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8220|回复: 1

金属材料性能模拟软件JMatPro钢铁领域解决方案(热处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29 16: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材料性能模拟软件JMatPro钢铁领域解决方案
——通用钢模块(热处理部分)


适用单位:钢铁生产与研发相关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

产品范围:碳钢、低/中/高合金钢、特殊钢等。

主要运用:新产品开发中的合金设计、热处理工艺设计、焊接工艺设计、加工工艺设计、钢铁性能预测(物理、机械性能)、CAE模拟参数提供等。

使用价值:节省实验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竞争力。



通用钢模块简介——碳钢、低//高合金钢、特殊钢

包含的元素:Fe, Al, Co, Cr, Cu, Mn, Mo, Nb, Ni, P, S, Si, Ta, Ti, V, C, N,O,W,B
可计算性能:多元平衡相图、材料物理及热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强度、硬度、应力-应变曲线)、端淬性实验模拟、TTT/CCT曲线、淬火过程模拟、焊接循环模拟。



软件功能与应用实例:

以合金牌号为3310的亚共析合金钢为例,分别描述软件功能及相关运用。

合金成分(质量百分比):94.31%Fe -1.52%Cr-0.45%Mn-0.03%Mo-3.33%Ni-0.18%Si-0.11%C-0.03%P-0.04%S


1、
平衡相图(可用于合金设计、热处理/焊接/加工工艺设计)

输出信息包括:随温度变化的相图、随成分变化的相图、单相分布、元素在各相中的分布、固定温度相分布、吉布斯自由能、熵、焓、粒子活性、热容等。


由以上多元平衡相图可知:

液相温度

固相温度(合金熔点)

MnS析出温度

铁素体固相转变温度

M7C3析出温度

M23C6析出温度

M3P析出温度

G析出温度

1506.77℃

1445.69℃

1449.21℃

760.38℃

713.54℃

571.88℃

518.49℃

475.81℃



完全奥氏化温度:加热过程中一般需要过热,所以完全奥氏化温度高于760℃,而温度过高会促使晶粒粗化,故此合金的淬火温度一般为790℃-840℃之间。

合金回火温度:此合金可通过回火发挥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功效,根据平衡相图可知,最佳回火温度应选择在480℃-570℃之间,即应使G相完全溶解而又要避免过多奥氏体的产生。

碳化物析出曲线:



3、
端淬性实验模拟

试样长度:100mm
淬火温度:820℃
淬火前平均晶粒度:9级或18微米




淬火后试样中相分布曲线

5、
TTT/CCT曲线

5.1 奥氏化温度:820℃,平均晶粒度:9级或18微米



5.2奥氏化温度:820℃,平均晶粒度:5级或71.6微米




由以上2组数据可知,晶粒尺寸越大,奥氏体越稳定,即使C曲线右移,增强钢的淬透性。


6、
淬火过程模拟

可模拟不同淬火工艺下合金的相转变曲线(定量)和各种物理及机械性能,包括比热、焓、密度、热膨胀系数、摩尔体积、导热性、电导/电阻性、杨氏/体积/剪切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硬度。

6.1冷却速度不同的淬火工艺

6.1.1
冷却速度分别为1℃/s 、10℃/s和100℃/s工艺下的相转曲线对比




冷却
速度
铁素体
转变点
珠光体
转变点
贝氏体
转变点
马氏体
转变点
奥氏体转变终了点
淬火后合金组织
(体积百分比)
1/s
685℃
600℃
545℃
/
430℃
98.8%贝氏体+0.96%铁素体+0.24%珠光体
10/s
570℃
/
535℃
375℃
/
60.11%贝氏体+0.02%铁素体+39.84%马氏体+0.03%奥氏体
100/s
/
/
510℃
375℃
/
0.33%贝氏体+99.59%马氏体+0.08%奥氏体
以上计算中在最终的组织中会出现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或铁素体,但在实际生产中可能很难检测出来,故一般在含量极低的情况下可忽略不计。
6.1.2不同冷却速度下的性能对比(以硬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例)


6.2复杂淬火工艺(分阶段淬火并保温)

6.2.1
淬火工艺1:820℃以10℃/s的速度淬火到500℃保温60s后再以20℃/s冷却到室温

相转变曲线:


如果生产中不想让合金中出现马氏体,而是得到贝氏体组织,而且保温时间在生产流程中已经达到最大值,也就是说不能超过1分钟,此时可以调整的参数有第一阶段的冷却速度,保温温度和第二阶段的冷却速度。而由CCT和TTT曲线可知,贝氏体的开始转变温度在550℃以下,而且贝氏体完全转化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大于60s),而保温温度最佳的区间应该是在480℃-500℃之间,因此我们可以调整的只有冷却速度了,而马氏体转变点为375℃,由此我们设计以下两种工艺:

6.2.2
淬火工艺2:820℃以5℃/s的速度淬火到500℃保温60s后再以5℃/s冷却到室温

相转变曲线:


6.2.3
淬火工艺3:820℃以10℃/s的速度淬火到500℃保温60s后再以1℃/s冷却到350℃,然后以10℃/s的速度冷却到室温


比较以上三种淬火工艺可知,工艺1马氏体含量较多(3.3%),工艺2马氏体含量较低(1.9%),工艺3没有马氏体,从实验室的角度上考虑工艺3是最合理的,但由于在500℃至350℃要采用1℃/s的冷却速度,生产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很难控制并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如果在要求不是十分严格的情况下可选用工艺2。

[ 本帖最后由 navylin 于 2007-4-29 16:1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签到天数: 235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7-4-29 16: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时图片无法正确显示,不能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5 14:32 , Processed in 0.0452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