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红外分析和氧探头在热处理控制中的一些观点,欢迎大家拍砖。也欢迎大家和我探讨,我一直是潜水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就算扔鸡蛋,扔石头都是欢迎的,至少我知道我的帖子得到大家的注意。只看贴不回帖,会打击小朋友积极性的
好久以前,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忘记是哪位兄弟发的,提到他们炉子的控制系统上既装了探头,又装了红外分析仪。有人认为纯粹是钱烧的做法,属于发烧级配置,没必要,简直就是钱多的没地方花。有人认为红外和探头同时只能用一个测量结果作为控制信号,另一个是把测量结果作为参考,也许可以切换控制。关于这些问题,我想说一些自己的观点。
测量碳势的三个常用手段
1.箔片定碳
箔片法定碳从原理上来说测出的碳比较准确,也是在理论上唯一能够进行真正的定碳手段,这种手段长期以来被大家采用,校验探头,但是可操作性比较差,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实际生产中我们的规定多长时间或者干多少炉活定碳一次。实际上有没有按规定操作相信大家心中都有数,除非探头的读数实在糊弄不下去了,看上去确实太雷人了,可能进行一次。规定是给别人看的,是应付监察和通过什么什么体系认证的。可能有的公司比较好,能按照规定操作。总的来说,不适合日常操作。并且操作的可重复性差,人为因素影响太大,就算是你买最高档的电子天平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就算得到结果以后,你在按照计算结果来调整碳控仪,也许气体成分和你放定碳片在炉子里时已经有变化,就算没有变化,你还只能是尝试性的一点一点调整COF或者PF,知道你认为合适为止,到底有没有准确的定碳,相信大家心里都没底。
2.红外法,测量CO2的含量,这和氧探头测量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假设一种炉气成分达到平衡以后,CO2和O2的含量就可以反映中碳势的变化。但是红外法在控制上和氧探头相比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反应时间,现在的PID控制红外法根本达不到要求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所以大家都认为红外法是一种淘汰的技术,只使用红外法来测量CO2的方法和氧探头相比,没有任何优势。但是采用红外法同时分析炉气中的CO,CO2,CH4的含量,再结合炉子当前气氛中的实际温度来计算碳势,在准确性上是单独测量CO2和氧含量的方法是不可比拟的,因为这种3中气体分析仪可以动态的测量出炉气中的平衡状态,得出最准确的碳势,但是红外法的测量反映灵敏度和反应时间确实是控制的软肋。
3,氧探头测量法,我就不罗嗦了,各位大虾应该是很清楚的。但是氧探头和红外法测量CO2控制碳势一样,没有考虑综合的平衡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在氧探头的碳控仪中要设置一个可调整的COF或者PF。就是为了在炉子气氛成分反应平衡发生变化时候修正和补偿一氧化碳系数,或者叫工艺系数。
从以上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氧探头在控制上的优势,CO,CO2,CH4气体分析在定碳时准确性的优势。现在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提到的在炉子上安装氧探头的同时,还安装红外气体分析仪的必要性。
在美国,好多汽车工业的热处理工厂就使用这种方法,在炉子上安装红外和氧探头。在控制过程中,气体分析仪从炉子内取样气进行分析,计算出当前的C%,同时分析仪和碳控仪通讯,读取当前碳控仪上的相关参数,然后计算出氧探头测量的碳势和分析仪测量碳势的差值,然后动态将计算得到的新的COF或者PF赋值给碳控。这个过程自动进行,时刻保持碳控仪和分析仪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将红外气体分析和探头的高度控制灵敏度相结合,也可以说,两者都参与控制。免去了箔片定碳麻烦的同时,保证和炉子碳控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同时分析仪测量出CO, CO2,和 CH4,据CH4的含量可以判断出催化剂的活性,如果在正常范围内,那么说明催化剂有正常的活性,如果高于正常数值,就说明需要做相同的调整或者更换催化剂。测量出CO和CO2的含量,可以反映出一些设备的潜在问题(比如漏水,漏进空气,以及辐射管泄漏)
如果各位大侠有机会去美国考察,可以去dana工厂和eton工厂去看看。就应该知道我说的这个观点是实际应用中的技术,不是新想法。这时大家应该对炉子配置红外和氧探头的争论有一个自己的看法。
同时现在有便携式的气体分析仪,专门用来校验炉子气氛中碳势测量结果,从炉内取样,同时给出COF和PF的建议值,来校验碳控系统的准确性,箔片定碳很少用或者不用。
如果你还总是怀疑你的炉子碳势显示不准确,或者你有好多炉子定期箔片定碳很麻烦并且做不过来,你不妨考虑一下这样的技术。当然给每个炉子都安装红外系统是很烧钱的。但是使用一个便携式的气体分析仪定期来校验热处理设备不失为一种经济的手段。
[ 本帖最后由 shbjh 于 2009-8-3 00:57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