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0-1 02: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leomet 发表于 2014-9-24 11:03
FCC or BCC, 析出位置 第一優先就是晶界. 析出後留下的空白區 就是PFZ
Am I right? Or am I wron ...
您举的例子是奥氏体不锈钢的敏化过程,不适合用在马氏体不锈钢上。马氏体不锈钢根本没有孪晶,所以不可能有孪晶界析出的碳化物。再说M23C6一般都是在奥氏体不锈钢里的才那么大的。在马氏体不锈钢里,M7C3才是块状的碳化物,M23C6是椭圆状的白色微小颗粒,均匀散布在matrix里面在1000倍下才勉强看得见。
见我的图,T-420 MOD, 0.44%C,0.57%Mn,0.32%Si, 13.77%Cr, 0.023%V, 腐蚀剂是Beraha's Sulfamic Acid No. 4,
在奥氏体不锈钢敏化上,我只听说过用chromium depleted layer, 从来没有看见用PFZ来描述这个现象的。可能是长久以来习惯了的叫法。晶界周围缺的是固熔状态的Cr,而固熔的Cr不是析出物(precipitate)。
在你这个失效分析上,光围着晶粒度死磕不能解决问题,孪晶碳化物更不能说明什么(毕竟没有或者少的不足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要在低倍裂源上下功夫找问题,然后根据需要做金相,电镜等观察。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