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漠漠

[求助] 马氏体的溶解度是多少?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9-15 12: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17# 孤鸿踏雪
杨工,应该说楼主的问题有些偏僻。但作为理论探讨,这个问题又是成立的。
一般而言,确实如NEWAGE先生所说:“马氏体的溶碳量=母相奥氏体的溶碳量”。而我在10楼针对这一答案提出的是否会有碳化物析出的问题,则是基于那么高的含碳量全部固溶于奥氏体并最终固溶于马氏体中时,在室温条件下马氏体的碳过饱和度是否能达到这么大?
我的问题确实没有根据,提出来也是为了寻找根据。
欢迎大家进一步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5 欢迎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5 14: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马氏体中的溶解碳量最大值等于奥氏体中的最大含碳量,2.11%的碳都能融到马氏体里,普通的碳钢里含碳量小于2.11%,多于的碳以渗碳体形式存在。
实际:从奥氏体到马氏体,含碳量()是会减少的不用解释。  会大于2.11%的那就不叫碳钢啦 本帖最后由 WJFU66 于 2009-9-15 18:59 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5 14: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氏体的溶碳量=母相奥氏体的溶碳量。哪嘛反过来说:母相奥氏体的溶碳量=马氏体的溶碳量。大家说对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5 15: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法铁素体=无共析渗碳体。笔误,开始重新发了一次  可能重复 被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5 18: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在论坛上看到,马氏体的最大溶碳量是0.6%,过去有个帖专门探讨此事,楼主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renbenfg 发表于 2009-9-15 12:13
T8淬火后组织为M加残A..其中M的含C量是多少呢?不能超过0.6%吗?

签到天数: 17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9-9-15 18: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氏体含碳量=马氏体含碳量只能是在不考虑冷却速度对析出相的影响得到的,冷却速度越快越接近奥氏体含碳量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9-15 19: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替楼主解释一下“如果2.11%超过了马氏体的溶解度,那多余的碳以什么形式纯在呢?(普通的碳钢)”这句话的意思------
1、楼主提示的材料前提是含碳量≤2.11%C的“普通的碳素钢”,不涉及铸铁。
2、楼主认为2.11%C(这个含碳量太极端了点)的碳素钢的马氏体中的碳溶解度<2.11%,所以才有“多余的碳”的问题。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9-16 00: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10# WJFU66
如果奥氏体在马氏体转变前有先析相析出,那肯定会导致马氏体溶碳量≠奥氏体溶碳量的结果。但我们讨论的是马氏体的最大溶碳量的可能性,而非不可能性,所以,不应考虑先析相析出的情况。而事实上我们是有办法让先析相不析出的,那就是提供足够高的冷却速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9-16 00: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21# WJFU66
室温条件下马氏体的过饱和度与本贴主题是两个命题啦。呵呵!
事实上,当母相奥氏体达到最大溶碳量2.11%时,Ms点会是多少呢?是不是已经在室温以下了呢?就算此时Ms点仍在室温以上,根据马氏体转变基本理论,马氏体是无扩散型转变,在A→M过程中不会有碳的逸出。而根据马氏体的回火理论,在室温条件下,只有碳的偏聚,不会有碳的脱溶和碳化物的沉淀析出。所以溶碳量2.11%的母相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后,室温条件下,所有的碳仍然固溶于马氏体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9-16 01: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替楼主解释一下“如果2.11%超过了马氏体的溶解度,那多余的碳以什么形式纯在呢?(普通的碳钢)”这句话的意思------
1、楼主提示的材料前提是含碳量≤2.11%C的“普通的碳素钢”,不涉及铸铁。
2、楼主认为2.11%C( ...
WJFU66 发表于 2009-9-15 19:07

包括铸铁在内,奥氏体的最大溶碳量也是2.11%。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9-16 07: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30# NEWAGE

我的解释只是针对楼主的“如果2.11%超过了马氏体的溶解度”被误解为材料含碳量超过了2.11%

签到天数: 104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9-16 08: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M固溶C能达到2.11的话,可能无法在室温保持,这个概念只能在Fe-C相图中推倒得出,是理想状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6 11: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它是一种高度过饱和的不稳定组织,即使有足够的冷速得以实现,也难以维持这种状态,它会很快析出碳化物或渗碳体的,从而大大降低马氏体中的碳浓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3 15: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以FeC的形式存在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5 17: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20楼说的这样~所谓的低碳 高碳M ,是说淬火前加热到A体化后溶解在A中的碳含量,能达到2.11,但真正的M相溶解碳顶多也就0.6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6 11: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M是过饱和(最多含0.0218%C)体心结构,看Fe-C相图及过共析钢C曲线,可知:正常情况一部分碳存在于从A(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里,其余碳就都留在转变物(P,B,M)中了,理论上只要冷速足够快,2.11%C是可以都存在于M中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6 13: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讨论的这个话题感觉还有点理解,所以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看看书本上怎么说
“钢种马氏体就其本质来说,是碳在阿尔法-铁中过饱和的间隙固溶体。在平衡状态下,碳在阿尔法-铁中的溶解度在室温(20°C)时不超过0.002%(质量分数)。快速冷却下,由于铁、碳原子失去扩散能力,马氏体中的含碳量可与原奥氏体含碳量相同,最大可达到2.11%(质量分数)。
含碳量不大于2.11%的称为碳钢,碳钢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时候要发生体积膨胀,最后尚未转变的奥氏体受到周围马氏体的附加压力失去长大的机会就会形成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的含量跟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有关。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越多,Ms和Mf点越低,则残余奥氏体量越多。一般低、中碳钢Mf点在室温以上,淬火后室温组织中残余奥氏体量小;高碳钢则不同,随着含碳量的质量分数增加,残余奥氏体量不断增加。质量分数位0.6~1.0%的碳钢,残余奥氏体量一般不会超过10%,1.3~1.5%的钢,残余奥氏体量可达到30%~50%”——摘至《金属学与热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 崔忠圻 主编
所以个人认为呢:含碳量2.11%的马氏体可以存在。但是存在的条件很苛刻。我们来看一张图:见附件。不难发现含碳量为2.11%的高碳钢要是真的全部转变为马氏体,需要冷却到零下100°C,这样的条件估计只能在实验室实现。所以意义不大。通常情况下高碳钢的马氏体组织中都有残余奥氏体。 本帖最后由 迷失的羊羔 于 2009-11-16 13:18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9 21: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应该是2%,再高就要石墨碳,马氏体转变是瞬间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20 13: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M中溶不了那么多的碳,多的碳以碳化物的形式存在,例如:渗碳体,碳化硅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20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我的渗碳体并不一定是先共析出来的,可能在形成M之后析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6 08:03 , Processed in 0.0653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