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lmdrcl

[求助] 热处理后内径缩小20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5 07: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我也遇到这类问题,公司损失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9-15 11: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缩小”和“胀大”的定义。在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内径的缩小表明整个工件体积的变大,符合淬火体积变大的规律;如果是外径也缩小,且缩小比例比内径缩小的还多,则说明这个工件确实是缩小了,这就与淬火的体积变化规律产生了矛盾。楼主可以实际测量一下,待确定了方向再研究此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1 22: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的情况:VKH2315/02第一次淬火就出现滚道余量因内缩而减少20丝,内径缩小20多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2 09: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环套类零件来说:淬透的零件倾向于整个环涨大(内径外径均涨大);未淬透的零件则可能出现内径缩小的情况。你可查一下零件的淬透情况,特别是内孔附近的淬火冷却及组织转变,也许就会发现问题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9-22 18: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22楼专家的说法,你测得的内径比车加工时量的尺寸小了,不能说明你的工件是缩小了,因为内径测量和外径相反,你可以好好的考虑下是不是这个原因,你仔细看下百分表上表盘上读数,应该有个黑色的读数和一个红色的读数,两个正好是对应的!一般黑的的读数是量外径用的,红色的是量内径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0: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的专家给予一一讲解,我们这个产品从关注到现在已经有2年左右的时间,发现热处理变性规律是:
1.套圈热处理后外径尺寸在原有的基础上缩小,余量变大。
内径尺寸在原来的基础上也是变小,余量变大。
高度在原来的基础上是长大的,余量也是变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10-11 12: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淬火温度不同、冷却不同,会发生内孔胀大或缩小,我们再进行螺纹环规热处理时出现过该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10-11 12: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的形状,内孔和外圆都是有涨大的趋势,
之前的都是正常变形,这次的反常现象除了要从热处理考虑外,是不是也应该考虑热处理前的尺寸本身就有问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2 11: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1.确认一下淬火前的尺寸。
          2.检验原材料。
          3.从新确认一下热处理工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10-12 13: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后的应力表现为两种:一为组织转变应力,一种这热应力。到底是胀大还是缩小取决于两者的叠加。对管状产品当前者表现为主时,产品内孔一般会胀大(薄壁的,材料好的);反之亦反。当然与油品好坏,原材料初始状态也有很大关系。楼主的问题可能与材料或预备热处理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4 12: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材料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10-16 08: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应该明白,体积的胀大不仅仅是表现在外径尺寸的长大,当外径尺寸不变内径尺寸缩小时也是体积长大的一种体现。体积和尺寸不能相提并论,并不是只有尺寸变大才是体积的胀大,尺寸的缩小同样能造成体积的胀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10-16 09: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很简单的一个问题被大家复杂化了,我想楼主想表述的是:工件在经过热处理这道工序后尺寸与处理前出现有变化:有些变化是可以接受的或可以通过后序加工使之达到产品图纸要求,而有些则不能修复或是修复时要花沉重的代价,楼主的问题是如何减少或控制这一形变使整个加工成本降下来。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热处理同仁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我想大家是不是没必要将议题扯得太远??个人拙见,望各位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1 07: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发点行不,我热加工币不够,谢谢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dust -10 恶意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10-21 14: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轴承热处理趋势,变形要求越来越严,车工留量越来越少,恨不得只要上床子光一下就能装才好,不好干了,不比当年了。跑题了,淬火涨缩是要看组织应力占主导地位还是热应力占主导地位,但一般在车工工艺设计上已经考虑了这部分的量,很少因为涨缩量磨不出来的,大部分热处理变形废品是因为椭圆和锥度,另外尺寸大小与涨缩量关系很大的,两米的轴承和20mm是不能比的,另外如果不是你轴承零件很大的话,是不是对差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8 11: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丝和道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0.01mm,只是地域的不同,使用的说法就不同,呵呵
至于你的产品缩了,一是对百分表时有肯能出现误差,或者是标准件的误差等,二是,产品自身真的是缩小了,我们也遇见过这样 ...
天字一号 发表于 2009-9-14 14:32

同意      ,同意!~!¥·¥%…………¥—……—    好象都是这么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20 15:05 , Processed in 0.0562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