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5188|回复: 15

[求助] 有效硬化层和渗碳层一样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2 05: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人刚接触渗碳,请问个位有效硬化层和渗碳层一样吗?怎样区分?

[ 本帖最后由 stigershu 于 2009-2-22 22:4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 “寒冬中行进”—热处理论坛“化学热处理” ...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0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2-22 10: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有效硬化层是用显微硬度法检测工件自表及里的硬度,如果用1kg的载荷检测,以HV550为分界点,这点距工件的表面距离称为有效硬化层深度;而渗碳层深度则是将淬火后的工件(试样)经过退火,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取表面到渗碳全心部的距离定为渗碳层深度。因为HV550的点是半马氏体区,工件含碳量大约0.35~0.40%,而渗碳层的全心部含碳量是材料基础含碳量,一般0.20%,所以同一工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检测,深度会有所差异,渗碳层深度会更深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8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2 12: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cnj63 的帖子

HV550怎么成了半马氏体区?
HV550是HB中规定的,一般是参照HB的,也有的用选取比基体HV高100的点为分界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12: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cnj63 的帖子

请问2楼,试样不退火看不出来渗碳层吗?

[ 本帖最后由 stigershu 于 2009-2-22 22:47 编辑 ]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2-22 15: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也不一定,以前的气体渗碳加工过程“中”用来判断渗碳层深度也采用过取随炉试棒通过两次加热(第一次空冷,第二次 淬火)打断后用百分之4硝酸酒精腐蚀看断口来判断渗层深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6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0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2-22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4#
试样不退火不能精确测定渗碳层深度,渗碳层深度在退火状态下,由3部分组成,过共析层+共析层+过渡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3 08: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是低倍腐蚀测试渗碳层,一种是硬度法测试有效硬化层。方法不同,后者仲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3 08: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GB/T9450-1988标准中指出,有效硬化层深度是从零件表面到维氏硬度值为550HV处的垂直距离,用DC表示,对象可以是渗碳和碳氮共渗,其有效硬化层深度大于0.3mm的零件。这也是测量渗碳层的一种方法。与用显微组织法相比,碳素渗碳钢与之接近,而合金渗碳钢比它深。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3 10: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被名称搞混了,关键看要求的检验方法。

签到天数: 61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2-23 12: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种不同的概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3 14: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效硬化层是用显微硬度法检测工件自表及里的硬度,如果用1kg的载荷检测,以550HV1为分界点(美国有的公司用513HV1),这点距工件的表面距离称为有效硬化层深度;而渗碳层深度则是将淬火后的工件(试样)经过退火(美国有的公司直接用淬火件),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取表面到全心部的距离定为渗碳层深度。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2-23 15: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者根据产品的不同和方法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区别:
1.渗碳深度远小于产品的淬透深度,渗碳层小于硬化层.这种情况下无法用硬化层来衡量渗碳层.
2.对于有足够深度渗碳层的渗碳钢采用硬化层法来仲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3 18: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硬化层是以HV550为界,考打硬度方法来确定的,渗碳层指碳原子从表面深入内部的深度,通常比硬化层深。我们通常用硬化层来代表渗碳层,但并不是渗碳层=硬化层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2-28 10: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8 17: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效硬化层和渗碳层肯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有很深的联系:
1、渗碳层可以大致决定有效硬化层,有效硬化层要小于渗碳层;
2、渗碳层是指从表面到内部,碳原子的渗入深度,有效硬化层则是根据相关的国标等标准所规定从表面到一定硬度的距离;
3、有效硬化层不等于渗碳层;
4、有效硬化层可以说是渗碳的真正的效果。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3-1 17: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言之,有效硬化层是用硬度法检测的结果:自表面A向里至某一硬度值B为界限(GB是550HV,也有以513HV为界的),AB直接距离就是有效硬化层深。
渗碳层深通常是金相法检验,退火状态更为准确。现在通常都是用硬度法检测,更能表面产品的使用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30 14:07 , Processed in 0.0576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