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8641|回复: 21

[求助] 一个热处理新人关于渗碳淬火的困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5 14: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前两天第一次发帖,不知道为什么打了一大段结果发出来啥也没有,搞得我有些小郁闷,今天有点时间上网,在此重新向各位前辈及同仁请教一二!
这段时间在生产中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公司有一个同步器齿环零件,技术要求渗层0.3~0.6mm,淬火后表面硬度58~63 HRC,所用材料为20CrMnTiH,前几天有一炉产品渗层在0.35左右,可是同一炉的产品有的淬火后硬度在60~61,有的只有52~56,我们淬火时是一个一个零件单独淬火的,应该每个零件都是淬透的。还有就是同一个零件上的不同部位的硬度值差别也较大,有的地方58,59,有的地方只有52,53,这个也差的太远了啊,让我很困惑。我们渗碳用的是易普森多用炉,渗碳质量应该还可以。我们淬火温度850,860都试了,感觉没多大区别。     另外,渗碳层深对表面硬度影响有多大呢,个人认为渗层超过0.4后对表面硬度应该影响不大了吧?我们有其他同类型产品渗层要求0.26~0.5的,渗碳后渗层在0.3左右,但淬火后硬度都能达到技术要求,而且没有出现软点。只不过这种产品的壁厚比出问题的产品要薄。出问题的产品壁厚在1厘米多一点,但淬火时间较其他产品更长,应该是淬透了的。  哎,困惑啊,诚望各位专家前辈,业界同仁指点迷津!!!
[/font

签到天数: 112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11-5 14: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普森多用炉是如何做到一个一个零件单独淬火的?请楼主告之。
“渗碳后渗层在0.3mm左右,但淬火后硬度都能达到技术要求”的淬火方式?
表面硬度是用洛氏硬度计还是用纤维硬度计打的?

签到天数: 13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1-5 14: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表面洛氏或维氏检测硬度

签到天数: 16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1-5 15: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一个的淬火?难道是和高频处理那样子吗?
清洗方面,还有装炉方式可以是考虑的方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5: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东北人 发表于 2011-11-5 14:20
易普森多用炉是如何做到一个一个零件单独淬火的?请楼主告之。
“渗碳后渗层在0.3mm左右,但淬火后硬度都能 ...

呵呵,为了保证淬火质量,我们是渗碳后在炉子里风冷,然后拉出来清洗,清洗后在转底炉中加热,然后把零件一个一个的拿来淬火哈。淬火有专门的淬火线,公司所有的零件淬火都用的是相同的淬火线,淬火工艺都一样,只不过淬火时间和在炉时间有点差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5: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xiulirong 发表于 2011-11-5 14:40
用表面洛氏或维氏检测硬度

测表面硬度用的是洛氏硬度哈,HRC。测有效硬化层深度用的是维氏硬度

签到天数: 13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1-5 18: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渗层太浅,用150Kg的力太大,有可能穿透硬化层,所以测不准。用表面洛氏15kg、30Kg或维氏硬度测表面硬度再转换成HRC,看看硬度是否合格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6 收起 理由
周建国 + 6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5 19: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给你两点建议:(1)检测时(主要是在加载时)看产品是否动?如果动了试验结果无效。
(2)取硬度合格和不合格的位置进行金相检验和表面显微维氏硬度检验,对比检验有利于问题的发现,并可以判断洛氏硬度结果的真实性。

签到天数: 93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1-5 23: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渗碳时,如果渗层厚度小于0.4mm,用HRC打硬度可能会击穿渗层,造成表面硬度不准确。像你们这种零件,要求渗层为0.3-0.6mm。当渗碳层厚度接近下限时,使用HRC测量表面硬度可能不准确,尤其在渗碳层不太均匀时,就会出现你所描述的情况。用显微硬度计测量还是可以的。所以,我建议你们向客户申请一下,把表面硬度HRC58-63改换成相当大小的维氏硬度。这样的话,当你们的渗层较浅时,还可以保证表面硬度的合格。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11-6 23: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检测

签到天数: 2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1-7 13: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你们是用的压淬工艺,由于你的这个件壁很薄,工件移动速度可能是个关键问题。尽管你已经把零件加热到奥氏体区,但淬火时把零件移到压机需要时间,这个是手动的还是自动的?是不是每个零件从转炉内取出直到喷油冷却开始这个过程的时间都一致?如果零件转移速度太慢,淬火前温度低了,会有铁素体先析出,从而影响最终表面硬度,这种情况往往硬化层深反而是合格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10 感谢关注,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7 13: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告诉你,
    根据《钢铁热处理零件硬度测试通则》(JB/T6050—2006)之“附录C 硬度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及《齿轮气体渗碳热处理及其质量控制》(JB/T7516—1994)第8条第8.1.1.1款之规定,对于浅层渗碳或有效硬化层较浅(≤0.80mm)的表面硬化零件,其表面硬度应采用表面洛氏HRA、HRN30及HRN45标度等试验力检测。
    根据我们多年来的检测经验,对于渗碳淬火产品,当其渗碳层/有效硬化层深度低于0.50mm时,直接用洛氏HRC检测表面硬度是达不到58HRC以上的。
    结合我司多年来为国内多家摩托车企业及布雷维尼公司加工的浅渗碳产品的测试验收,凡有效硬化层深度(CHD)在0.30~0.80mm范围时,其表面硬度均以80±3HRA作为验收标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周建国 + 8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7 22: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 渗碳淬火的零件较薄时,建议用显微维氏硬度。淬火时控制零件的移动速度,保持均匀性,硬度的散差就不会太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3: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er2011 发表于 2011-11-7 22:36
对于 渗碳淬火的零件较薄时,建议用显微维氏硬度。淬火时控制零件的移动速度,保持均匀性,硬度的散差就不会 ...

我们是环形零件,淬火时将零件放在一个平台上,然后将平台整体下沉到油池,所以整个零件的各个部位的淬火条件是一样的

签到天数: 4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11-8 13: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表面硬度用的是洛氏硬度哈,HRC。测有效硬化层深度用的是维氏硬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1: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01 发表于 2011-11-7 13:05
看起来你们是用的压淬工艺,由于你的这个件壁很薄,工件移动速度可能是个关键问题。尽管你已经把零件加热到 ...

您好,感谢您的参与。每个零件出炉后到淬火的时间有一点差别,因为我们每台淬火设备有三个工位,但三个零件是同时从炉内自动拉出来的,所以会依次淬三个零件,但这个过程很短,因为淬火机就在转炉的旁边,淬三个零件总共用时会在20秒以内。通过做金相分析,零件的内部组织都是淬透的。

签到天数: 2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1-9 08: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aron01 于 2011-11-9 08:40 编辑

内部当然能淬透,表面比内部冷得快多了,你检查表面有没有屈氏体组织,如果你的硬度是在50HRC左右的话,很大可能是因为表面在喷油前已经冷到相变温度以下,部分析出了屈氏体组织。
除非你硬度打错,否则的话,组织决定硬度是没错的。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11-9 1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时碳势是多少,工件表面是否脱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0: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01 发表于 2011-11-9 08:36
内部当然能淬透,表面比内部冷得快多了,你检查表面有没有屈氏体组织,如果你的硬度是在50HRC左右的话,很大 ...

淬火时我们会观察零件的颜色,温度低了的要回炉重新加热。金相分析的结果是表面是隐晶马氏体,我们打出来的不合格硬度在52~56HRC。您的观点很好,最表面的温度肯定比心部低,但是,其一,从出炉到淬火时间间隔很小,且炉内设定温度比实际要求略高;其二,心部温度高,那么心部的温度当然会向表面传递,那么表面的温度下降不会太严重。我们不是喷油淬火,而是将零件放入油池中淬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0: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建波 发表于 2011-11-9 10:56
淬火时碳势是多少,工件表面是否脱碳。

我们零件壁厚比较薄,在炉时间也就二十多分钟,设定碳势0.8,脱碳的可能性很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9 03:41 , Processed in 0.1144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