了,明天上班,我用锯床从裂纹中间锯 ...

试样切割前,设定金相面的位置后,事先留出切割缝+磨平需要的余量,使最终金相观察面基本恰好在那段裂纹的中部,切记!

最好是选择线切割办法,余量只需0.3-0.5mm,线切割面有一层厚度约为0.2-0.3mm的热影响层,另外一侧的材料也许后续还会有用,本来裂纹长度就不长,可千万要尽量保留更多的信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97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3-27 20:2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郑纺院热811 发表于 2013-3-27 19:57
同意老贺的观点。

我姓尚,老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4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3-27 19: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郑纺院热811 于 2013-3-28 10:06 编辑
尚贺军 发表于 2013-3-27 17:13
感谢邀请。
初步确认是材料内部缺陷导致的裂纹。
有几个问题,还请楼主补充:


同意老尚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0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3-27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邀请!
我个人的意见是:
1、判断裂纹,得首先展示裂纹在整个工件形状中的位置及走向,通过不同角度拍照反映。
2、根据整体裂纹状态,科学选取金相试样(即金相面尽量选择在裂源部位,能反映裂源部位的主要特征信息);
3、仅从目前楼主提供的金相(虽然该部分有裂纹),无法确定整体裂纹形成的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gtn1314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3-27 18: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裂纹中白色组织是氧化物,判断为热处理前裂纹.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gtn1314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97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3-27 17: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邀请。
初步确认是材料内部缺陷导致的裂纹。
有几个问题,还请楼主补充:
1、件是什么毛坯?
2、具体热处理工艺是?
3、件的尺寸、形状是怎样的?裂纹在什么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7: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公司工件热处理后出现了裂纹,对裂纹横截面取样观察金相如下,请各位大侠帮忙分析一下,这个裂纹产生的原因。材质:40Cr,热处理方式:调质处理。对于裂纹内部是否为氧化物,我分辨的不是很清楚,也希望大家帮忙指导指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我心飞翔eric + 10 感谢上传!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60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4-1 21: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可飘摇 发表于 2013-4-1 21:28
谢谢你悉心教导,我会好好总结这个帖子的,在其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谢您!
不知那个裂纹开口圆滑又该 ...

    第一次腐蚀组织后,展示的裂纹看上去,似乎裂纹边界圆润,但经你抛光后,展示的裂纹,却是沿晶开裂的裂纹。只能说明,腐蚀后观察裂纹容易产生误判。
    也许该裂纹就是原材料固有缺陷诱发的裂纹,但我们目前不能如此说,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原材料存在超标缺陷。作为分析者,必须尊重现有证据,认为是纯粹是淬火不当所致。
    纯粹因淬火导致工件开裂,又可分解为这么几种可能:A为加热温度过高;B冷却能力过大,或回火不及时;C为工件形状诱发应力集中。
    可细心观察裂纹附近组织,看组织是否粗大来判断材料是否过热?请楼主继续观察,500X下裂纹两侧的组织;
    从裂纹走向来看,与工件形状诱发淬火后的应力集中现象,不是过分贴近,建议不把形状因素归结为导致淬火开裂的因素;
    冷却过头的因素,是我们从事热处理者基本没记录,无从查考,但导致开裂后又不得不怀疑的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3-29 09: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台阶5mm,裂纹纵深多少?从示意图上看,应超过5mm了。如裂纹深超过5mm,就不是材料的原因了。
1根钢棒6m左右,100mm长至少可下50件,可推测该批产品为同根或同几根料所下。在钢棒内部出现如此细小纵向裂纹,且仅此一处,实属罕见,可谓中头彩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1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3-27 20: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而言,淬火冷却后出现了裂纹,回火时裂纹内部产生氧化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1: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渡高速钢 发表于 2013-3-28 09:42
不错,裂纹在工件中产生的部位及走向现在很清楚了,赞一个!
金相剖面指示得还是费解,是垂直裂纹段的剖 ...

是小台阶处,。。。。。。。。垂直于试样的轴向,也就是观察的裂纹的横截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3-28 12: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产品形状\加工工艺\淬火介质,裂纹边缘无氧化脱碳,我推翻前面的判断,确定为淬火裂纹.裂纹中的白色组织应是制样时产生的污物,裂纹边缘的颜色较深是腐蚀残液在裂纹中没有冲洗净产生的.
我再次提醒各位同行,用水剂作为合金钢的淬火介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每批(每炉号)必须试淬,经探伤无裂纹后才能批量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0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3-28 12: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可飘摇 发表于 2013-3-28 11:54
是小台阶处,。。。。。。。。垂直于试样的轴向,也就是观察的裂纹的横截面。

   好的,能再如我上面的建议,完成一下工作的话,也许会有新发现。

   从上面的信息,目前可以重点怀疑是调质前有缺陷存在导致的。
   这是因为,假定纯粹淬火的原因而形成的淬火裂纹,应该不至于纵向小段的裂纹。
   而如果设想是锻造折叠,经淬火,原裂纹会得到一定的扩展,又因是后续高温回火,裂纹扩展得到抑制,原始锻造折叠因处于工件表层,也许会被车去而丢失信息,但这种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所以,如果能在现有的材料裂纹处,找到锻造折叠裂纹的特征,那就铁证如山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原材料夹杂或夹渣或疏松、孔隙等导致锻件中形成沿纵向分布的缺陷,在后面的调质过程形成那么一段裂纹。
   但不管怎么说,目前只能是猜测,没有根据。分析的过程,就是寻找证据的过程,有了证据,我们就能水落石出,顺理成章地确定裂纹形成的原因了。努力!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6: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ze2008 发表于 2013-3-28 09:30
此位置的确是容易发生淬裂的地方。

您觉得是淬火裂纹吗?如果可以确定,让您下结论的原因能分享一下吗?期待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6: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qlf_126 发表于 2013-3-28 08:03
LZ的调质工艺参数少了保温时间这一项!个人感觉淬火裂纹,回火后裂纹内部产生氧化!

呵呵。。。忘了,淬火保温时间90min,回火保温时间为210min,不知道这些可不可以产生氧化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6: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HRC 发表于 2013-3-28 13:34
想问一下,本批多少件,裂几件?

同批活大约有50件左右,就有一件发现此裂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8 23:50 , Processed in 0.0712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