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6684|回复: 20

[讨论] 拉伸曲线的起点不在纵轴0点,请问强度会如何变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3-26 2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在测量抗拉强度时,当拉伸曲线的原点在坐标0点时,如下图,那么从曲线来判定,可以说屈服强度为350MPa, 拉伸强度为500MP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签到天数: 74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3-28 15: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官焕军 于 2015-3-28 16:02 编辑

抗拉强度( 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σ=Fb/So(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屈服强度:指材料在出现屈服现象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σ=F/S,其中σ为屈服强度,单位为“帕”,对塑性材料来讲F为材料屈服时所受的最小的力,单位为“牛”,对脆性材料来讲F为材料发生塑性变形量为原长的0.2%时所受的力,单位还是:“牛”,S为受力材料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
从上图知:拉断前承受的最大应力值和材料变形(0.2%)时应力值不管是不是从0坐标开始都一致,受力材料的横截面积一致,故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不受影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5-10-18 11: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DataField 发表于 2015-3-29 15:57
谢谢如此用心的回复!那工厂会拉出这样的曲线(曲线是直接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的),是其在做拉伸实验时,哪 ...

试样夹持时,夹头对试棒产生拉力,如果预拉力较小,对结果无影响。这种曲线是钳型夹口的典型毛病。现在试验机厂家开发出平推夹头,避免这种现象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21: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当发现拉伸曲线,在纵轴上的起点不是0时,比如是在10KN位置,那么,这个时候,实际的拉伸强度,就不是500MPa了吧,是小于500MPa吗?是的话,会小多少呢,如何计算呢?

同样,屈服也不是350MPa了吧,会小于350MPa吗,小多少,如何计算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5-3-27 09: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DataField 发表于 2015-3-26 21:31
可是,当发现拉伸曲线,在纵轴上的起点不是0时,比如是在10KN位置,那么,这个时候,实际的拉伸强度,就不 ...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不会变。但是Rp0.2会有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2: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leeyoung007 发表于 2015-3-27 09:48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不会变。但是Rp0.2会有影响。

谢谢,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不会变,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5: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官焕军 发表于 2015-3-28 15:57
抗拉强度( 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σ=Fb/So(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 ...

谢谢如此用心的回复!那工厂会拉出这样的曲线(曲线是直接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的),是其在做拉伸实验时,哪个环节没有弄好吧。

我是做SQE的(惭愧啊,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在工厂那里,经常要去他们的实验室看看,工厂这样回复我,要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要不就是在忽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5-15 13: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回复我觉得是误导,首先你得考虑是哪的问题导致的开始点不是从零点。是设备没清零呢?还是加紧造成的?还是其他原因,这样得到的正解也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6-11 15: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DataField 发表于 2015-3-29 15:57
谢谢如此用心的回复!那工厂会拉出这样的曲线(曲线是直接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的),是其在做拉伸实验时,哪 ...

做SQE可以直接问你们的客户  刨根问底的问  这是你们的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8-20 15: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二楼肯定是误导,首先你要弄清楚这个不从零点开始是怎么导致的。我们的试验机由于自身夹头的缘故,夹紧后会产生一个负载荷,夹紧后我们就不清零的。再分析下你这情况吧:第一,如果试样在实验前就加载受力10KN,那么试验结果不用重新计算。第二,如果这10KN是由于试验机自身导致的,如平台自身载重未清零,那么这10KN在计算强度时要减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5-8-21 11: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试样打滑了,请你把钳口的铁屑清理一下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5-8-21 11: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试样打滑了,请你把钳口的铁屑清理一下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5-8-26 16: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试样打滑的话试验力应该是没有增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9-5 11: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现不是零点的情况,是因为在试验没有开始前就有力,而没有清零
如果你是试验完成没有关闭力,就夹上第二根开始试验, 也许曲线都没有出来, 你的试棒已经断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9-10 13: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实验机夹头的力导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9-16 10: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数据的处理应该还是把那部分去掉,它不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而是实验之前产生的误差。我试验一般先夹试样一端,给点力让拉杆脱离原点大约5mm,关油门,再夹持试样另一端,清零。然后开始正式试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5-10-18 11: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再回头 发表于 2015-8-21 11:00
这就是试样打滑了,请你把钳口的铁屑清理一下好吗

不是打滑,是开始力未清零,或夹头拉力一般只有几十或一百多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00: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XUSFCQ 发表于 2015-10-18 11:34
试样夹持时,夹头对试棒产生拉力,如果预拉力较小,对结果无影响。这种曲线是钳型夹口的典型毛病。现在试 ...

谢谢回复!看起来简单的拉力测试,也这么深。哪里有学习的地方啊。真想好好补补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2-4 08: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XUSFCQ 发表于 2015-10-18 11:34
试样夹持时,夹头对试棒产生拉力,如果预拉力较小,对结果无影响。这种曲线是钳型夹口的典型毛病。现在试 ...

点赞,一般的试验机都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2-4 11: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零点不从0点出发,有可能是力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变形的原形.如果是力的原因,测试结果会有影响,如果是变形的原因,结果不受影响,就是曲线不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6 07:25 , Processed in 0.0677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