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lmx_1018

[求助] 正火细化晶粒?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0 15: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ZX771哥哥好。

     李炯辉先生的话:“严重过热的锻件,经正火处理后,基体发生重结晶,冷却时获得细小的晶粒…”!很好理解。
     
   针对你164楼的发言,我在166楼有一个回复,在178楼又提出了几个问题,这与讨论本主题是有关系的,希望你能够正面回答我的这些提问。
    我之前的某些问题你也没有明确的答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0 19: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01 发表于 2011-12-10 00:09
再重复一遍李炯辉先生的话:“严重过热的锻件,经正火处理后,基体发生重结晶,冷却时获得细小的晶粒…” ...

    李炯辉先生的话:“严重过热的锻件,经正火处理后,基体发生重结晶,冷却时获得细小的晶粒…”这句话谁都看得懂,不需要做什么批注,所谓强调什么不强调什么,画蛇添足都现得那么不伦不类。
   我在180楼、194楼贴了两次的这张正火组织图片,要求你把你所认为的奥氏体晶粒指画出来,在你自己都根本办不到的情况下,还在此嚷嚷正火组织的奥氏体晶粒度。不妨再来一次看个清楚:

奥氏体晶粒度在哪里?图上评8级是按那个你自己都不见画不出的奥氏体晶粒评出来的?
    你这里大谈正火与晶粒度问题,平日里是否在使用GBT13320-2007 《钢质模锻件  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其中的中碳钢最佳正火组织是这样的,不妨见识一下学着点:

上图是不显现高温期奥氏体晶粒的任何痕迹的,这才是正火组织目标状态。你要的能显现奥氏体晶粒度的也有:

在显现了高温期奥氏体晶粒界限的地方是组织最差的部位。
   你要谨记自己的身份,自己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看着学。我记得你曾经教授他人在正常的正火组织中,直接腐蚀去测量什么奥氏体晶粒度,明白的知道这是一个笑话,遇到不明白的岂不被害死?这分明是拿煮熟的种子让人播种嘛!
非要追溯正火组织奥氏体晶粒度的话,方法还是有的:
  准备一个与产品同牌号(最好还同批次)的试块,与工件一同加热保温。出炉时试块淬火、工件正火,在试块上测量工件奥氏体化时期晶粒度,这样试块显现的是奥氏体实际晶粒度,这个奥氏体实际晶粒度大小可以用来评价加热工艺仅对产品加的热阶段负责。正火完结工件上是没有奥氏体晶粒度的。正火的最终组织是加热阶段与冷却阶段,两者影响下的最后结果。评价相的组成及晶粒度都是常温状态的,这个结果会影响到工件使用性能,以及下一次高温期再奥氏体化的晶粒度。如果还需热处理那么再来一次,如果工件属于现状态下服役使用不再有奥氏体化过程,那就无需取样加热做奥氏体晶粒度实验了。
    够明白了,再不明白只是你自己的事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签到天数: 2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2-10 20: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aron01 于 2011-12-10 20:56 编辑

你自己再看看我197楼的回帖,我有说过正火组织一定有网状组织析出吗?相反倒是你在196贴里的话让人匪夷所思,你居然把析出网状组织认为是在生产废品,高!实在是高!那么请问你敢说你自己没有生产过这样的废品吗?
前前后后,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你犯了多少错误?先是把珠光体当晶粒,发明了所谓的珠光体晶粒度!
随后又认为奥氏体晶界是不存在的东西!既无视高温显微镜这样的检测设备的存在,也无视室温下保留下来的网状铁素体和碳化物!
现在又要打倒正火组织中的网状组织!高呼凡是出网状组织的都是在生产废品,都是伪专家!
这就是像你这样有身份的人干的事情!
对你不利的事物,你一律视而不见,你不想听的话,一律听而不闻!书上说的,你自己理解几分钟后就贴出来当证据,别人的理解都是错的,我邹先生的理解永远正确,解释权归我!你应该去做法官,做热处理实在是可惜了!今天说珠光体是晶粒,明天又说不是,今天说不可以按珠光体团大小来评晶粒度,明天又说可以了,不知道你后天会怎么样?
你知道吗?正是你心里的那身份二字害了你!

到现在我都在等你对正火组织如何评晶粒度拿一个观点出来,我想很多关心这个话题的坛友都和我一样在等,哪怕在我已经把我的观点拿出来晒给大家之后,你还是无法正面回答这一问题,这就是邹先生的态度,一个自认为很有身份的人的辩论方式!你敢和我一样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晒出来让所有坛友来评价吗?你不敢,因为实在是无法自圆其说,这是个死穴,凡是认为冷速影响晶粒度的朋友,都无法正面面对这个问题!

签到天数: 2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2-10 21: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aron01 于 2011-12-10 21:05 编辑

既然正火后得到的珠光体团大小,不能用来评价晶粒度,(谁对这个观点有异议,请马上指出)
那么请问正火冷速是如何影响晶粒度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0 21: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01 发表于 2011-12-10 20:42
你自己再看看我197楼的回帖,我有说过正火组织一定有网状组织析出吗?相反倒是你在196贴里的话让人匪夷所思 ...

对正火组织如何评晶粒度的观点已经述说得还不够清楚?还需要等等什么?图文并举早贴在那呢!你不愿看还是不敢看还是真的看不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1 10: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搬运工 于 2011-12-11 11:02 编辑

邹哥好。


一。邹工今天还依然坚持“细化晶粒,正火最好,退火次之,淬火则不能”这样的一个观点吗???
二。邹工今天还依然坚持“奥氏体晶粒度等于马氏体晶粒度”这样的一个观点吗???
    顺便指出一下:每一个马氏体片,每一个马氏体板条 都 是一个单晶体,我想这么基础的东西邹工不应该不知道的,而事实上邹工之前确实是不知道,所以才会有“奥氏体晶粒度等于马氏体晶粒度”这样的一些缪论。
三。邹工今天还依然坚持164楼图中的晶粒度5-7极是指“铁素体晶粒度5-7极”这样的一个观点吗???
    你应该有必要问问你身边的同事的。对你来说这并不困难。
四。邹工今天还依然坚持相信你向论坛会员推荐的 网上正热卖着的 所谓“GB6394-2002 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法”是 真实存在的 国家 标准 吗???
你是否还会继续向别人推荐“GB6394-2002 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法”这个所谓的 国家标准 呢???
   
  在有关细化晶粒问题的讨论中,邹工回避了会员的N个提问,光是我的提问,你回避的就远远不止 10个。
  既然是讨论问题,就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回避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1 18: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X771 于 2011-12-11 18:21 编辑
搬运工 发表于 2011-12-11 10:58
邹哥好。


    “细化晶粒,正火最好,退火次之,淬火则不能”这是我说过的话,一点也没有错。你的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把他人的话断章取意,试图借此把人推入一种不利位置,而后可以怎么怎么了。
“细化晶粒,正火最好,退火次之,淬火则不能”此话是在讨论冷却方式对细化晶粒的影响的一个帖子上,我的发言。把这句话从那个环境里取出来,放到其它帖子的话,应当加以注明,否则属于恶意引用。从讨论冷却细化晶粒的帖子里提取这句话的时候,应该加上与该贴讨论问题相关的前提,任何事情任何话语都离不开“前提”二字。你要引用就必须完整引用,不是我在那个帖子里的话说错了,是你的习惯不好。这样对待争论对手是不厚道的,你的习惯错了。
    你提的所谓N个问题与这个问题一样无聊,没有太多值得回答地方。楼主的提问不会涉及到你的N个问题,解决了就休息。我很忙没有太多的闲功夫奉陪,包括我那几个同事也和我一样忙着,对你那些所谓的问题只感到好笑而已没有太多兴趣,我不会为了你总去打扰别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1 19: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204楼的问题
“邹工今天还依然坚持164楼图中的晶粒度5-7极是指“铁素体晶粒度5-7极”这样的一个观点吗???”
   
  仅只需邹哥回答“是”与“否”即可,你以“我很忙没有太多的闲功夫奉陪”为借口来回避,这不是在讨论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1 19: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ZX771 发表于 2011-12-11 18:20
“细化晶粒,正火最好,退火次之,淬火则不能”这是我说过的话,一点也没有错。你的一个很不好的习 ...

邹哥好。

  一。你先看看你之前在另一个帖子中的三个楼层中的发言:
1。" 就一般材料在常温不存在奥氏体,高温下的奥氏体状态不可能在高温下去观察看到,..."
2。“高温下的奥氏体状态不可能在高温下去观察看到”这句话错了?难道 你本事把金相检测器材放到炉子里观察高温组织。当然是通过刻意方法把高温奥氏体晶粒边界设法保留下来,在常温下无奥氏体状态下观察原奥氏体的痕迹....."
3。"我认为“高温下的奥氏体状态不可能在高温下去观察看到”,看来你不像我们是在常温条件下去观察得到组织推测验证材料高温组织,而是另有妙招。介绍你是如何在高温环境下观察高温奥氏体组织的,到底是通过哪些途径办到的?好让大家长长见识,也顺便洗清你在此问题上忽悠灌水之嫌疑。
“钢在加热后的冷却条件并不改变奥氏体晶粒大小。”这段文字无论是出现在哪册教科书还是杜撰的,我的理解是:啥也没说到,很不值得一提。 "

。。。。。。。。。。。。。。。。。。
  
   我给过你几个“高温金相显微镜”的链接的。
   
  你再看看你在本主题帖61楼,75楼,77楼,95楼的发言:
61楼:
    “你太费事了,扯了这么一大堆废话没有一点实在的东西;“钢在加热后的冷却条件并不改变奥氏体晶粒大小。”出自哪部教科书?怎么老感觉牛头不对马嘴,查了好几本楞是找不到!”

75楼{略。。。,}
77楼{略,。。。}
95楼{。。。。。}
。。。。。。。。。。。。。

     你自己感觉不到,你有太多不清楚的地方。
   
   讨论是一种学习,交流的方式,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语气刻薄,生硬等等,我也不认为自己的观点全部正确,否则成圣人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1 19: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ZX771 发表于 2011-12-11 18:20
“细化晶粒,正火最好,退火次之,淬火则不能”这是我说过的话,一点也没有错。你的一个很不好的习 ...

你看看你在http://www.rclbbs.com/forum.php? ... p;extra=&page=2
中29楼的发言,我有断章取义吗?

以上讨论煞是热烈,引经据典连篇累牍目不暇接。生出许多枝节,一些变得有点陌生的名词又被重新拾起。在此搞纯理论研究的朋友少做工艺的多,觉得站在工艺层面讨论比较容易理解问题。我们平常接触的金相试样观察:珠光体、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等等无一不是以晶粒形式存在,都是有着晶粒边界的。其中贝氏体、马氏体晶粒大小是直接从奥氏体晶格以无扩散形式切变而来,此时马氏体晶粒大小就是本次奥氏体化时刻晶粒大小,如果原奥氏体发生形核长大得到珠光体与铁素体,那么原奥氏体晶粒不复存在,被新晶粒界线重划分了。此时珠光体与铁素体都有着各自晶粒边界,晶粒大小可以用晶粒度衡量的(事实上大家都在这么做),如果这时实施加热奥氏体化评定奥氏体晶粒度,所得到的不是原来的奥氏体晶粒,而是现存组织正常情况所能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大小。
    奥氏体经适当冷却速度可以改变原晶粒大小,正火作用最好,退火次之,淬火不能改变。作为热处理工作者成天在“四把火”里钻居然不知道自己所做目的是什么,想来颇感遗憾。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1 20: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工 发表于 2011-12-11 19:40
你看看你在http://www.rcl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188&extra=&page=2
中29楼的发言,我 ...

  我的原话“奥氏体经适当冷却速度可以改变原晶粒大小,正火作用最好,退火次之,淬火不能改变”,这里的正火作用最好,退火次之,淬火不能改变均指冷却速度:以正火方式冷却、以退火方式冷却、以淬火方式冷却。你的引用是这样:“细化晶粒,正火最好,退火次之,淬火则不能”。这个没有前提的引用不是我要表达的意思,属恶意性摘引,我不予认可。感觉同你这种对手讨论问题不仅没有趣味还不安全,最为普通会员没有那种一定要理会的义务,拜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2 2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ZX771 发表于 2011-12-11 20:05
我的原话“奥氏体经适当冷却速度可以改变原晶粒大小,正火作用最好,退火次之,淬火不能改变”,这里的 ...

邹哥好。
    你的“奥氏体经适当冷却速度可以改变原晶粒大小,正火作用最好,退火次之,淬火不能改变”不能成立,理由是:1。这与“钢在加热后的冷却条件并不改变奥氏体晶粒大小”不符。
            2。即使是按照你的理解{其实是错误的理解},就更不能成立了。因为淬火处理一个奥氏体晶粒内所形成的马氏体晶体的数量远远多于正火处理一个奥氏体晶粒内所形成的珠光体团的数量,也远远多于正火处理一个奥氏体晶粒内所形成的铁素体晶体的数量。
这样的一个概念你应该要也必须要明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2 21: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工 发表于 2011-12-12 20:21
邹哥好。
    你的“奥氏体经适当冷却速度可以改变原晶粒大小,正火作用最好,退火次之,淬火不能改变” ...

   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形成众多的马氏体晶体,不错!是写入了现在的教科书。由此使人认为马氏体转变也在细化晶粒。这个我现在说不上什么,会作为一种动态去加以关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可至今我在面对的具体问题用的还是牛顿定律,爱因斯坦帮不了我。在马氏体的晶粒问题这一小点上我不会去与你论对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2 21: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邹哥好。
难得遇到你这样的对手。
可谓不打不相识。
就如我与杨超版间的争论一样。。
一。冷却过程当中,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形成众多的马氏体单晶体,按照概念,不会因为形成众多的马氏体单晶体而说晶粒细化了。
二。不知你是否认同我的“马氏体晶粒度等于奥氏体晶粒度”是不正确的认识这么一个观点。。。。
     :handshake
方便时再聊。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12-14 09: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01 发表于 2011-12-5 19:29
请问,正火细化的是什么晶粒?宾语的主体是什么?

前辈您好!
我的意思是:正火细化了组织,但是在正火之后,重新奥氏体化的过程中,由于正火组织更加细腻,会影响新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大小,所以准确的说,应该是间接细化了奥氏体的晶粒,既,为奥氏体晶粒细化做了准备。

还请各位高手指点,谢谢!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12-14 10: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茉莉素馨 于 2011-12-14 11:03 编辑
aaron01 发表于 2011-12-6 10:32
按照你的理解,下图中的正火组织晶粒大小怎么评?
以原奥氏体晶界来评?还是按珠光体团大小来评?


前辈您好!

如您图中所示,我认为:
1.图中的晶粒度应该将试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之后(参数应该由评价双方来定),用诸如渗碳法之类的方法,将晶界保留下来,进行检验。

2.原奥因为已经不存在了,只能再重新奥氏体之后,再来评价。

准确来说,应该参照邹工在200楼的回复,工件正火,试件淬火。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12-14 10: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工 发表于 2011-12-7 22:11
一。珠光体组织的机械性能与珠光体团的大小及珠光体组织的片间距有直接关系,与奥氏体实际晶粒度大小关系不 ...

您好!
1.应该与奥氏体晶粒度大小是有关系的,当正火时的奥氏体晶粒越小,所得到的珠光体团也就越小,怎么会没有关系呢

2.邹工发出来的那几幅图中所说的晶粒度,应该是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因为根据图中的晶粒大小,是不能直接测量奥氏体晶粒度的,只有再加热,重新奥氏体化之后。因为重新奥氏体化之后的晶粒大小,是与加热的组织有关系的。

也就是说,为什么正火能细化奥氏体晶粒,因为当正火加大冷却速度之后,珠光体的片间距会变得很小。然后加热再结晶之后,由于新的奥氏体是在珠光体中,铁素体片和碳化物片之间的晶界上形核,如果片间距很小,那么同时形核的奥氏体就会增加,得到的新的奥氏体就会得到细化,当然,除了片间距外,还与加热的速度有关。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12-14 10: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茉莉素馨 于 2011-12-14 10:57 编辑
ZX771 发表于 2011-12-10 19:08
李炯辉先生的话:“严重过热的锻件,经正火处理后,基体发生重结晶,冷却时获得细小的晶粒…”这句话谁 ...


您好!非常感谢邹工分享这么好的材料!

个人觉得,aaron01 搬运工 对您的文字有曲解的意味,您在200楼,说的已经非常详实了。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12-14 10: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01 发表于 2011-12-10 21:04
既然正火后得到的珠光体团大小,不能用来评价晶粒度,(谁对这个观点有异议,请马上指出)
那么请问正火冷 ...

请参见本人 147楼 和 155楼~  谢谢!
详述了正火冷速和细化奥氏体晶粒的关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4 19: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茉莉素馨 发表于 2011-12-14 10:52
请参见本人 147楼 和 155楼~  谢谢!
详述了正火冷速和细化奥氏体晶粒的关系。

复213-217楼。
你好。
一。你在213楼所想表述的“良好的正火组织为下一步的热处理作好了组织准备”,这话道理不错,但不能 用来回答“请问,正火细化的是什么晶粒?宾语的主体是什么”这个问题。
    二。你214楼的“我认为:
    1.图中的晶粒度应该将试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之后(参数应该由评价双方来定),用诸如渗碳法之类的方法,将晶界保留下来,进行检验。
   2.原奥因为已经不存在了,只能再重新奥氏体之后,再来评价。”
   我个人认为这仅只是“你的”“认为”。
三。关于你215楼所说的
“1.应该与奥氏体晶粒度大小是有关系的,当正火时的奥氏体晶粒越小,所得到的珠光体团也就越小,怎么会没有关系呢”,
请在看看我的原话:“珠光体组织的机械性能与珠光体团的大小及珠光体组织的片间距有直接关系,与奥氏体实际晶粒度大小关系不 ...”
关于你215楼所说的:
“ 2.邹工发出来的那几幅图中所说的晶粒度,应该是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因为根据图中的晶粒大小,是不能直接测量奥氏体晶粒度的,只有再加热,重新奥氏体化之后。因为重新奥氏体化之后的晶粒大小,是与加热的组织有关系的。”
我的看法是:这说明你对“晶粒”,“晶粒度”,“奥氏体起始晶粒度”,“奥氏体本质晶粒度”,“奥氏体实际晶粒度”的概念是模糊的,
关于你215楼所说的第三段话:“也就是说,为什么正火能细化奥氏体晶粒,因为当正火加大冷却速度之后,珠光体的片间距会变得很小。然后加热再结晶之后,由于新的奥氏体是在珠光体中,铁素体片和碳化物片之间的晶界上形核,如果片间距很小,那么同时形核的奥氏体就会增加,得到的新的奥氏体就会得到细化,当然,除了片间距外,还与加热的速度有关。”

我想说:
1,你为何要提到“然后加热。。”
我指的是你的“然后加热。。”“然后加热。。”能够改变之前正火处理的结果?或者说因为“然后加热。。”的缘故,之前检测得到的正火处理组织的“奥氏体实际晶粒度”是不准确或不可信的了???
2,这里说“再结晶”是概念错误。

四。你可找本李先生的图谱系统地看看,
你如何理解“严重过热的锻件,经正火处理后,基体发生重结晶,冷却时获得细小的晶粒…”?
再看看我166楼,183楼的提问,你如何回答?
五,你147楼的发言存在概念错误,而155楼虽然出具的资料完全正确,但我认为不对题,同样也是概念问题。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4-5 10:32 , Processed in 0.0662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