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提出的问题是氮化/软氮化产品表面硬度的分散度问题:
过去日本工业标准(JIS B 6915)曾规定气体渗氮的表面硬度偏差为,:同一工件内允许偏差80HV以内,同一批工件内允差为140HV以内。但我国相关标准(GB/T11354—2005)对此项质量特性却未有明确规定。
本人在长期对氮化—氮碳共渗产品的质量检测分析中发现:氮化/软氮化产品的表面硬度分散度(或称之为散差)不仅与工件材质有关、还与氮化/软氮化工艺时间及检测方法有关。例如,在工艺条件和测试方法相同的情况下,铸铁材料的表面硬度分散度远大于钢件的分散度;同一种材料的工件,工艺时间越短,其表面硬度分散度越大,亦即短时氮化比长时氮化分散度大,软氮化比氮化的表面硬度分散度大;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测试表面硬度的试验力越小,表面硬度的分散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