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78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发表于 2009-6-16 18: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级的确是件很自我的事,一般来说,有半级的差别是正常的,经常出现一级或者一级以上的差别,那就意味着,不是你的眼睛近视,就是我的眼睛远视.
87年时, 我曾咨询过洛局所几位制订JB1255标准的老师,当时对4级和5级二个级别如何划分也很疑惑,据他们说,4级以上的过热一般因保温时间过长所致,5级以上的过热一般为奥化温度过高引起,(当时浙江省的行业标准规定,轴承零件热处理后1~3级,少于4级,小于5级合格)不知现在专家们对此的看法如何?这个问题值得讨论.
renbenfg专家的意见很好,不过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建立在评级准确的基础上,判断错了,把五级判三级,那就无所谓去解决过热的问题,如果把三级判五级,岂不是更要劳民伤财,对不?.
个人的意见评级还是要以马氏体针的粗细为主要依据,残碳的数量和大小和原始的退火组织密切有关,据我了解,不仅现在很多轴承厂没有金相室,即使轴承热处理专业厂,也是很少检测球化组织的,至少我了解的浙江大部分轴承厂家是这样的.
补充一句:试样做得不错,腐蚀程度也合适.
[ 本帖最后由 suda 于 2009-6-16 18:38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