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5052|回复: 6

[讨论] 关于珠光体耐热钢的交货状态的讨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5-14 13: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hovely 于 2013-5-14 14:02 编辑

关于珠光体耐热钢的交货状态标准规定如下(我简单摘录了几个标准的要求):

国家标准:GB5310 正火;正火+回火
美标:ASME SA336 正火;正火+回火;淬火+回火(此条必须经购买方同意)
欧盟:EN10222-2 正火;正火+回火;淬火+回火

有以上可见,对于珠光体耐热钢(Mo,Cr-Mo)的交货状态,一般标准推荐正火+回火,不推荐淬火+回火。
原因何在?

签到天数: 60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5-15 09: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英语水平太差,只看了GB 5310.

我的理解是:
    因材料本身淬透性较低,偏小的管子,应壁厚也薄,正火+回火可以达到均匀组织、细化晶粒之功效;而稍粗大管子,仅正火+回火满足不了,需要考虑淬火+回火才能满足。又由于毕竟淬火+回火的工艺,使管型材料陡增的更大变形甚至开裂倾向,故而慎用淬火+回火工艺,且淬火冷却,使用油或其它淬火液,也增加污染及费用。

真诚期待坛友斧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4: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渡高速钢 发表于 2013-5-15 09:23
由于英语水平太差,只看了GB 5310.

我的理解是:

下图是一本耐热钢中的描述,您可以看一下有没有启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我心飞翔eric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0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5-16 06: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hovely 发表于 2013-5-15 14:34
下图是一本耐热钢中的描述,您可以看一下有没有启发

非常感谢!
这段文字中讲明正火组织的稳定性,并在字里行间似乎有试验结果为依托,很有启发。可惜,我们现在的材料工作者,几乎很少有人在做这些基础性试验及研究,前任对与错,都未适当验证,无法深刻理解,其中就包括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08: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渡高速钢 发表于 2013-5-16 06:58
非常感谢!
这段文字中讲明正火组织的稳定性,并在字里行间似乎有试验结果为依托,很有启发。可惜,我们 ...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查过很多相关的资料,大部分就如我说截图那样,只是泛泛而谈。我发这个帖子的目的是想知道,调质的S和正火+回火的F+P相比,到底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尤其是高温性能。其稳定性的差别又是怎么的机理。当然,对这些问题,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只是自己的知识面及深度有限,不知道自己的想法的正确与否,想听一下论坛里前辈的看法,进而寻求真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0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5-16 11: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高温性能及组织的稳定性,大家研究的少。我们很多人因在企业做事,往往无条件从事这一类基础研究,所以,往往只能通过阅读书籍及相关论文来琢磨。你也知道,我国的基础研究在科研院所做得多一点,但谁知道有多少人在用心做呢?更多的是阅读外文,然后编成中文,出书成册的,是否经历验证,还真不好说。
    所以,得知你能有心做一点基础实验及研究,我为你感到高兴和羡慕,发自内心的。

    再议Cr-Mo耐热钢,我个人也疑惑。淬火+回火获得的S,为何高温使用环境,组织稳定性就一定差一些呢?正火+回火的组织就稳定性好一些呢?
    如果说回火S的获得,回火温度低于工作温度,继续发生回火转变,这大家都能理解。但如果回火温度高于工作温度,同时,回火也是充分的,按理说,组织应该就是稳定的,且组织的均匀性应该比正火的要好。难道,以前提出上述原始观点的前辈,在试验过程,获得的回火S的回火温度低疑惑回火不充分?这就不得而知了,我个人觉得,我们后人应在此质疑,并通过一些有效的试验,来肯定或否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11: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渡高速钢 发表于 2013-5-16 11:13
材料高温性能及组织的稳定性,大家研究的少。我们很多人因在企业做事,往往无条件从事这一类基础研究, ...

关于您回火S和P+F的高温稳定性的质疑,一本关于锅炉用钢的强度及焊接的书上有过片状碳化物和球状碳化物在高温下对材料强度的贡献是不同的说法,不知您是否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28 13:54 , Processed in 0.05007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