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agicmotor

[求助] 锻造后正火的疑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3 22: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锻造后按工艺是需要正火的,因为42CrMo这个材料比较娇气,不按工艺的话,直接调质可以造成裂痕或断裂。个体户热处理的话,可能不敢接这个活啊!这个材料太贵了。。。

签到天数: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9-13 15: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说的锻造残留组织指的时什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1 22: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锻造后一般采用的是堆放正火,其正火效果特差,热不到正火的目的,可以忽略不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2 15: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上的观点,我们公司就是空冷到400度,回炉加热到正火温度正火的。正火的目的是为了细化晶粒,锻造后的奥氏体组织粗大,不利于珠光体的细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2 22: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利用550度以下的残余热量,600度以上还未发生珠光体转变,谈不上正火。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9-22 22: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单位很多锻件都是外协的,供应商说全是正火状态供货,可到车间后经常有加工不动的现象,结果是常常返回到我车间重新正火。商人就是惟利是图,没有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28 01: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坚 发表于 2011-8-28 15:32
很多自以为是的专家认为锻造预热在空气中冷却就是正火,简直是胡闹!不懂就不懂啦,为什么装懂!真是岂有此 ...

一.非常认同李工的观点.
什么叫正火?正火的目的?
二.需要进行调质处理的锻件,调质处理前必须进行正火处理.

签到天数: 125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9-28 04: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jh088 于 2011-9-28 04:47 编辑
搬运工 发表于 2011-9-28 01:17
一.非常认同李工的观点.
什么叫正火?正火的目的?
二.需要进行调质处理的锻件,调质处理前必须进行正火处 ...


所谓正火:   
     定义:将钢件加热到上临界点(AC3或Acm)以上40~60℃或更高的温度,保温达到完全奥氏体化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简便、经济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
    正火的主要应用范围有:  
   ①用于低碳钢,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韧性也较好,可作为切削加工的预处理。   
    ②用于中碳钢,可代替调质处理作为最后热处理,也可作为用感应加热方法进行表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   
    ③用于工具钢、轴承钢、渗碳钢等,可以消降或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组织。   
    ④用于铸钢件,可以细化铸态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⑤用于大型锻件,可作为最后热处理,从而避免淬火时较大的开裂倾向。   
    ⑥用于球墨铸铁,使硬度、强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曲轴、连杆等重要零件。   
    ⑦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前进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保证球化退火时渗碳体全部球粒化。  
 正火后的组织:   亚共析钢为F+S,共析钢为S,过共析钢为S+二次渗碳体,且为不连续。   正火主要用于钢铁工件。一般钢铁正火与退火相似,但冷却速度稍大,组织较细。有些临界冷却速度(见淬火)很小的钢,在空气中冷却就可以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种处理不属于正火性质,而称为空冷淬火。与此相反,一些用临界冷却速度较大的钢制作的大截面工件,即使在水中淬火也不能得到马氏体,淬火的效果接近正火。钢正火后的硬度比退火高。正火时不必像退火那样使工件随炉冷却,占用炉子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所以在生产中一般尽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对于含碳量低于0.25%的低碳钢,正火后达到的硬度适中,比退火更便于切削加工,一般均采用正火为切削加工作准备。对含碳量为0.25~0.5%的中碳钢,正火后也可以满足切削加工的要求。对于用这类钢制作的轻载荷零件,正火还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高碳工具钢和轴承钢正火是为了消除组织中的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7 15: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锻造后,用网带加风扇冷却能不能算正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7 17: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正解在17楼,凡事要有个度,利用余热也是如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8 21: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yun123 发表于 2011-8-24 09:36
我觉得奇怪啊    锻造后正火和淬火都是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都使晶粒又重新结晶啊      不就直接细化 ...

锻造后正火一方面可以改善带状组织,但更主要的是想获得片层间距较为细小的P组织,然后在后续的淬火回执时形成晶粒更为细小的A组织,这样在淬火工艺合理的前提下便可以得到组织均匀且细小的M,回火后性能就更佳了,锻造后正火和淬火虽然都是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都使晶粒又重新结晶,但最终的组织和性能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9 08: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锻造余温正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控制不好的化得不到正火的目的。
如果正火不好,里面可能残留相应的魏氏组织和粗大晶粒,该组织的存在导致产品在调质过程中晶粒遗传,调质后产品脆性大,得不到良好的机械性能

签到天数: 6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0-29 08: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锻造后用余热正火?这是什么工艺呢,锻造后应该冷却到室温,然后再谈正火、调质之事,不要冷却到400℃或者500℃就马上直接加热进行正火,这样的工艺没有完成锻造过程,就好像一个人还没有学会走路就要练跑步一样,不踏实啊。

签到天数: 6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0-29 08: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282710696 发表于 2011-9-21 22:21
锻造后一般采用的是堆放正火,其正火效果特差,热不到正火的目的,可以忽略不计

说的对,锻后不从室温重新加热是不能实现正火目的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6-12 1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ZTY5439 发表于 2011-10-29 08:21
说的对,锻后不从室温重新加热是不能实现正火目的的。

您好,我对您说的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有点疑问:锻造后空冷的话,冷却到一定温度以下时,如低碳钢锻造后空冷到300度,工件的组织转变基本已经完成,这个时候进正火炉应该也可以啊,这跟将工件从室温直接加热到A3线以上效果应该是一样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6-12 16: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很明白,合格了怎么得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6-12 20: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意思我就没有搞明白,到底是遇到什么问题。你认为什么材料便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6-12 20: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正火是一个完整的工艺,必须按照工艺流程中,想节约成本,但是必须有一个限度,否则会事与愿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7-19 15: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m763092 发表于 2014-6-12 10:28
您好,我对您说的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有点疑问:锻造后空冷的话,冷却到一定温度以下时,如低碳钢锻造后 ...

不一样,锻后冷却到400℃,并没有完成锻后冷却。锻后的组织转变并没有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4-7-19 21: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应该叫锻造余热利用,我们做这方面就是冷却到四五百度后进炉,锻后冷却的程度要视工件大小而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7 09:17 , Processed in 0.0581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