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9714|回复: 37

1Cr18Ni9Ti不锈钢的稳定化处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9 21: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1Cr18Ni9Ti不锈钢固溶后需要稳定化处理吗?工艺是怎样的啊?
麻烦各位帮忙下。

稳定化处理后是不是热处理才算完毕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0 10: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稳定化处理只是对含钛或铌的18-8型的不锈钢进行的,钢中加的钛或铌是为了消除晶间腐蚀,但是它们的效果必须经过稳定化处理以后才能够得到保证。
工艺:通常采用850~900度,保温2~4小时,对1Cr18Ni9Ti采用的工艺是860~880度,保温6小时,空冷。
一般稳定化处理后不再进行其他热加工例如焊接等,否则将破坏稳定化处理的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0: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草原的风


    非常感谢你的回复!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9-10 1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教,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3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3 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0 11: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温时间好像是根据工件大小来计算的吧!
淬火温度860---900度!会不会底了一点,属于下线温度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3: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陆游者


    他说的是稳定化处理,不是固溶。固溶要1050度,时间根据工件大小来确定。至于稳定化处理的时间一般都很长的吧。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9-10 19: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草原的风


    这个工艺的话晶间腐蚀问题怎么解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1 00: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tlx322
   这个内容一时半会是说不明白的,希望能够通过有限的文字能够给你解释清楚: 含钛或铌的18-8型的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是: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奥氏体钢的晶间腐蚀是由于钢中的碳引起的,当钢中的碳极低(小于0.03%)时不产生晶间腐蚀,超过此限,含碳量越高晶间腐蚀倾向越严重。奥氏体钢的晶间腐蚀主要是由于在晶界上析出Cr23C6导致的。因为含碳量在0.03~0.12%的奥氏体不锈钢经过1050~1100度固溶处理后,碳化物溶解于奥氏体,淬火后碳保留在奥氏体中,碳处于过饱和固溶体,若此时经过焊接或加热到550~800之间,Cr23C6就要重新析出于奥氏体晶界,并且呈连续网状,由于Cr23C6中含铬量高达75%当它析出时,导致周围区域含铬量降低,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由晶界内部扩散过来加以弥补,使含铬量降至不锈钢所需要的最低含铬量(12.5%)以下,从而使腐蚀集中在晶界的贫铬区而导致晶间腐蚀。如果经过稳定化处理,使铬充分扩散到贫铬区,使贫铬区含铬量增高,达到不锈钢所需要的最低含铬量(12.5%)以上后,晶间腐蚀倾向就消失了。
如果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强碳化物元素钛或铌,由于它们跟碳的结合倾向比铬大,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比Cr23C6更高,只要钛或铌含量足够,就不会析出Cr23C6了,从而消除了晶间腐蚀,但是在固溶处理时,由于加热温度高,钛或铌的化合物也会溶解于奥氏体,钛或铌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故在固溶处理后进行稳定化处理,稳定化处理的温度限制在Cr23C6能够完全溶解于奥氏体,而TiC、NbC却不能完全溶解于奥氏体而保留足够的量的温度范围,TiC从奥氏体的析出的最强烈的温度范围是850~950之间,如果在这个温度范围重新加热,使过热溶解于奥氏体的TiC重新析出,就减少了奥氏体析出形成Cr23C6的危险,因此,就消除了晶间腐蚀倾向。
以上的讲解有点抽象,理论有点深度,不知道以上的讲解是否让你清楚了,明白了稳定化处理的机理。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9-11 08: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草原的风


    感谢回复,已了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08: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草原的风


    讲解的很是详细,谢谢你的热心。不过固溶处理和稳定化处理的时间怎么确定?根据工件的大小?多大的样多少时间,这个有个大概吗?
另外稳定话处理温度需要根据钢的加工方式(冷轧等),这个对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1 08: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稳定化处理的费用也是不低的啊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9-11 14: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安全工程大辞典》,含钛或含铌的奥氏体不锈钢的一种提高抗晶间腐蚀能力的热处理方法。在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时加入数倍于含碳量的钛或铌元素,可在形成Cr23C6之前优先形成钛或铌的碳化物,这些碳化物几乎不固溶于奥氏体中。在焊接从高温冷却时,即使经过易析出Cr23C6的敏化温度区间(850~450℃)时也不会沿晶界大量析出Cr23C6,从而大大提高了抗晶间腐蚀的能力。为了使钢达到最大的稳定度,还应作稳定化处理,即将构件加热至900℃使Cr23C6充分溶解到奥氏体中,而此时让钛和铌充分形成非常稳定的碳化钛和碳化铌。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即使经过敏化温度时,也无Cr23C6在晶界析出。经稳定化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便大大降低了晶间腐蚀的可能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1 17: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lanseyouren


    固溶处理时间确定:
由于热处理本身的局限性,往往是经验或试验来确定:理论上是碳化物完全溶解于奥氏体的时间,实际上的加热时间包括:升温时间、均温时间、溶解时间3项,一般生产中往往的是根据炉子的到温时间开始计算,这个时间包括均温时间和溶解时间,溶解时间基本不变,均温时间决定于工件的有效厚度、摆放方式、装炉量等因素,因此,总的时间也相应决定于此。通常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下面推荐保温时间如下:
有效厚度:1            2~3          4~12          13~25         大于25              单位mm
保温时间:5             15              30               60             1~2min/mm     单位min

稳定化处理的时间确定:理论上是TiC的析出时间,保温时间经验:2h
稳定化处理温度不需要根据钢的加工方式来确定,实际上是TiC从奥氏体中强烈析出的温度,已经由试验确定,根据钢的具体成分上下限变化范围在850~900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9: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草原的风


    非常感谢你的热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2 10: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稳定化元素的奥氏体不锈钢才进行稳定化处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2 15: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书上说的,稳定化是870,保温是固容的1。5倍,这是书上的,楼上的兄弟们也是从这些书上回你的,但我告诉,这样做,晶间腐蚀是没法过的,我当时也在这方面的,做了很多的实验的,我还保有当时送冶金做的结果报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16: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liaooail


    那你觉得该怎么做呢?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9-13 18: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850~950,含Ti的保温4小时,含Nb的保温2小时,根据书上抄的哈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12-15 09: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原的风 发表于 2010-9-11 17:28
回复 10# lanseyouren

您好,好像您说的固溶时间与厚度关系有点问题,按照您的说法,13~25厚的材料保温时间比25以上的还要长点。从标准上讲是1~3分钟/毫米,我认为比较薄的材料取上限,很厚的材料取下限。再薄的材料3分钟恐怕溶质也难以均匀后,所以薄板类的还要稍微加点,但是总觉得界限不是很清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5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hgseu 发表于 2011-12-15 09:37
您好,好像您说的固溶时间与厚度关系有点问题,按照您的说法,13~25厚的材料保温时间比25以上的还要长点。 ...

工件厚度的影响是热传导的主要影响因素,因为炉温测量的温度应该是工件表面的温度,实际上是热电偶的头部所在点的温度,当热电偶的头部所在点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的时候,炉子就进入保温了,而这时工件表面温度跟热电偶的头部所在点的温度并不一致,跟工件内部温度更不一致,显然工件越厚热传导到工件心部的时间越长,达到预设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因此,实际固溶时间与厚度关系就有关系了,这里的固溶时间是指实际的固溶处理时间,而不是理论上到达相应温度的时候,合金元素的溶解时间,请理解这里的固溶时间的内涵,此固溶时间非彼固溶时间。就跟谈到组织这个词的时候是说的金属的组织,而非党组织、团组织的那个组织,也非脑组织、肌肉组织的那个组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11:33 , Processed in 0.0622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