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8975|回复: 41

[求助] 高频淬火的淬硬层深度如何简单易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6 13: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请教高手,高频淬火的硬化层深度咋测定?零件很小,还有高频设备有没有带温度显示装置的?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9-26 13: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至极限硬度的80%处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9-26 13: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测量可以装红外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6 18: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凑个热闹:
   感应加热淬火的有效淬硬层深度应该按照《齿轮火焰和感应淬火工艺及质量控制》(JB/T9171—1999)或《钢的感应加热淬火或火焰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检查》(GB/T5617—2005)进行检查,在实际生产中不少企业直接拿剖切试样进行抛光后直接或腐蚀后目测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20: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各位,因为我们现在是整改项目,所以希望了解的全面一点。
按照GJB或GB感觉比较复杂,需要测量及绘制曲线吧。
希望能够是简单操作就能测量的,否则零件有凹槽,不容易测量。
若每次都要制试样感觉麻烦。
主要是零件小,形状不规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2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说明   每个零件都是人工操作,这样的话零件的硬化层差异怎么办?

二楼测极限硬度80%有没有依据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9-27 08: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韵书香 发表于 2011-9-26 20:46
补充说明   每个零件都是人工操作,这样的话零件的硬化层差异怎么办?

二楼测极限硬度80%有没有依据呀?

你们高频不是工艺编好后 就自动操作的吗 这样应该都是一样的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7 08: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韵书香 发表于 2011-9-26 20:46
补充说明   每个零件都是人工操作,这样的话零件的硬化层差异怎么办?

二楼测极限硬度80%有没有依据呀?

80%就是标准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9-27 14: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详细阅读一下标准,操作其实也不麻烦,客户真的需要,我们也不需满足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9-27 14: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错了,是必须满足,对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4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9-27 14: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9-26 18:01
凑个热闹:
   感应加热淬火的有效淬硬层深度应该按照《齿轮火焰和感应淬火工艺及质量控制》(JB/T9171—1 ...

直接拿剖切试样进行抛光后直接或腐蚀后目测观察。  杨工 4%硝酸酒精腐蚀的情况下可以看出来吗? 和渗碳类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7 15: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1-9-27 15:34 编辑
qixiao9421 发表于 2011-9-27 14:58
直接拿剖切试样进行抛光后直接或腐蚀后目测观察。  杨工 4%硝酸酒精腐蚀的情况下可以看出来吗? 和渗碳类 ...


只要抛光做得好,抛光后就能清晰地看到淬硬层。还有的材料中频淬火后进行喷砂,再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其有效淬硬层便可清洗地显现出来。用4%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后当然可以看得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20: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各位。
我们的零件很小,不是把零件固定。
我们用钳子夹持零件,放在感应圈的相应位置。靠人工操作,感觉温度可以了,自己进行淬火操作。
大部分零件没有硬化层深度要求,极个别零件要求。硬化层深度是0.5mm~1mm。
所以人工操作可能每个零件的硬化层不一样。形状又有点特别,只能是试块的硬化层测定了。

再次请教大家,高频的工艺该怎么设计?若凹槽处要求45HRC~50HRC .
怎样的工艺既好操作又便于监控和后续零件的测量(硬度和硬化层深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2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  按照国标GB/T5617—2005 极限硬度 是零件要求最低硬度的80%,我的理解只是规定了极限硬度的概念,并没有说明最低硬度硬度的80%处就是硬化层深度。
关于国标的理解还请大家指教。
我们现在正在整改,希望找到简单易操作还有依据的测量方法,把它固定下来指导以后的操作。
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4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9-28 0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9-27 15:33
只要抛光做得好,抛光后就能清晰地看到淬硬层。还有的材料中频淬火后进行喷砂,再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其 ...

磨了 抛光了 但是还是没有看到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9-28 09: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韵书香 发表于 2011-9-27 21:02
另  按照国标GB/T5617—2005 极限硬度 是零件要求最低硬度的80%,我的理解只是规定了极限硬度的概念,并没有 ...

关于淬硬层深度的临界硬度,图纸标有明确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测量,图纸上没有明确要求的按最小表面硬度要求的80%作为淬硬层的临界硬度是没有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8 10: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韵书香 发表于 2011-9-27 21:02
另  按照国标GB/T5617—2005 极限硬度 是零件要求最低硬度的80%,我的理解只是规定了极限硬度的概念,并没有 ...

我对GB/T5617—2005 的理解:
.从表面测至图纸所要求的硬度的下限值的80%处.
比如硬度要求为HRC58---61,则应测至HRC58的80%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8 13: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工 发表于 2011-9-28 10:11
我对GB/T5617—2005 的理解:
.从表面测至图纸所要求的硬度的下限值的80%处.
比如硬度要求为HRC58---61, ...

你这个理解有误,你这个表面硬度的下限值必须首先换算成维氏硬度,即界限硬度=下限硬度×0.80=664HV×0.80=531HV,亦即这个产品感应淬火后的有效淬硬层深度为自表面起到淬硬层硬度至531HV处的实际深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8 14: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qixiao9421 发表于 2011-9-28 09:32
磨了 抛光了 但是还是没有看到 ...

那你就腐蚀后检查或直接用硬度法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8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9-28 14: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最终质量检验、仲裁,必须是硬度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2 06:56 , Processed in 0.0675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