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4747|回复: 16

[求助] 渗碳厚度异常变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93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8-29 18: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kop123 于 2011-8-29 18:10 编辑

我公司开发一种轴类零件,材料是SCr420H,客户要求渗碳层是0.55-0.85mm。在930摄氏度时,渗碳190分钟得到0.82mm的渗层厚度;然而第二次,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160分钟渗层厚度竟然达到0.95mm。请各位帮我分析一下原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29 18: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的经验判断,第二次的结果更接近实际。但你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是及有效硬化层深度应该比你的检测结果还要深一点。

签到天数: 9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8: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8-29 18:15
根据我的经验判断,第二次的结果更接近实际。但你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是及有效硬化层深度应该比你 ...

第一次做了两个件确定一下,工艺参数,感觉渗碳深度接近客户要求上限,所以把温度从190分钟调到了160分钟。第二次做了200个零件就不合格了。

签到天数: 49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8-30 07: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应该出在你的操作上,CHD=0.55-0.85mm,930摄氏度渗碳,在合适的装炉量(不如说是最佳渗碳表面积)情况下,1h就能到达要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秋天的风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30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你的渗碳层是根据什么检查的?一般都是检查硬化层的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30 09: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检测和材料方面没问题,可能是你渗碳温度、碳势实际与显示之间存在差异,导致结果不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30 09: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你第二次的碳势太高了,或者扩散阶段时间长了?

签到天数: 9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2: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anwei0312 发表于 2011-8-30 08:16
请问你的渗碳层是根据什么检查的?一般都是检查硬化层的啊

我们根据硬化层检测,同时也配合着硬度检测。

签到天数: 9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2: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虎 发表于 2011-8-30 09:31
是不是你第二次的碳势太高了,或者扩散阶段时间长了?

应该不会吧!碳势没有变化,渗碳时间比第一次还减少了30分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5 12: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现这样的异常结果肯定有其异常的原因。比如实际的碳势和温度是否准确,升温、调碳势、降温的时间是否过长,淬火油的温度以及冷却强度是否有差别,材料淬透性是否相同等等,不妨将各种可能性列举出来逐一分析。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秋天的风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9 16: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应该检测一下碳势!有可能是淬火温度、淬火油温度、搅拌速度的问题!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9-9 16: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统一了材料批次,装炉量,取样位置等因素后才有可比价值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秋天的风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9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6: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daniel-li 发表于 2011-9-9 16:40
统一了材料批次,装炉量,取样位置等因素后才有可比价值

因为是新开发品,数量较少,没有办法统一装炉量。连一筐都装不满,考虑到经济性,只好配炉了。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9-9 21: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虎 发表于 2011-8-30 09:31
是不是你第二次的碳势太高了,或者扩散阶段时间长了?

个人认为,这么浅的深度不需要设定扩散阶段(无需扩散阶段)

签到天数: 15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9-9 21: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配炉时产品大小要相近,不能小产品配大产品,这样小产品肯定超深;
这个深度用860度碳氮共渗,易控制渗碳层深度,用930度根本就没有调整的余地。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9-9 22: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860度碳氮共渗对于减小变形还是有好处的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9-9 22: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边最近渗层深度老是出问题,有时候偏深,有时候偏浅,有时候深度又非常不错:Q: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1 00:35 , Processed in 0.0651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