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4340|回复: 32

[求助] 魏氏组织对材料有什么影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24 09: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有魏氏组织对材料有什么影响? 本帖最后由 wangqinghua196 于 2009-10-24 16:12 编辑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9-24 11: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降低塑性和冲击韧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9-24 13: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氏组织本身对材料性能无直接影响,但是过热的魏氏组织就会使用塑性下降,脆性增加。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6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9-24 13: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速不是最佳,调整冷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24 15: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氏组织是钢的一种过热缺陷组织,它使钢的冲击韧性和塑性显著降低,并提高钢的脆性转折温度,使钢易发生脆性断裂!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9-24 22: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Cr钢在相同奥氏体晶粒度下,具有魏氏组织的试样与无魏氏组织的试样相比,强度极限、屈服极限提高,延伸率有所下降,端面收缩率提高,尤其是冲击韧性值显著提高,特别在低温韧性方面。
这个结论和人们长期认为魏氏组织是一种不良组织的观点不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10-24 15: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霜月老师,以上结论从何而来。并且根据常识“延伸率有所下降,端面收缩率提高”,并不靠谱。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4 16: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氏组织是典型的过热组织,对工件机械性能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一般轻微的影响不大。较重的采用正火消除。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4 20: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魏氏组织对材料有什么影响?

20Cr钢在相同奥氏体晶粒度下,具有魏氏组织的试样与无魏氏组织的试样相比,强度极限、屈服极限提高,延伸率有所下降,端面收缩率提高,尤其是冲击韧性值显著提高,特别在低温韧性方面。
这个结论和人们长期认为魏氏 ...
霜月 发表于 2008-9-24 22:56

我们公司的齿轮材料为20CrMnTiH的,原材料预处理---正火后,金相组织中有魏氏组织,请问是原材料质量问题,还是正火质量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10-24 21: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氏体组织一般是过热和冷却速度不当导致的,冷却速度快会导致魏氏体组织,冷却速度慢也会产生魏氏体组织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10-24 21: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现魏氏体组织会对材料的韧性产生影响,一般可用正火来消除或减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10-24 21: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7# wscn512
这是我在一篇文献中看到的,因见其试验所得结论和大家的观点不同,所以就摘抄在这里了。但这是我去年发的回帖,文献出处一下想不起是那本杂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10: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一篇文章的摘要
      20MnSi钢的魏氏组织(摘要)
                                     (中南林学院机械系  钟俐萍)
     本文研究了20MnSi钢中魏氏组织(W)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组织的形成与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及碳含量有关。W组织对力学性能没有不良影响,还会使冲击韧度稍有提高。
     20MnSi钢Ac3为845℃,875℃加热后缓冷时,组织为均匀细密的(P+F)。加热温度升至950℃时,晶粒度为6+5级,开始产生W组织,随加热温度升高W级别升高。
     实验结果表明:20MnSi试样加热温度升至950℃以上,在保温30min后随炉冷却的条件下,晶粒度为5级时,便有W形成。随着温度的升高,晶粒度粗大,W级别增高。当冷速稍快时,在较低的加热温度奥氏体化也会形成W组织。20MmSi小试样经875℃加热保温30min后,吹风冷却,组织为大量的W和少量粒状贝氏体及上贝氏体,且晶粒很细小,约为8级。这说明W并非过热组织。
     在晶粒粗大时,出现W组织的含碳量范围较广,而且含碳0.2%的亚共析钢在中等冷速下,W组织铁素体量(F)最多。当晶粒度中等时,只有当含碳量在狭窄的范围里,并当冷速稍快时(>140°C/S),才会形成W组织。
结论:
     (1)20MnSi钢高于950℃的温度A化并缓冷后,晶粒粗化至5级时,开始形成W组织;
     (2)在较低温度(875℃即Ac3+30℃)奥氏体化从中等速度冷却(风冷)后,晶粒度为8级时,也易形成W组织;
     (3)碳含量为0.2%的20MnSi钢最易形成W组织。
     (4)成分一定时,W组织对强度没有什么影响,对韧性没有消极影响,反使冲击值稍有提高。影响20MnSi钢塑性和韧性的因素是粗晶、粒状贝氏体、上贝氏体,不是W。
    (5)在20MnSi钢中,W组织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较低温度加热即会形成。
     所以完全可按治标规定在≥1250℃加热轧制,但需控制钢中C、Si、Mn含量及冷速,以尽量避免贝氏体的出现。
                                                                                  —摘自《金属热处理》(1997,NO.6)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WJFU66 + 10 感谢上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14: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是一种有害的组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10-25 19: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魏氏组织是一种有害的一种组织比较片面,其实少量,轻微的魏氏组织对性能基本没有害处,有时从别的方面可能还有好处。魏氏组织的产生与化学成分,过冷奥氏体的大小、冷速都有很大的关系,把魏氏组织直接认为是过热组织也比较片面。魏氏组织恶化韧性主要是粗大以及方向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22: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氏组织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6 08: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16#楼(宇宙333):
     我来告诉你魏氏组织的形成机理:
     (1)亚(过)共析钢在锻造、轧制、热处理时,如果加热温度过高,形成了粗晶奥氏体,同时冷却速度又较快,这时,除了使铁素体(F)或渗碳体(Fe3C)除沿晶界析出外,还有一部分铁素体(渗碳体)从晶界伸向晶粒内部,或在晶粒内部独自呈针、片状析出,所以,工业上将具有片(针)状铁素体或渗碳体加珠光体组织的组织形态称为魏氏组织。前者称为铁素体魏氏组织,后者则称为渗碳体魏氏组织。国外为纪念它的发现者Widmanstatten而命名。
     魏氏组织是沿原奥氏体特定晶面形成的具有几何学特征的冷却转变组织,经抛光和硝酸酒精腐蚀后,可在显微组织中看到白色的铁素体和黑色的珠光体,铁素体呈针状,具有该组织的钢材性脆而韧性极低。魏氏组织与母相之间保持严格的晶体学关系,并在试样磨面上呈现浮凸。
     魏氏组织是一种过热缺陷,由于其粗大的铁素体或渗碳体对基体的分割作用,它使钢强度降低而脆性上升,故比较重要的零件,一般不允许魏氏组织存在。经过铸造、锻轧、焊接的中、低碳钢,晶粒往往粗大,空冷时最易出现魏氏组织,缓冷时则不易形成。钢中一旦出现魏氏组织,一般可通过退火或正火加以消除。
     (2)在其它合金系中,如亚共析铝青铜中白亮而粗大的针状α相也具有魏氏组织形态,细的黑白交替的组织则为(α+γ2)的共析体。
     一般认为,在多数情况下,魏氏组织是有害的缺陷组织。但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根据天山雪莲(13#帖)提供的资料可见一斑。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WJFU66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6 09: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真是有知识, 锻造时停锻温度过高也易产生魏氏组织..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10-26 1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氏组织的形成机理现在处于争辩中,扩散学派认为是按台阶长大方式,而切变学派认为是切变方式。2个学派都无法用足够的理由说服对方。不过我以为我们能从能量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冷速的加快,相变温度的降低,C的扩散降低,铁素体就会选择界面能小、应变能小的方式进行,也就是从针状的生长。粗大的原始奥氏体晶粒更有利用针状的生长方式,合适的化学成分能使魏氏组织的形成温度范围加宽。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6 收起 理由
WJFU66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4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9-10-26 12: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说一说我碰到的一个实例:42CrMo钢内齿圈,调质后氮碳共渗处理。有一次在运输途中,在高速公路上滚下几只内齿圈,发现有一只开裂。经过金相分析,有魏氏体样组织。锻造后没有正火就调质,后改为锻造后正火再调质,而后氮碳共渗处理,无法重现上次开裂现象。我认为,对于结构钢来说,锻造后出现的魏氏体样组织,对机械性能不利,应该避免。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WJFU66 + 8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20 05:28 , Processed in 0.06779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