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该用户从未签到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43 天
[LV.9]以坛为家II
签到天数: 58 天
[LV.5]常住居民I
若潮 发表于 2012-1-13 13:08 应该是可以达到的:不妨试一下: 850度 保温0.25h/t 炉冷到400度出炉空冷。若冷不下来冷到550以下也可以
你确定这样能得到粒状珠光体吗?有试验或者是生产经验吗?
按我的经验,客户的要求不合理!
烟不离手 发表于 2012-1-13 15:01 你确定这样能得到粒状珠光体吗?有试验或者是生产经验吗? 按我的经验,客户的要求不合理!
若潮 发表于 2012-1-14 09:29 可以用小样试一下。客户的要求没什么合不合理的,只是你能不能达到的问题。 15CrMo硬度小于HB145的退火 ...
硬度自然是可以达到的,问题就在于粒状。通过退火,如何做到粒状?我愿洗耳恭听!
身处激烈竞争的市场,客户的要求自然都是可以“满足”的!只是看是“谁家”做而已!
烟不离手 发表于 2012-1-14 14:49 硬度自然是可以达到的,问题就在于粒状。通过退火,如何做到粒状?我愿洗耳恭听! 身处激烈竞争的市场, ...
若潮 发表于 2012-1-15 07:57 别说退火了 我现在做的正火 SA106B SA106C 都有一定的球化级别 特别是这两种钢在正火后 600以上做去应力退 ...
上传一份烟不离手于去年9月份做的ASME SA213M T11钢管的检测报告。钢管规格Φ19.0×2.0,该管子是做换热管用,成品的热处理制度为960℃正火(10min)+700℃回火(40min),热处理炉为氢气保护连续式辊底炉,不知道能否满足你说的热处理条件(如果你认为不满足,烟不离手可以让人将报告中提到的705℃保温1200min的模拟焊后热处理试样再做金相照片上传)?
报告的最后两页是金相检验的照片,请你评下能否评为粒状,如果能,球化的级别是多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烟不离手 发表于 2012-1-17 14:05 上传一份烟不离手于去年9月份做的ASME SA213M T11钢管的检测报告。钢管规格Φ19.0×2.0,该管子是做换热管 ...
大口径的A106B、P11、P22、P5、P91、P92。。。。。。等,烟不离手这边公司更是擅长,也做的很多,部分产品也有权威检测机构出的相应的检测报告(这些报告基本上出自国检中心或者上材所)。不过锅炉厂的价格,是烟不离手所在的公司无法接受的,因此若潮先生说的上锅的技术条件,烟不离手不了解。
你要坚持认为不足以类比,那就不讨论了吧。
烟不离手 发表于 2012-2-2 21:34 大口径的A106B、P11、P22、P5、P91、P92。。。。。。等,烟不离手这边公司更是擅长,也做的很多,部分产品也 ...
aboluo 发表于 2012-2-11 22:32 1、第三页的热处理工艺里,1200分钟,300分钟,150分钟,外径只有19mm,壁厚只有2mm,用一般的炉子热处 ...
1、热处理工艺中,1200分钟,300分钟,150分钟,是模拟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保温时间(极限时间),675℃和705℃是模拟焊后热处理允许的保温温度(上、下限)。在700℃左右的氧化脱碳不是想象的那么严重,烟不离手在做模拟的时候,采用的空气电炉。换热器的制造厂家也采用空气炉做焊后去应力处理。
2、专家看走眼了吧,因为是国产化课题,设备的调校,现场的跟踪与监测,和一般产品的质量控制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再说了,就15支外径仅仅19mm的管子,在辊底炉正火,烟不离手没必要分成两排甚至两批进行,因此850~880℃,870~890℃更是无从说起。也许专家是根据金相组织中有部分珠光体存在于铁素体的中央部位,认为正火不充分,上一道次的铁素体在奥氏体化时有遗留。其实这种包围,烟不离手更愿意看成是立体的珠光体团在某个方向嵌入了铁素体晶粒中,制样时的磨制面刚好切过这个嵌入部分,在平面上看起来就是铁素体晶粒包围了珠光体团。
3、5年前,烟不离手也曾做过给东锅、哈锅供货的钢管金相检验工作,这两家对回火超温时两相区不完全相变产物控制的很严,这是有过领教的。甚至在HG、DG验收标准中没有提到的魏氏组织,也是被拒收的理由。至今为止,烟不离手没有机会接触为上锅供货的钢管。但就金相组织而言,烟不离手并没看出这两张金相照片中哪个部分可以成为东锅或哈锅拒收的理由。还请aboluo专家明示。
4、中石化的老牌的机械设备制造厂家的金相检验还是很厉害的,如南化机、兰石、茂重......,如果为他们供货或者材料经他们深加工,不满足采购技术条件的(尤其是金相),别指望着蒙混过关。
5、烟不离手没有轻视上锅,东锅,哈锅,武锅......等等电站锅炉制造单位,相反,和他们中的检验单位的很多人还是好朋友;但是目前这些单位的采购价,是我公司的制造成本承受不了的;因此,目前和锅炉厂只有核电不锈钢核级材料供应方面的业务,合金钢、碳素钢基本没有。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2-13 10:31 这个技术要求正火就可满足,如果是退火更没有问题,有什么难度吗?
不一定吧!版主有试验数据或者生产检验数据吗?
烟不离手 发表于 2012-2-13 10:51 不一定吧!版主有试验数据或者生产检验数据吗?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2-13 11:04 我司有一摩托车齿轮,为长线产品,长期以来正火,采用强风吹冷的办法,硬度就是上不去,在长期大量的检 ...
就拿我在楼上的那份检验报告来说,硬度超过HV170;事实上,同期还做了ф25×2.5的同炉号钢管,热处理工艺相近,硬度也超过HV170。
从以前的钢管的生产经验来看,检验数据在HB130~HB160的居多,偶尔会有超过HB163的现象。
相同材料,经过多道次深度冷加工的钢管和锻压后经机加工成型的产品比,即使经过相同的热处理,力学性能差异也较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4-7 07:50 , Processed in 0.1444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