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5168|回复: 9

[求助] 钢的基本性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0 17: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的区别?,是不是淬透性好的钢形成马氏体的层深大,淬硬性好的硬度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0 17: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3-20 22: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0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0-3-20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准确,,,淬硬性 是马氏体的最高硬度值,低碳钢硬度不是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55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0-3-21 10: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淬透性是指能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在同一淬火条件下,获得淬硬层越深,则钢的淬透性愈好,主要决定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大小,它与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有关,凡增加过冷奥氏体稳定性的元素,均可提高淬透性,另外提高加热温度也可提高淬透性。——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主要取决于淬火马氏体的碳含量,含碳越多则硬度越高,淬硬性越好。合金元素的影响关系不太大。——淬硬性是淬火达到硬度的高低,淬透性是淬火后达到的淬硬层的深度。淬硬性高的钢其淬透性不一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21: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rclgy


    谢谢您的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3-21 23: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硬性 是钢获得的完全马氏体的硬度,淬透性是获得完全马氏体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2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 ... =%B4%E3%CD%B8%D0%D4

楼主可以进这个看看参考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4 23: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意5楼“另外提高加热温度也可提高淬透性。——”这一说法。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钢试样获得淬硬深度的材料固有特性,虽然提高加热温度、加强冷却速度都能加深淬硬层深度(或曰淬得更透),这只是外部条件使然并不意味着钢材淬透性提高了,或者反之降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5 11: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看看这个帖子:
    (1)淬透性是指钢材获得一定淬硬层深度的能力。钢的淬透性作为钢的一种属性是决定淬硬层深度的最关键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淬透性可以表述为材料接受淬火的能力,同时它也是决定焊接性能的重要因素。与淬透性相关的化学成分的影响可用碳当量表示:Ceq=C(%)+1/6Mn(%)+1/15Ni(%)+1/5Cr(%)+1/4(Mo)+1/13Cu(%)+1/2P(%)。碳当量越大,淬透性越好,焊接时,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也越高。
    (2)淬透性是钢的固有特性。由钢的冶金成分、纯洁度、晶粒度等因素决定,表示淬透性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比较不同钢种的(上)临界速度就是一种表示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只强调了转变的开始行为而对转变终了的行为未予考虑,而且,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并不能取得100%的马氏体组织。从实际出发,可以把50%马氏体组织规定为淬火组织,按这种规定,则必须考虑钢的转变终了行为。为了综合判定钢的淬透性,CCT图是最好的判据,然而要想把每批钢的CCT图都做出则不现实,因此,实用性最强的方法是乔明尼顶端淬火法。
   (3)淬透性也称之为可淬性、淬火性。它是钢材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是指钢接受淬火的能力。由于冷却时,工件表层与心部的冷却速度不同,表层的冷速可能高于临界淬火速度,而心部冷速则可能低于临界淬火速度,故工件淬火后,从表面到内部,只能获得一定深度的马氏体组织。不同钢种接受淬火的能力各异,其规律是:在同样的冷却条件下,C曲线位置愈靠右者,马氏体组织深度就愈大,接受淬火的能力就愈强,即淬透性愈高,反之则相反。这种马氏体组织的深度称为淬硬层厚度。
    淬硬性  又叫可硬性,是指钢在正常淬火条件下,以超过临界淬火速度冷却所形成的马氏体组织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它主要与钢的含碳量有关。更确切地说,它取决于淬火加热时固溶于奥氏体中的含碳量。
   淬硬性与淬透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且极易混为一谈,淬火后硬度高的钢,未必淬透性就高;而硬度低的钢亦可具有高的淬透性。还应指出:必须把钢的淬透性与钢的淬硬层厚度区别开来。淬透性乃为钢材本身固有属性,它只取决于其本身的内在因素(如化学成分、纯净度、晶粒度、组织均匀性等),而与外部因素无关;而钢的淬硬层厚度除取决于淬透性外,还与所采用的淬冷介质,工件尺寸、形貌、质量效应等外部因素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20 21:14 , Processed in 0.0524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