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7228|回复: 14

请教!!自回火现象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19 09: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请教易产生自回火现象的钢种,成分特点,及其原理!!不胜感激,来我这请你吃饭!!:lol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13: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人回答,没人知道吗!! :'( :'( :'( :'(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7-3-19 13: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马氏体点的高低,一般超过300度的低碳钢易产生自回火现象。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14: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回答,不过感觉回答的很简单!!应该具体的详细的解释一下!!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7-3-19 15: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具体的原理要回去看看书了!先等等吧!不好意思

签到天数: 103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7-3-19 15: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淬火后的工件都能保持180~220℃就不要低温回火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19 16: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碳素结构钢如25号、30号钢,由于自身Ms较高,在淬火时易发生自回火现象。因此,这类钢淬火后,不必再进行回火。这类钢的金相组织为低碳回火马氏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19 20: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陆丰工程师回答的好、有见识。我曾经叫别人处理过的25钢冲头就是利用25钢能自回火这一点不再对其进行回火处理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19 22: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尺寸大点的工件,采用水--空--水 冷却,好多都是利用有自回火现象,达到减少变形,防止开裂目的.第一次水冷使表面到ms点下,空冷时通过高的心部温度使表面温度回升,提高了韧性.再次水冷提高淬硬层深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0 18: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个人认为自回火主要利用大尺寸工件未淬透部分的余热对已经淬完火的组织进行回火。对于什么钢种更适合一些,我知道的甚少。还希望各位多多发表指教。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7-3-20 20: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质”说的是利用工件自身的热量,对已经转变的马氏体进行回火。应该说来是与浅冷淬火或薄売淬火差不多。实质就是通过工件心部热量的散发,对已经转变的马氏体进行回火。
      通常意义下所说的“马氏体自回火”,是指马氏体转变点较高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在淬火的过程中形成的低碳马氏体的自回火。由于其形成温度较高,在马氏体的不断转变过程中,先形成的马氏体因工件自身的温度而得到回火,并消除应力的一种现象。此类马氏体基本上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回火工序,在非常重要的合金马氏体工件上,需要进行低温回火。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3-21 14: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自回火现象主要是工艺问题,比如说高频表面淬火,火焰表面淬火,水雾局部淬火等,低碳钢不回火能叫........有疑问?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1 16: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碳钢及低碳低合金钢因为马氏体形成温度较高,并为低碳马氏体故能形成自回火现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1 21: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feng3003 的帖子

你的问题我答对否?你何时请我吃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22 07: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陆丰 的帖子

先谢谢大家了,大家什么时候来,就请大家吃饭啊!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3 08:29 , Processed in 0.0529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