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1419|回复: 19

[讨论] 碳钢中的奥氏体是逆转变奥氏体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19 10: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在碳钢中,奥氏体体可以很容易的转变为马氏体,那马氏体能转变成奥氏体么?也就是在淬火获得马氏体后,再次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应该可以获得奥氏体吧?!
那这种奥氏体也应该叫逆转变奥氏体??请各位高人指点迷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19 11: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氏体组织未经回火或退火,可以直接加热转变为奥氏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19 11: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呵呵,采纳知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3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3 不要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1: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氏体组织未经回火或退火,可以直接加热转变为奥氏体。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4-19 11:07



    那这也算是逆转奥氏体啦,可我们通常并不这样说啊 ,但是在马氏体时效钢中就常用”逆转奥氏体“这个称呼。不知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19 11: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这也算是逆转奥氏体啦,可我们通常并不这样说啊 ,但是在马氏体时效钢中就常用”逆转奥氏体“这 ...
tdwrcl 发表于 2011-4-19 11:43



    在普通材料的普通热处理中,一般是不提倡甚至不允许直接对淬火马氏体组织进行二次加热奥化,所以鲜有“逆转奥氏体”之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19 12: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普通材料的普通热处理中,一般是不提倡甚至不允许直接对淬火马氏体组织进行二次加热奥化,所以 ...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4-19 11:48



    是否会有这样一种情况 ,在获得淬火马氏体组织后需要再对淬火马氏体组织进行二次加热奥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3: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普通材料的普通热处理中,一般是不提倡甚至不允许直接对淬火马氏体组织进行二次加热奥化,所以 ...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4-19 11:48


为什么不提倡啊,我们常用正火做预处理,用淬火的话有哪些弊端呢?是指变形过大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19 13: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火能够均匀组织  淬火不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19 14: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会有这样一种情况 ,在获得淬火马氏体组织后需要再对淬火马氏体组织进行二次加热奥化?
搬运工 发表于 2011-4-19 12:38



    如果没有特殊规定,或不考虑后果,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比如讲我在做一些高频淬火产品而调试加热参数时,就有连续加热淬火反复4~5次的记录,有一次一个产品连续加热淬火达5次,后来参数确定后,也是出于好奇,我就让操作工把这个用于调试参数的工件拿去进行喷砂,然后探伤,并未发现裂纹,再送到成品检验测试其关键尺寸,这个工件竟然“完好无损”,当然,没有剖切检测其内部组织。
  以上情况只是个案,希望坛内朋友不要仿效,以免产生不良甚至严重后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4-19 19: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叫逆转好像有些不妥,加热到Ac3以上的温度必然会形成奥氏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19 19: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做感应淬火的时候 需要返工的时候都是直接返工  中间不会有任何处理。。 完全可以做到合格(金相方面没看)
   楼主说所的 M之间转变成为A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一般情况下是很少得到(M还没转变成为A的时候就发生了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6 22: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逆转变奥氏体是回火加热所得到的保持原来马氏体位向的奥氏体。
如果直接加热到奥氏体区,这样变成的奥氏体不是逆转变奥氏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6 23: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氏体相变往往具有可逆性,即把马氏体(低温相)以足够快的速度加热,可以不经分解直接转变为高温相(母相)。母相向马氏体相转变开始、终了温度称为Ms、Mf;马氏体向母相逆转变开始、终了温度称为As、Af。具有马氏体逆转变,是Ms与As相差很小的合金,将其冷却到Ms点以下,马氏体晶核随温度下降逐渐长大,温度回升时马氏体片又反过来同步地随温度上升而缩小,这种马氏体叫热弹性马氏体。在此以上某一温度对合金施加外力也可引起马氏体转变,形成的马氏体叫应力诱发马氏体。有些应力诱发马氏体也属弹性马氏体,应力增加时马氏体长大,反之马氏体缩小,应力消除后马氏体消失,这种马氏体叫应力弹性马氏体。应力弹性马氏体形成时会使合金产生附加应变,当除去应力时,这种附加应变也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弹性(伪弹性)。母相受力生成马氏体并发生形变,或先淬火得到马氏体,然后使马氏体发生塑性变形,变形后的合金受热(温度高于As)时,马氏体发生逆转变,回复母相原始状态;温度升高至Af时,马氏体消失,合金完全回复到原来的形状,实际上这个就是形状记忆合金的原理,记忆合金目前已发展到几十种,在航空、军事、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有着用途,而且发展趋势强劲。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贡献值 +5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10 + 5 感谢讲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4-27 10: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材料很少提到逆变奥氏体,马氏体不锈钢或沉淀硬化不锈钢时 见的可能多点。

    1. 逆变奥氏体的形成(形核和长大)必须具备的条件:原生马氏体板条直到加热至稍高于Ac1点是稳定的。在略低于Ac1(As)点回火时,马氏体中过饱和的C部分以碳化物的形式在板条间界面弥散析出,使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当回火温度升至稍高于As点时,逆变奥氏体相的核心就通过切变方式在此高Ni区直接生成,并沿板条界面纵向长大成极细的针条状逆变奥氏体。在-196℃,逆变奥氏体也是稳定的,可能因为其富集奥氏体化元素,很低的温度下也不发生转变。
      2. 回火后样品中逆变奥氏体含量受两个因素控制:即高温时奥氏体转变量及其在回火冷却过程中的稳定性。As-Af之间回火时,室温得到的逆变奥氏体量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中间存在最优化回火温度,能使室温逆变奥氏体量达到最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4-27 18: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碳钢中,淬火获得马氏体后,再次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应该可以获得奥氏体,这种奥氏体不能叫逆转变奥氏体。逆转变奥氏体是由马氏体直接转变为奥氏体,没有经过其它相(如珠光体)的过程。这种转变一般只在高合金钢或有色金属的合金中才能出现,条件就是Ms与As相差很小的合金,如王老师所说的几种类型。
在碳钢中,一定条件下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如45钢高频淬火后得到马氏体,当再次高频或其他超高速的加热方式加热时,马氏体也可以直接转变为奥氏体,有关资料介绍,这种加热速度需要在5000℃/秒以上才能出现。当然这个时候材料的A3点也大幅度提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7 18: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自己学到了东西,谢谢各位前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17 20: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mice00


    你的这个结论文献中确实有这样提到过,但是形核长大是怎样切变形成的呢?还有一种理论认为逆变奥氏体是由扩散控制的形核长大过程,这与切变理论是否矛盾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1-23 11: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逆转变奥氏体不能理解,在铁碳相图上看奥氏体本来就是高温相,肯定是由低温的马氏体等相转变而来啊,何来逆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11-23 13: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处理经常接触,但知识匮乏,很喜欢这样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30 0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ngtie 于 2011-11-30 00:37 编辑
叶纷飞 发表于 2011-4-26 22:06
逆转变奥氏体是回火加热所得到的保持原来马氏体位向的奥氏体。
如果直接加热到奥氏体区,这样变成的奥氏体 ...


短小精悍,有理。谁能分析下残余奥氏体与逆转变奥氏体的不同之处么?以及逆转变奥氏体在随后转变产物及温度范围(标明文献出处),最好是带金相照片进行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25 05:20 , Processed in 0.0668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