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66291|回复: 94

关于钢的临界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8 11: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近来,我将钢的各种临界点搜集归纳,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一些人有些帮助:
临界温度  钢加热和(或)冷却时,发生相转变的温度。对合金钢而言,重要的有:
(1)Ac1  钢加热时,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
(2)Ac3  亚共析钢加热时,所有铁素体都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
(3)Ac4  低碳亚共析钢加热时,奥氏体开始转变为δ相的温度。
(4)Accm  过共析钢加热时,所有渗碳体和碳化物完全溶入奥氏体的温度。
(5)Arl   钢高温奥氏体化后冷却时,奥氏体分解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温度。
(6)Ar3  亚共析钢高温奥氏体化后冷却时,铁素体开始析出的温度。
(7)Ar4  钢在高温形成的δ相在冷却时,开始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
(8)Arcm  过共析钢高温完全奥氏体化后冷却时,渗碳体或碳化物开始析出的温度。
(9)A1  也写做Ae1,是在平衡状态下,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或碳化物共存的温度,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下临界点。
(10)A3   也写做Ae3,是亚共析钢在平衡状态下,奥氏体和铁素体共存的最高温度,也就是说亚共析钢的上临界点。
(11)A4   也写做Ae4,是在平衡状态下,δ相和奥氏体共存的最低温度。
(12)Acm  也写做Aecm,是过共析钢在平衡状态下,奥氏体和渗碳体或碳化物共存的最高温度,也就是过共析钢的上临界点。
(13)Mb  马氏体爆发形成温度,以Mb表示(Mb≤ MS)。当奥氏体过冷至MS点以下时,瞬间爆发式形成大量马氏体,并伴有响声,同时释放相变潜热,使温度回升。
(14)Md  马氏体机械强化稳定化临界温度。
(15)MF  马氏体相变强化临界温度。
(16)Mf  有的文献以Mf表示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终了温度。
(17)MG  奥氏体发生热稳定化的一个临界温度。
(18)MS  钢奥氏体化后冷却时,其中奥氏体开始转变为马氏体的温度,符号中的“S”是“始”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也就是俄文书籍中的MH和英文书籍中的MS。
(19)MZ  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终了温度,符号中的“Z”是“终”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也就是俄文书籍中的MK和英文书籍中的Mf。
注:AC1、AC3、AC4和ACCm随加热速度而定,加热越快,其越高;Ar1、Ar3、Ar4和Arcm则随冷却速度的加快而降低,当冷却速度超过一定值(临界冷却速度)时,它们将完全消失。一般情况下,Ac1>A1>Ar1,Ac3>A3>Ar3,Ac4>A4>Ar4,Accm>Acm>Arcm。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09-9-30 10:19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贡献值 +10 收起 理由
WJFU66 + 10 + 10 感谢上传!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8: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几位不必言谢,举手之劳而已!补充两个临界点,这是其它朋友在另外的帖子询问的,现在归拢到此帖,也算是个补充:
    A0(230°C水平线)渗碳体的磁性转变温度
    A2(770°C水平线)铁素体的磁性转变温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8 21: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原的风 于 2010-9-8 22:08 编辑

回复 36# 孤鸿踏雪
大学里面学专业英语是这么说的,(可参考《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English i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cering>主编刘爱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后来阅读英文的文章和论文里面也就是这么说明的,其中的M是Martensite的首字母,是为了纪念科学家A.马登斯(1850~1914)而命名的。Mf 点 martensite finishing point
Ms点 martensite starting point 我真的不知道还有其他说法,故跟你探讨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5 感谢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9 10: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的很详细,借此我也给大家贡献下,传两个计算临界点的公式,一个是Ac1&Ac3计算,一个是碳当量法计算Ms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上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更正:
      主帖(10)A3   也写做Ae3,是亚共析钢在平衡状态下,奥氏体和铁素体共存的最高温度,也就是说过共析钢的上临界点。其中的“也就是说过共析钢的上临界点”应为“也就是说亚共析钢的上临界点”。
      原帖我已编辑,由此给各位带来的不便,敬请海涵!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10-12 23: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变温度 还跟加热冷却速度有关啊?还可能完全消失啊,那要真完全消失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是单晶么

签到天数: 15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10-29 19: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5楼杨工:
前几天我接触一资深老高工,他讲了一个观点,铁素体完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为912℃,所以他在制定某些工件的渗碳工艺时,按A3+30-50℃(即912+30-50℃),他的渗碳温度为950-970℃,渗碳结束950-970℃淬火,650℃高回,然后再840--860℃二次淬火,据他讲按此工艺处理,最终组织特别细。不知他讲的有无道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09: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6#楼zhang先生:
     根据Fe—C合金相图,912°C只是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点(A3),他的所谓渗碳工艺温度按A3+(30~50)°C(即912°C+30~50°C),毫无理论依据。首先,他是什么材料的渗碳?即什么材料的A3是912°C?其次,渗碳温度按“A3+(30~50°)C”计算源于何处?
     至于渗碳温度选用950~970°C并不稀奇,很早就有在950~1100°C的高温渗碳的工艺,但那既要看是什么材料,又要看工件的形貌(即变形敏感性)及变形量要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5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10-30 10: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7楼:
在处理一批工件时,老板请他编工艺,他的工艺就是按6帖编的,处理结果全军覆没。 本帖最后由 zhang 于 2009-10-30 10:36 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1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7#楼zhang:
     那他是什么资深“老高工”啊?冒牌的?还是在国企“一杯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浑浑噩噩一辈子的“南郭先生”?我本人在国企工作15年,还是比较了解情况的:那里是讲资历的,熬年限、混工龄。过去的国企就是齐宣王的“乐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2 22: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杨工:
关于临界点符号后缀的写法,我有两点疑问,上学时老师没说,那时也没水平问。后来一直也没太当回事,到现在也没解决。
第一、后缀是不是英文单词的缩写?
第二、后缀的书写格式到底是小写字母,还是下标?
因为论坛文字格式所限,我只好用附件形式,详见附加的doc文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1: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10#楼(学到六十六):
     说来惭愧,你提的问题我从未关注过,但我看了你的附件,对你所讲“Ac1”中的“c”字,“Ar1”中的“r”字的诠释,我完全赞同!因为在学校时专业课老师也是这样给我们讲的。但它究竟是下脚标还是小写,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小写和下脚标。比如说“MF”、“MG”和“MZ”,我查了我所用的教科书【安正昆主编的《钢铁热处理》(高等专科学校试用教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其中的“F”、“Z”和“G”字,即是大写,又是下脚标。
     至于我的主帖为什么不是下脚标,是因为,在论坛这个版面上好像是无法显示出下脚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4 01: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杨工的热情答复!我赞成“小写和下脚标”的说法。
正因为论坛文字格式限制,我才只好采用附件方式。
同时也希望坛子里的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4 08: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2 灌水嫌疑!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4 22: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特地翻了一下金山词霸,感觉“Acm”中的“cm”用“carbonaceous matter 含碳物质”或“carbon mix 碳混合物”也解释得通。
如果这种解释成立,那“cm”就应该是指先共析渗碳体,也就是过共析钢中常见的,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的网状的二次碳化物。
实在是英语没学好,这是我瞎猜的,敬请方家指正。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11-27 11: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2 灌水嫌疑!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5 09: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接触热处理时记得师傅讲过临界点符号后缀的写法和读音,好像是希腊符号,但记不清了,上班后再问师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17 11: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发的帖子学到了不少,我是菜鸟级人物,现在的工作刚接触到热处理有很多弄不明白。我们生产的28鉻锰钼履带板能否帮我详解下它的各个临界点及怎么使它的调质及表面淬火更为优良!先拜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17 13: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老师,Ac3   和Ac1的计算有什么公式吗.我在书上看到的怎么算出来相差好多,一直都很疑惑?
老师给我讲下啊.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4: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不会

     有计算公式,但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差异很大!

签到天数: 17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5-14 14: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六十六,看看这个就很明显了,从美国金属协会热处理手册(第四版)摘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8:59 , Processed in 0.0716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