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8041|回复: 13

[讨论] 45#淬火问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11-30 15: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各位坛友好,45#淬火大家都常做,有没有谁做过45#  760  770   780淬火,同一产品在这3个温度下淬火,差别很大,760     160-180HB,770     34-40HRC    780  40-47HRC  ,对于这种现象,我不能理解,请您为我分析,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2 21: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用45#通常淬火温度做试验,得到上面这些结果也是正常现象有何不解?不解地方具体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12-3 08: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760度都没达到奥氏体化的温度呢,咋可能会有硬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09: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恨天 发表于 2013-12-3 08:52
760度都没达到奥氏体化的温度呢,咋可能会有硬度呢

后面的2个温度呢?相差10度,淬火会有这么大的硬度差你不觉得值得讨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3 10: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不知道你保温时间是不是一样,至于说后面2个温度相差10度,硬度差别很大,不知道你做个几组试样,温度高点应该硬度高,但是要研究高多少没有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3 14: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为了做研究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3 15: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LZ的介绍推出
淬火?温度           760            770           780
奥氏体化状态    主要为铁素体    铁素体+奥氏体       主要为奥氏体
冷却后组织       主要为铁素体   部分铁素体+马氏体   主要为马氏体
硬度            160-180HB      34-40HRC              40-47HRC  
这样的结果有什么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7: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再回头 于 2013-12-3 17:30 编辑
wahg 发表于 2013-12-3 15:19
根据LZ的介绍推出
淬火?温度           760            770           780
奥氏体化状态    主要为铁素体 ...


我相信你一定读了很多书,可是书里的东西就未必值得信赖,当你设定770度时温度可能是775度,当然,780度时也有可能是775度,退一步说,即便真的是770  780,组织的相差会有那么大吗?请不要根据硬度来判断组织,请依据组织来判断硬度,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3 19: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X771 于 2013-12-3 19:17 编辑
不再回头 发表于 2013-12-3 17:28
我相信你一定读了很多书,可是书里的东西就未必值得信赖,当你设定770度时温度可能是775度,当然,780度 ...


   45钢的AC3点为780℃,AC1点为724℃。如果采用理论上的平衡加热,温度越过AC3点780℃,组织就会完全转变为奥氏体,由于实行平衡加热所需时间相当漫长,实际生产中不可能运用,必须加高温度即依靠一定过热度缩短奥氏体化时间,因而通常条件下达到完全奥氏体化淬火加热温度是840℃,即AC3+60℃,低于这个温度奥氏体化不完全会有铁素体存在,温度越低铁素体越多,硬度越低于正常淬火件。
   45钢属亚共析成分,未淬火组织是珠光体+铁素体。需要用840℃加热才可以得到平衡点AC3=780℃之上奥氏体相,淬火获得几乎全部马氏体取得高硬度;低于840℃加热材料奥氏体化程度处于AC3与AC1之间,到你采用770℃加热得到组织还在平衡点AC1之上,尚有部分转变过来的奥氏体;到了用760℃加热,短期内是得不到平衡点AC1=724℃以上组织,除非延长加热时间接近平衡加热才可以。
   从你的以上试验分析:加热温度在760℃到770℃之间,对应组织处于平衡点AC1附近上下。在温度略高于临界值 45钢的共析组织(珠光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铁素体全部保留,淬火后测量的是铁素体+马氏体综合硬度;低于该临界值共析组织不参与奥氏体转变,即便采取淬火方式冷却得不到一点马氏体,测量的硬度是铁素体+珠光体宏观硬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4 14: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上述结果,你是可以通过金相试验证明的,并非仅从书本上得到的。(热处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其大部分内容是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并上升为理论的学科,正确与否是可通过实践验证的)。----从工艺上讲是一个大致的趋势是如此的。这里当然是按照你给出的条件忽略某些影响因素得出的,请理解相变温度和非平衡状态的定义。
你自已做的试验,难道还要别人帮你排除试验误差?你做试验时的加热速度、保温时间、测温误差、控温误差、甚至于钢材成分的波动、原始组织的差别、出炉后入水的停留时间、出水温度都未涉及------是否都有要参与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5: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再回头 于 2013-12-4 15:10 编辑
wahg 发表于 2013-12-4 14:19
对于上述结果,你是可以通过金相试验证明的,并非仅从书本上得到的。(热处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其大部 ...


看了你的回复,首先感谢你。大概是你想多了,或是我没有说清楚,你的难道后面所有的因素我都不考虑,因为我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你的(或者说大部分人的)想法没有错误,但如果将正常的生产过程按照你的想法来做,试问还怎么工作?    你大概来自实验室而不是车间(缜密而周到)请问生产中化学成分的波动你怎么控制?      化学成分的微小变化你怎么来调整工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5 15: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hg 于 2013-12-5 15:45 编辑

回复LZ,见下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5 15: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再回头 发表于 2013-12-4 15:03
看了你的回复,首先感谢你。大概是你想多了,或是我没有说清楚,你的难道后面所有的因素我都不考虑,因 ...

我来自一线。
我们常说的工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参数,而是一个工艺窗口:温度允许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变动、材料的成份也允许有一定的波动。。。。。,工艺的作用是在上述条件可接受的变动幅度下用你拥有的设备生产出所需质量的产品。工艺可能不是最隹方案(最节能、时间最短、成本最低.....),但一定是最可靠的方案。
比如说,本站常有人讨论水淬合金钢的贴子,我就反对------我自已做可以不开裂、变形很小,但工艺是要求操作工做的,我不能保证我的工人操作时不开裂,我宁可选用油或聚合物作淬火介质。又比如,亚温淬火,我也担心工人不能掌握要点或钢材成份波动,一直未能推广使用。
我不太明了你原贴的目的。对于45钢淬火,我们首先要保证淬硬,才能谈到其它的要求。为了保证淬火的可靠性,我是不会选择在靠近平衡态相变温度的两相区作为工艺的加热温度。为了保证淬硬,有时会选择稍高点的温度并延长保温时间,这些都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淬透性,避免你原贴中的情况出现。----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也时,我也会选择较低的加热温度和较短的保温时间。
对材料成分的波动要求也是有限度的,至少你要满足相关的标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12-14 17: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很热烈,有助于大家加深对普碳钢淬火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7 13:32 , Processed in 0.06761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