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4126|回复: 0

[求助] 如何理解球墨铸铁“共析温度范围内破碎铁素体与牛眼铁素体相比是一种更稳定的状态”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8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10-24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txljh8 于 2011-10-25 18:27 编辑

出自吴德海《球墨铸铁》P112-113球墨铸铁热处理基础
二)在共析转变温度范围内加热
  在铁素体中形成的奥氏体,具有独特的生长方式,一般情况下,奥氏体首先在共晶团晶界处形成,而不在球状石墨周围形成,随着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数量不断增多,逐渐占据共晶团晶界,然后向共晶团晶粒内生长。奥氏体晶粒一般呈杆状或棱片状,当它们沿着铁素体晶界长入共晶团内部时,便使原来互相衔接成片的铁素体晶粒分割开。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奥氏体数量增加,便形成围绕石墨分布的、有集聚倾向的“破碎铁素体”组织,在形成此种组织的温度进行长时间保温,分散的铁素体不会集聚成为大块牛眼铁素体。而牛眼铁素体组织在此温度保温时,会迅速转变为破碎状。所以,在这种温度时,破碎铁素体与牛眼铁素体相比,是一种更为稳定的状态。
  在这种部分奥氏体处理的球墨铸铁组织中,一般情况是,共晶团晶界处铁素体量少,而在球状石墨周围铁素体量多。增长保温时间并不能消除铁素体的这种不均匀状态。
   
  我们知道普通球墨铸铁常温下牛眼铁素体居多,也就是说常温下牛眼铁素体是一种更为稳定的状态,那么在共析转变温度范围内究竟是哪一种铁素体状态更为稳定呢?
   第1段。。。[b]所以在这种温度时,破碎铁素体与牛眼铁素体相比,是一种更为稳定的状态。[/b]
奥氏体首先在共晶团晶界处(由珠光体或极少量破碎铁素体)形成,而不在球状石墨周围(由牛眼状铁素体)形成。当它们沿着铁素体晶界长入共晶团内部(石墨球为核心)。。。。
    第2段.共晶团晶界处铁素体量少(可理解为主要是破碎状铁素体),而在球状石墨周围铁素体多(可理解为主要是牛眼状铁素体),增长保温时间并不能消除铁素体分布的这种不均匀状态。
  怎么觉得前后两段话不统一,这个因为所以感到难以理解?
    所以,在这种温度时,破碎铁素体与牛眼铁素体相比,是一种更为稳定的状态。个人觉得最后似为画蛇添足之句.
个人认为:在共析转变温度范围内破碎铁素体是该温度下铁素体的一般形态,(牛眼状铁素体)圆球状这种铁素体特殊形态很难独善其身。
这还可以用正在融化的冰水混合物中大冰块会融化为小冰块,破碎小冰块却不会聚集成大冰块更不会聚集成圆球状等特殊形态的大冰块来比喻,能说小冰块与大冰块想比,是一种更为稳定的状态吗?


原文解释:在共析转变温度范围内形成破碎铁素体的这种现象,和球墨铸铁一次结晶组织中Si、Mn、P等元素的偏析及碳的扩散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共晶团晶界的硅量偏低,Mn、P量偏高,在共晶团中心部位靠近球状石墨处则相反,硅量偏高,Mn、P量偏低。因此,共晶团晶界的临界温度偏低,内部则偏高。这样,在加热过程中,共晶团晶界的铁素体首先达到共析转变温度,因而,奥氏体就从晶界处开始形成。另一方面,铁素体转变成奥氏体时所需要补充的碳来自石墨,因而,碳从石墨向奥氏体晶粒的扩散是奥氏体继续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而碳的扩散沿着铁素体晶界进行较为容易,所以,奥氏体的生长就首先沿着铁素体晶界向石墨的方向发展。当大量奥氏体晶粒形成后,单靠沿铁素体晶界扩散过来的碳,已不能满足奥氏体生长的需要,这时,奥氏体得到从铁素体晶粒内部扩散过来的碳的补充,便以杆状或棱片状长入铁素体晶粒内部,造成破碎铁素体组织的特征。
  由于元素的偏析所造成的共晶团内部临界温度偏高的现象,不但影响了奥氏体的生长特点,同时,还使在同样的加热温度时,共晶团内部向奥氏体转变的完全程度落后于共晶团晶界处的转变,即共晶团内部靠近球状石墨处有较多的平衡的铁素体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9-27 22:15 , Processed in 0.0604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