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6322|回复: 14

[讨论] GCr15钢淬硬性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6 21: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我公司接到一批81238推力轴承,GCr15钢厚17毫米,加热温度845,保温23分,淬火后硬度56-58HRC,提到850°,855°,860°还是同样硬度,并且还有软点,请问各位专家是什么原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6 23: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硬度56—58HRC,确保材料就是GCr15吗?如果是该材料,处理后有没有做过金相观察?表层是否有脱碳现象?出现软点,可能存在装炉量大加热保温时间不够、冷却不足等原因造成。

[ 本帖最后由 丹尼尔 于 2009-8-3 07:3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9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7-17 08: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温23分确实短了,试试保温50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7-17 09: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保温时间偏短之外,主要的原因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速度不够!产品厚度达到17mm时淬火已经有些难度了。工件比较大,加热后蓄热量多,淬火时虽然工件与淬火介质接触的瞬间表面热量被截止带走,但是不能阻止或即使将工件心部传递出的热量带走,造成金相上看起来有加热不足屈氏体和冷却不足屈氏体,最终反映在硬度上就是楼主所说的情况。即使再升高温度延长时间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从冷却下手着手解决,如更换冷速更快的淬火介质,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裂纹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7 16: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分析,只有温度和时间。没有说明用什么热处理设备及装炉方式。设备缺陷无法分析,工艺准确性无法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7 17: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网带炉,淬火过GCr15的轴套,壁厚超过20毫米。最初淬火也有你说的现象。淬火液为快速淬火油。
我分析原因有1、工件在装炉排列太近,改进后每个工件间距大于工件尺寸。
            2、保温时间不足,通过调整为45分钟。网带炉可以观察工件掉落前的温度(看颜色断温度)
            3、淬火后有自回火现象(造成软垫:排除工件脱碳原因)。工件淬火提起后马上放入水温不高于40度的水中,停  留时间超过保温时间。

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如果没有效果可以给我发邮件myc741104@163.com,   在进行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7 21: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考虑有没有脱碳
二、保温时间太短了,不能完全奥氏体化
三、最重要的是冷却速度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21: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采用箱式75千瓦,快速淬火油,同样油淬28MM球面轴承硬度63-64HRC。这次装炉量28公斤,[需压瓢]以前加工很多次从来没出现过这种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7-28 16: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华海 的帖子

是保温23分钟,而不是加热23分钟,保温23分钟,这个时间不是很短了,有没有看软点部分的金相组织呢?
我认为是冷却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28 17: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可能是脱碳引起的,或化学成分偏低造成。可检查一下脱碳层,和钢的化学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28 17: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加热保温短外,应该没七、八分钟调整工件角度至出炉前180度,就可能不出现软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7-28 17: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应该进行金相检查,看组织中是否存在屈氏体!
另外建议:
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温度850就行。
二、选用合适的淬火介质,如快速淬火油或者用硝盐介质进行淬火。
三、可以用同样的材料在箱式炉中做个试验,分别为:正常淬火和水淬油冷淬火(入水前缓冷至800--810看颜色)迅速入水,不用剧烈搅拌,缓慢移动工件即可,在水中时间7--8s时间再迅速入水。主要目的就是分清楚是不是淬火介质引起的冷却不足造成的(金相上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没有观察金相再采取这个实验)
四、严格控制脱碳,保护气氛要充足。打硬度前表面适当磨深一些。
个人浅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28 19: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GCr15淬火温度为840左右,淬火回火后疲劳强度和硬度都最高,冲击韧性也最好。在840度左右淬火时,奥氏体中溶解C的质量分数为0.5%-0.6%Cr的质量分数为0.8%.尚有部分未溶解的碳化物。溶入的C和合金元素则保证了其淬透性和淬硬性,未溶的碳化物阻止了晶粒长大。如果淬火温度偏低。则碳化物溶入奥氏体的量少,奥氏体的C和C r含量低,势必影响到淬火后的硬度,淬火温度过高,则会引起过热。使淬火后马氏体粗大,变形也大,影响力学性能。所以淬火温度一定要控制在830到850度之间。可以用盐炉加热,840左右,每MM1分钟。淬油或硝盐,硬度应该有HRC60以上,如果冰冷处理硬度可以提高HRC1到HRC2以上。如果采用箱式炉子可能会出现脱碳、氧化影响淬后硬度,和不均匀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2 07: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12楼的意见,特别是打硬度前表面一定要磨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3 07: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楼主的工艺没有问题,此类套圈最易出现锻造脱碳没被车削掉的现象,如果不是脱碳就要看装炉方式了,如果在炉内是双层摆放就易出现楼主所说的情况。再个也是对冷却条件表示些疑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19 23:42 , Processed in 0.0577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