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3014|回复: 55

[讨论] 我们没有中国的“大和久重雄”之原因!(加分讨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3-18 14: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热处理和其它学科一样,有研究理论和实际应用之分。工程师的任务是遵照此既定原则,从而在工程上,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我们为什么没有“大和久重雄”这样的热处理专家?希望 大家分析讨论!

签到天数: 15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3-18 14: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1、首先我认为国情和体制不一样,导致了热处理在行业地位的差异。
2、其次热处理行业体系和制度不够完善。
3、可能有“大和久重雄”这样的热处理专家,但是没有被推到台前来吧。
个人拙见,见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9 收起 理由
wangqinghua196 + 19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8 15: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和久重雄是日本热处理界的泰斗,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典范。他能深入生产现场,而我们的大学教授和学者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就是纯理论的研究,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丰富的现场经验,说不好听点就是拾人牙慧。
这样,能成大家吗?
不过,我觉得现在一批有专业知识的热处理人士,他们工作在一线,只要沉下去,非常有希望能成为中国的“大和久重雄”并超越他。

评分

参与人数 2热处理币 +39 贡献值 +10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20 + 10 有道理,我很赞同!
wangqinghua196 + 19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8 18: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和久重雄做的是实践与理论的联系.
中国专家做的是实验与理论的联系.
实验结果向生产中的转化需要有一个衔接,中国这方面做的不算太好.
长期的计划经济造成的人才流动性差,一般拘限于单一的产品,因此成不了大家,或许成为某一产品热处理的专家的人不少.文革前老大学生在那个年代很难成为集理论实践一体的大家.
改革开放至今不过三十年,恢复高考也不过三十年.设82年毕业的热处理大学生,如果长期从事一线的生产,且进行理论研究,至今不到三十年,可能在国内暂露头角,然离世界大家还要走一段路.或许再有十年,会出现.
也许中国地方太大,以至于人才没被发现.
个人意见,不足为凭.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6 收起 理由
wangqinghua196 + 26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8 21: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浅见



   首先,汪工能够提出这个问题,表明把问题已经想得很深,可谓‘思维敏捷’,佩服!
   就此讨论题,说说我的浅见。
   目前,具备像 ‘大和久重雄’先生这样高水平的热处理专家,我认为在中国也是有的,而且不止一个两个。我国的热处理文献中高水平的著作也不少,大都出至学院老师、科研单位的学者之手;然而,为什么没有像他这样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如此紧密的著作问世呢?我认为最基本的的原因是: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事现场热处理工作者基本上都不是衣食住行无忧之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最要紧的目标是求生存、为摆脱贫困而竭尽全力奋斗。
   又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初建时期,原始资本积累凸显,依靠奉献技术求生存、求改善生活的一线科技人员所获得的报酬是不对称的,薄薄的报酬使这些人难以在较短的时间里从巨大的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
   在这种条件下,尽管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曾经做过许多工作,但无暇集中精力从事学术方面的总结工作。
   可以设想,当初如果没有恩格斯在经济上给予马克思的全力资助,解除他的后顾之忧,马克思不可能写出那么多的伟大著作,尽管他有超人的天赋。
   任何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历史发展的时代产物。在大力提倡走自主创新之路和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再过若干年,那时大多数人都过着殷实无忧的小康生活;当我国的工业制造水平达到很高级的时候,在我们热处理行业中,一定有超过‘大和久重雄’先生的水平、内容更加丰富的著作涌现,这样人的苗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中、青年热处理工作者之中!

[ 本帖最后由 一张餐巾纸 于 2009-3-19 07:4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38 贡献值 +24 收起 理由
wangqinghua196 + 38 + 2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22: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gl9855、所以因为、耿建亭、一张餐巾纸等几位的讨论很好,整理一下,pdf格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9 13: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年以前,笔者曾到南昌航空学院热处理培训班进行培训,讲课的老师都是学院的教授,不可否定,他们的理论知识是渊博的,还很有敬业精神,讲课之余,会问我们这些学员,是否听懂,我们这些学员全部来之企业基层的骨干,有一些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听得还是有些云里雾里的,但都碍于面子,同时也是尊重教授的劳动,都点头说:明白,明白。教授甚感欣慰,说:你们都是来之基层的,给你们讲课,你们都听的懂,给学生讲课,怎么讲都讲不明白。
其实,我们和学生一样,都是不太明白啊!而教授却被我们“骗”了,蒙在鼓里。
如果给我们上课的是大和久重雄,我相信起码是十个人当中有九个半能听明白。先生的《钢及其热处理简明基础》这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抽象的理论讲的非常形象,看他的书,你不会觉得枯燥,看的明白,它不象教科书,到象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能把繁化简化优美,那是需要大境界的。
在培训闲暇之余,笔者曾经常到学院的热处理车间(实验室)走动,忙于做实验的都是那些年轻的助教,在车间里难觅教授们的踪影。中国的知识分子不知觉地有一种清高,“劳心”“劳力”泾渭分明,而热处理(包括其他许多领域)其实是“劳心”又“劳力”的,你不“沉”下去又如何能“浮”上来成为响当当的人物呢?

[ 本帖最后由 所以因为 于 2009-3-19 13:1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9 收起 理由
wangqinghua196 + 19 感谢上传!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 13: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如何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如何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热处理本来就是这样发展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6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9-5 11: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没有出现“大和久重雄”式的人物,与中国的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出现的热处理、材料问题,也曾经向一些大学的老师请教,但他们讲得大多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与实际出现的问题不相符。学校不能深入实际。
企业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在企业中与其他部门相比热处理的待遇偏低,干的好的热处理技术人员逐步都升迁到其他岗位了,现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越来越少。 本帖最后由 chentw 于 2009-9-6 00:05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5 12: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处理界,发表的论文不少,专著也有,但能够加进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成果的少之又少,在中国像“大和久重雄”的专家肯定是有的。不过,发表自己的经验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而且需要有奉献的精神。
所见发表的论文,不仅仅是指在热处理领域,对关键的工艺和方法,尤其涉及到专利,都是言不由衷,所言隐讳,重复验证也不见得行之有效,姑且放任之。
专著,也是像写历史教科书一样,东拼西凑,引用多多,很多作者本身也没有亲自在热处理一线耕耘,何来成果?而在一线的专家之论文观点,多数是位卑言轻,未能起到引导、推广的作用,也许阅读者只当增长见闻,权作“吹牛”作用。
专家不“专”,博士不“博”,研究生不“研”,工程师不“工”!
目前,科技界的功利作崇,投入的科研经费与公款吃喝比之少得可怜,硕士、博士、教授的论文抄袭之风不停,“人人趋利”,人云亦云,何来精英?
对“大家”不敬之处,请“大家”一笑了之。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5 13: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是体制不一样,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在材料研究方面,我国高科技的投入比日本多,我们的航天材料的应用远超过日本,现服役的坦克其材料性能,远高于日本现服役的坦克。因为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科技的普及和衔接都有问题,这就需要大家的努力,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国的热处理事业会赶上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18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9-5 14: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学者人才中国我认为多得很,各个企业之间交流的甚少,积累了一点经验不愿大家共享,好想自己的技术如果被别人学去,自己丢失了饭碗,中国的体制导致九十年代后中国的热处理几乎没有很精辟的学术论文在国际上得到显现。
        我国六七十年代好多热处理技术标准在不断出台,而现在的标准很少很少,好多在抄袭国外的技术标准,这是中国热处理发展的悲哀,在上世纪好多大专院校在不断研究,而由于资金问题停滞,现在的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正在做工作。希望中国的“大和久重雄”真实再现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9-5 21: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肯定有“大和久重雄”这样的热处理专家,但没推出的原因肯能是:保密需要;重视不够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9-6 21: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尔在坛子里泡,竟发现还有这么富有民族血性的话题,我很喜欢!
      也许日本大和民族 在大和久重雄没有出现之前也问过:艾萨克.牛顿这样的人为什么偏偏在英国?而英国人老早也问过四大发明为什么出现在东方的中国?
中国为什么没有大和久重雄这样的人?我的答案是---------中华民族问类似于这样的问题问得不够早,次数也不够多!   可能我们都有类似于如下的经历,每当
我们发现自己比别人少什么东西时,目光就会在己和他这两方之间不停扫描,找出最具原始特征的差异,将其放大,并一次次问自己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
这种差异通过什么途径来缩小.一直问到自己将这种差异消失为止.
       我为什么没老婆?问多了,就有了!   
   我为什么没钱?问多了,就有了,早问早发啊!
       我为什么身体不好?问多了,就健康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7 1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上坛子里泡泡,能看到深层次的话体,非常欣慰。本人虽然不搞热处理,但对各位专家的评论和认识十分佩服。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9-7 13: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我们国家在热处理理论界知名度高的专家应该是有的!就像楼上几位朋友所说的,他们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个比方说:我们单位技术中心搞热处理的那些人,对我们一线生产的设备一点都不了解,如果有什么新的产品的话他们只能下达指导性工艺!我想从这么一个基层就能反映出一个大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7 14: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我们的技术比较落后, 没有走在本行业的前列, 我不排除有的技术处于居世界先进行列.
2. 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3. 行业本身的宣传, 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专家,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
4. 热处理行业受重视的程度, 在中国, 除去专业人士, 平常人并不了解热处理专业.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9-7 15: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一些偏激的观点:
1.官:中国人无论您在行业做出了一些贡献,第一项就是提拔。提拔成领导的人像在学术上有更深的造诣很难了,应酬比学习的时间还长,哪能有突破?
2.钱:中国的热处理人也好,大学研究热处理的人也好,为钱途工作的人很多,大学教授一个人带很多研究生,这就造成学术的荒废,得到的结果是大量的抄袭论文,自己的东西很少了。企业的热处理人有的名气,其他公司就是挖人才,人才的流动不适合学术的研究。
3.人: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喜欢现场,现场的人员也不喜欢知识分子,造成了人气的无法聚集。

像“大和久重雄”的高级人才如果在中国我敢说也会平庸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热处理币 +30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10 经典!
所以因为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8 19: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惭愧,大和久重雄的著作还没有读过。读完了再来发表一下。总的来看在中国搞热处理任重道远!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wangqinghua196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4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9-23 16: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各位分析的是。大和久重雄不适合在中国出现,中国也不适合大和久重雄的生存与发展。没有这块土壤,就像广岛长崎被扔了两颗原子弹后,很长时间寸草不生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5 收起 理由
wangqinghua196 + 1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30 23:55 , Processed in 0.0683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