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5393|回复: 1

[分享] 钢材及热处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7-11-21 15: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基本知识
1、        关于A1、A3、Acm线
(1)        A1线:铁-碳相图中,在PSK(727℃)发生共析转变,共析转变产物称为珠光体,用符号P表示。PSK线称为共析反应线,常用符号A1表示。
(2)        A3线:铁-碳相图中的GS线又称A3线,它是在冷却过程中,由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或加热时铁素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终了线。
(3)        Acm线:铁-碳相图中的ES线是碳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曲线。此温度线常称Acm线。当温度低于此线时,奥氏体中将析出Fe3C,称为二次渗碳体Fe3CⅡ。
2、        临界点A1、A3、Acm
钢在热处理过程中,加热及冷却时的转变是以铁碳合金相图为基础的。任何成分的碳素钢,都可以加热到单相区得到奥氏体组织。在极其缓慢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转变的临界点,均可以根据铁碳合金相图的A1线(PSK线)、A3线(GS线)、Acm线(ES线)来定相应的临界点:A1点、A3点、Acm点。但是在实际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不会那么慢,相变不是按相图中所示的温度进行,而是在一定的过热或过冷的条件下进行的,使加热和冷却时的临界点不是同一温度。通常用Ac1、Ac3和Accm表示加热时的临界点,用Ar1、Ar3和Arcm表示冷却时的临界点。
3、        共析钢:ωc=0.77%的合金;亚共析钢:ωc=0.40%的合金;过共析钢:ωc=1.2%的合金。
二、钢的退火与正火
1、        钢的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工艺要求的温度,经过适当的保温以后,在缓慢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加热温度在Ac3点以上的称为完全退火;加热温度在Ac1和Accm之间的称为不完全退火或球化退火;加热温度在A1点以下称为低温退火;还有扩散退火等退火工艺。
退火的加热速度一般不受限制,但对于高合金钢和大截面工件,升温不可过快,否则,由于导热性差,引起很大的热应力,使工件产生变形甚至开裂。一般将升温速度控制在100~180℃/h比较适宜。加热时间是根据工件的有效厚度,并考虑装炉量、装炉方式和加热方法确定的,可以查阅热处理 手册加以确定。退火的冷却方式是根据退火工艺的具体要求进行。
(1)        完全退火
   只适用于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c3+(20~30℃),合金钢可以略微高于此温度,保温足够时间后,随后缓冷(炉内冷却或按要求的冷却速度冷却)到550~500℃以下,再空冷。
   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钢的内部组织全部进行了重结晶,即发生了加热时的奥氏体化和冷却时的奥氏体分解转变。所以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在重结晶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形核长大,因此细化了晶粒。完全退火使钢获得了接近平衡状态的细晶粒组织,同时消除了焊接、铸钢、热锻轧钢中的粗大组织和魏氏组织,以及因终锻、终轧的温度过低造成的带状组织。完全退火还提高韧性,消除因冷速较快造成的内应力,降低含碳较高的亚共析钢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并为后续淬火工艺作好组织准备。
普通退火依靠控制冷却速度来控制转变温度,很难恰到好处,很难控制退火的组织和硬度。另外,工件内外冷却速度差别较大,发生转变的温度不同,因而心部冷却慢,转变温度高,组织偏粗,硬度偏低,内外组织不均匀。
等温退火工艺可以准确的控制过冷度,保证工件内外在同一温度下进行转变,组织均匀,并可大大缩短工艺周期。
(2)        不完全退火
不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在在Ac1和Accm之间,即Ac1+(20~50℃)。主要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得到的组织是粒状珠光体,所以又称球化退火。球化退火的目的是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并为淬火做好准备。
高碳钢球化退火前的组织不应有网状碳化物,因为网状碳化物,特别是粗片的碳化物,在球化退火的过程中是不能消除的。网状碳化物应在球化退火前消除。工具钢和轴承钢等高碳钢在淬火前均要求粒状珠光体组织,对于网状和球化组织的状态均有严格的质量要求。
(3)        扩散退火
主要应用于合金钢铸件和铸锭,目的是消除铸造时形成的晶内偏析,使成分均匀化,所以扩散退火又称为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的实质,是使合金元素原子充分扩散,使晶内合金成分均匀。所以扩散退火的工艺特点是,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加热温度一般在Ac3以上150~250℃,对于高合金钢铸件特别是铸锭甚至高到1100~1200℃。加热温度高,扩散速度快,但是要低于固相线100℃,以防止过烧。保温时间一般在10~15h左右,时间过长,工件烧损严重,能源消耗大,成本增高。
钢经扩散退火后,晶粒会严重长大粗化,因此需要再进行一次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4)        低温退火(去应力退火)
加热温度在A1点以下,一般在500~650℃之间,加热保温后,应缓冷到200℃左右,再出炉空冷。低温退火是为了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和机械加工件的残余应力,提高尺寸的稳定性。
2、        钢的正火
将钢加热到上临界点(A3、Acm)以上,进行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空气中冷却(有时吹风或喷雾冷却)的热处理过程称为正火。
正火与退火相比,冷却速度比较快,接近共析成分的碳钢(含碳量ωc0.6%~1.4%)正火后得到珠光体或索氏体的伪共析组织;中碳钢正火后的组织是少量铁素体加伪共析组织;对于低碳钢,正火后的组织中珠光体量多偏细(与退火相比较)。正火可以细化组织,消除热加工的过热缺陷,使组织正常化。同时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对于低碳钢,正火的加热温度是Ac3+(100~150)℃,目的是细化组织,提高强度,提高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因为碳钢退火的硬度太低,切削时容易“粘刀”,粗糙度高,效率低。
对于中碳钢,正火的加热温度是Ac3+(50~100)℃,目的是代替调质处理,为高频淬火做好组织准备。调质处理需经淬火,易造成工件变形,且成本高。
对于高碳钢,正火的加热温度是Accm+(30~50)℃,目的是消除网状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好组织准备。
正火用于铸铁件,可以增加基体的珠光体含量。提高强度和耐磨性。

签到天数: 16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5: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钢的淬火
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保温一定时间进行奥氏体化,然后在水或油中快速冷却,使奥氏体冷却到Ms点(奥氏体开始向马氏体转变的温度)以下发生马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钢的淬火组织主要是马氏体,虽然马氏体不是热处理所要得到的最终组织,但马氏体在经适当的回火,可以使钢获得需要的组织和使用性能,最终达到热处理的目的。
1、淬火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约为Ac3+(30~50)℃,亚共析合金钢可以是Ac3+(30~70)℃。加热温度过高,易使奥氏体晶粒粗大,也浪费能源。加热温度偏低,可能会有一些铁素体未转变成奥氏体,淬火冷却时铁素体不发生变化,保留在淬火组织中,使钢的硬度不足。有些亚共析合金钢,加热到两相区(Ac1~Ac3之间的的温度)进行“亚温淬火”,再经适当的回火配合,也取得了良好的强韧化效果。某些高合金钢经过超高温加热,使一些第二相尽量溶入奥氏体中,淬火回火后断裂韧性有显著的提高。
对于过共析钢,淬火前的组织应是粒状珠光体,淬火加热温度为A1+(30~50)℃。从这一温度淬火,可以得到细小的隐晶马氏体加粒状碳化物组织。这种组织硬度高,并由于有粒状碳化物存在耐磨性好,韧性也能满足要求。如果加热温度过高,碳化物会全部溶入奥氏体中,奥氏体晶粒粗大含碳量高,Ms和Mf点(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下降,淬火组织中有粗大的马氏体片和相当多的残余奥氏体,这种组织使钢的脆性增加。由于淬火组织中没有硬的碳化物颗粒,钢的耐磨性不高。
2、淬火冷却
冷却介质,第一类冷却介质主要包括水质淬火剂和油质淬火剂,他们使工件的冷却曲线特点是,先慢后快又变慢。水是碳素钢淬火最常用的淬火介质。油是合金钢常用的淬火介质,油的使用温度必须低于其闪点80~100℃,以防着火。
第二类淬火介质包括盐浴、碱浴和金属浴等。
3、        淬透性
是钢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性能,表征钢在淬火时所能得到的淬硬层深度。淬硬层深的钢淬透性好。
4、        淬火方法
对淬火冷却的要求是:达到要求的淬火硬度,达到要求的淬火深度,不出现淬火组织缺陷,不开裂,产生的变形应在允许范围以内。
(1)        单液淬火
工件在奥氏体化以后,放入一种冷却介质中一直冷却到室温。冷却介质可以是水、油、空气(静止的或流动的)或者是喷雾冷却等。通常碳素钢因其淬透性差,需要快冷,多用油淬;合金钢因其水淬容易开裂,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常用油淬。单液淬火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经济,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缺点是淬火应力大,易导致变形和开裂,因此多用于形状简单零件的淬火。
(2)        双液淬火
工件加热到奥氏体化后,首先放入水中冷却到Ms温度附近,在快速转移到油中较慢地冷却到室温。这种先水后油的淬火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淬火组织应力,减小淬火变形和开裂的倾向,多用于高碳的工具钢。其缺点是工件在水中的停留时间难于掌握,取出太早,工件进入油中冷却慢易发生分解转变得到非马氏体组织,使工件的硬度达不到要求;工件取出太晚,在水中发生了马氏体转变,产生很大的组织应力,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
(3)        分级淬火
将奥氏体化的工件先置于温度约为Ms点的盐浴或碱浴中冷却,待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再取出在油中或空气中冷却。分级淬火可以使工件淬火应力降至很小,淬火变形小,适用于形状复杂界面不均匀的工件淬火。但因为盐浴、碱浴的冷却能力较小,停留时间又不能太长,此法多用于尺寸较小、变形要求严格的精密零件等。
(4)        等温淬火
将奥氏体化的工件放在盐浴或碱浴中,长时间等温最终获得下贝氏体的热处理工艺操作。
四、钢的回火
将淬火钢加热到A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然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回火可以减少或消除应力,可以根据加热温度调整回火后所得到的组织和性能,稳定尺寸,使工件达到服役状态的要求。
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碳钢的硬度下降,强度也降低,而塑性升高。
在硬度相同的情况下,淬火回火组织的塑性和韧性优于正火组织。钢经淬火回火后,获得的组织中强化相是粒状均匀分布的,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1、回火处理最后决定钢在使用状态下的组织和性能。回火不足(回火温度偏低或时间不够)硬度偏高,还可以补充回火;由于回火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造成回火过度使回火硬度过低,则必须重新淬火。
(1)        低温回火
回火温度是150~250℃,得到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低温回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钢中的淬火残余应力和脆性,其性能特点是有高的硬度(58~64HRC)和耐磨性,疲劳强度高。各种高碳工具钢、冷作模具、滚动轴承和渗碳的结构件都采用淬火低温回火工艺。对于尺寸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精密零件,需经低温长时间回火或多次低温回火,稳定组织和充分消除残余应力。
(2)        中温回火
回火温度是350~500℃,一般得到回火托氏体。其性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韧性,同时又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主要应用于各种弹簧零件和锻模,也可以用来处理要求有高强度、硬度和一定韧性的工件,如刀杆、轴套等。
(3)        高温回火
回火温度500~650℃,回火后的组织是回火索氏体。主要目的是使钢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有良好配合的综合力学性能。淬火加高温回火处理,通常称为调质处理,或简称调质。调质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如各种轴、齿轮、连杆和其他重要的连接件等。对于有高温回火脆性倾向的钢,高温回火时应在水或油中快冷。
(4)        高温软化回火
回火温度是A1-(20~40)℃得到的组织是回火珠光体,主要用于马氏体钢的软化和高碳合金钢淬火返修品的返修预备处理。马氏体钢都是高淬透性钢,奥氏体化以后空冷都能淬上火得到马氏体,硬度高,不便于机械加工,只有通过高温软化回火才能使硬度降下来。回火珠光体的热处理工艺性也很好。
2、回火时间
在各个温度回火时,最初半小时内组织和性能的变化比较快,随后逐渐变慢,回火2h后变化就很慢了。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回火时间一般不超过2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30 04:59 , Processed in 0.0403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