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0003|回复: 17

[讨论] 半马氏体硬度问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7-29 10: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钢的临界直径是钢材圆棒淬冷于一定淬火介质并在中心恰好得到半马氏体组织时的的圆棒直径,相关手册也给出了半马氏体区硬度。那么有一个问题:因为50%马氏体以外的组织并不确定,半马氏体区的硬度为何是一个确定的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30 16: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的帖子

1、在两种介质中淬冷得到的中心半马区组织完全相同吗?包括残奥。
> 基本上是相同的,沒有殘奧。
2、临界直径都有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值。这可以理解为45钢化学成分波动造成的。那么这一波动不影响半马区硬度吗?
> 各鋼種的临界直径有一个范围值,因受鋼材內在的因素(奧氏体的化學成分、奧氏体晶粒度及固溶或不固溶奧氏体內的碳化物量),與冷卻條件的外在因素(鋼材形狀、尺寸,表面狀態及淬火液的冷卻能力H值)。
3、在大和久重雄《热处理150问》中有一个计算结构钢半马区硬度的公式(没讲是什么试验条件):HRC=24+40*C%,45钢含碳量范围0.42-0.49%,以此计算45钢半马区硬度应为40.8-43.6HRC,(40.8+43.6)/2=42.2,莫非某种钢材的半马区硬度只是取了一个平均值?
> 要依實際鋼材的含碳量為準。一般稱45钢是以含碳量中間值來稱呼。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鼓励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8-7-29 12: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马区硬度确定是针对某一种材料确定的,并不是所有材料的半马区硬度都是固定的。

针对一种材料确定的硬度值是根据材料试验得出来的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13: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的帖子

就是针对一种材料来说的。
当半马区其它组织不同时,硬度应该不同吧?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8-7-29 21: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看其他组织如何分布的,如果是聚集分布(及明显的组织偏析,M集聚,)那么检测硬度在不同部位检测结果差异很大。如果是其他组织弥散分布的 ,应该对硬度影响并不会太大,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2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同一材质同一炉号同一尺寸的两个钢棒,分别获得M50%+B50%与M50%+P50%组织,并且B、P都弥散分布。尽管没见到相关实验数据,但由于B、P硬度有差异,两类半马区硬度也应该不一样吧?
      举例说明一下,如渗碳件淬火后会因残奥的存在降低硬度,而残奥的影响不会是因为聚集分布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29 22: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同一种材料,半马氏体区域的组织是稳定的!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8-7-29 22: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的帖子

可以试验一下,你淬火得到粗大M加大块残余A与得到细小M+小块残余A对比是否有硬度差异,应该是有的 。
我们渗碳件心部组织中,存在两种情况:1.M加集聚F。2.M加弥散分布的小块F和P。检测发现1的 硬度不均匀,2与1的硬度高的地方相比没有多大的硬度差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29 23: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因为50%马氏体以外的组织并不确定,半马氏体区的硬度为何是一个确定的值?
淬透性一般用于碳钢及低合金钢等大型整体热处理的结构用钢。以钢材淬火后中心部得到50%M的硬度,有人称无芯淬火(经腐蚀后),来衡量各种结构用钢是否完全淬火硬化的检测标准,俾利钢材的选用与热处理工艺的制定。依我们实际生产实践中的某项产品,曾累积了很多实验数据,才订定出其最佳的淬火后中心部硬度值作为检测标准,当然它就不一定是50%M的硬度喔。
这样回答不知是否认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7-30 09: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是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获得的。
条件相同,得到组织应是一定的。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1: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提醒,可能我有点钻牛角尖了,那就继续帮我拔一下
以45钢为例,在20-40度水中淬冷的临界直径为13-16.5mm,再矿物油中是6-9.5mm,都对应一个半马区硬度42HRC。
1、在两种介质中淬冷得到的中心半马区组织完全相同吗?包括残奥。
2、临界直径都有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值。这可以理解为45钢化学成分波动造成的。那么这一波动不影响半马区硬度吗?
3、在大和久重雄《热处理150问》中有一个计算结构钢半马区硬度的公式(没讲是什么试验条件):HRC=24+40*C%,45钢含碳量范围0.42-0.49%,以此计算45钢半马区硬度应为40.8-43.6HRC,(40.8+43.6)/2=42.2,莫非某种钢材的半马区硬度只是取了一个平均值?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7: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的帖子

所以,按您所说,某一牌号的钢材半马区硬度不应是一个确定值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7-30 17: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平均值应当是肯定的。因为它不是理论值。
个人理解有点像自由公差的意思。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7-30 21: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半马区硬度主要取决于钢材的含碳量。
钢的临界直径不仅决定于钢材的化学成分,而且决定与淬火加热参数及淬火介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31 00: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的帖子

当冷却液的种类与搅拌程度不同时,即时同一成分的钢料,其临界直径也未必相同,因此,临界直径不能看作是钢本身固有的特性,也就无法来表示淬透性。
为补救此点,现假设一种"理想淬火"(Idea Quench)即将刚钢料投入冷却液的瞬间,其表面硬度立刻达到冷却液的温度,亦即冷却能H=∞,此时所得到的临界直径即称为理想临界直径(Idea Critical Diamrter),用DI来表示。DI与H无关,系钢材自有的特性,DI值愈高,表示淬透性愈好。因此在探讨淬透性时,会将钢材的DI值求出。
有了DI值后,可以就利用Grossmann chart(DI-H-Dc图)来转换求出临界直径(Dc)。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1: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的帖子

1、其实,"理想淬火"也是一种假设的条件并且更难于实现,不知你说的DI值是试验出来的还是计算出来的?
2、发这个帖子倒不是想否定临界直径作为表述淬透性的一种方法的意义,否则,DI、Dc都没有意义了。也正因为临界直径的存在才有DI、Dc值的。
3、DI值是在假设的冷却能H=∞条件下的数值,所以还是跟H有关的,只不过锁定了条件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1 09: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的帖子

Jominy 曲綫和DI值是計算或推导淬透性的基础。
DI值是由鋼材的奧氏体晶粒度,化學成分计算出来的,有相乘法及相加法。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3: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的帖子

还真没见到有关DI值的计算方面的资料。
不过那可能是很枯燥的计算,以后另发帖讨论吧
先回到半马区硬度的讨论。

回复9楼:那么,数据是在什么试验条件下获得的?在此条件下50%M外的另一半组织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7 22:40 , Processed in 0.0585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