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5563|回复: 11

[求助] 软氮化硬度求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10 18: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厂做的软氮化35KW专用氮化炉 温度670 时间6.5小时 材料718  甲醇60滴/分分解率 60%
客户用钻头去钻表面 说硬度不够 .请问论坛高手门 软氮化怎么做能做到钻不动 时间要多长时间.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5-10 19: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双液蘸火 的帖子

象是塑料模具啊!
楼主的氨分解率给的太高了,快要接近硬氮化的退氮气氛了,建议楼主把氨分解率下调至35%左右,并在装炉排气时增加一段480左右的预氧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8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21: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师傅

氨气流量开到了最大了 分解率就在58%左右 可能是炉子的原因。480预氮化 是硬氮吗 要几小时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9-5-10 21: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1  氮碳共渗(软氮化)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时间长了会造成化合物层表面疏松,氨分解率60%问题不是很大,35%可能太低了,有可能硬度更低。
2  你们的工件处理后没有检测表面硬度,渗层深度等指标吗?用非硬度计检测硬度不是很准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10 22: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建议规范性使用工艺术语,楼主所做的是塑胶模具的氮碳共渗处理。不知图纸对相关技术指标如何规定,渗层深度为多少?是要求得到化合物层还是扩散层?分析认为,客户用钻头去钻表面 说硬度不够应当是对化合物层(白亮层)深度有要求,化合物层不仅硬度高,且热稳定性好(通常深度大于10μm),但是用钻头加工的方法检验还是过于粗略,应当投放随炉试片用金相法,或显微硬度测量才是可信的。也可在工件上不重要部位割一块样作个分析,只有看见了才知道该怎么做。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5-11 01: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花钻的硬度有62~64HRC,想要N-C共渗表面钻不动,表面硬度至少不低于64HRC(相当于800HV)。N-C共渗的温度范围在500~650℃,想要高点的硬度就用低的温度共渗。你现在用的共渗温度高了,建议使用580℃共渗,还不行的话继续降低共渗温度。
    另外,用钻头作为验收标准也太粗糙点了吧?建议双方制定验收标准,包括有效硬化层深度、表面硬度、白层深度及疏松级别等。有量化的指标才好干活。

签到天数: 264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9-5-11 1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氮化温度高了点,还有用钻头钻来测试硬度也说不过去,还有楼主说的氨分解是怎么测定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一下

我们的N化温度是570度 分解率是60%  时间7小时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5-13 20: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双液蘸火 的帖子

480预氧化,不是指硬氮化,时间根据装炉量和工件有效截面厚度决定,我只是回忆以前经历过的案例告诉你,预氧化时间一般保温3小时左右,至于你的氨分解率一直降不下来,我想你不能只调氨流量,因为氨分解率和温度,炉压都有关系,你可以同时调整,比如适当降温度,降炉压,都有利于氨分解率降低,保证气氛中氮的活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8: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9# 赤槐 的帖子

请问 预氧化的作用是什么 氨气要开到多少 分解率是多少  
至于分解率高 我们现在经过退氮 570 可以控制在55%左右了
我现在采取的是570氮4.5小时分解率55  然后降温530分解率35% 3小时  出来硬度也可以.
不知道我改进的工艺还可以吗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9-5-14 19: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预氧化可参考: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 ... =%D4%A4%D1%F5%BB%AF
预氧化时不需要通入氨气。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5-15 19: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双液蘸火 的帖子

哦!
和我想的正好相反,不过我觉得你的35%一段应该放在第一段,第二段可适当提高氨分解率,因为渗氮前期的速度比较快,后期提高氨分解率无非是把梯度降的教平缓一些,再就是使得白两层不至于增厚,降低渗氮层脆性!   至于预氧化的作用,我想你只需看看一些专业资料就很容易明白,以下是个人的一些理解
$$$$预氧化时,空气中的氧原子首先将表面金属原子氧化,形成一层金属氧化物,然后这层金属氧化物被后期氨气分解后的富氢气氛还原,还原后的金属表面原子而后充分裸露于在渗氮气氛中,这层金属原子由于氧原子的逃逸,点阵中出现了很多的有利于捕获活性氮 碳原子的间隙位置,使得渗速加快,表层富集更多的碳 氮原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8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30 19:35 , Processed in 0.0515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