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孤鸿踏雪

[讨论] 关于渗氮—氮碳共渗的若干问题讨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6: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我来提一个大家平常都不太经意的问题:
     何为氮化?何为软氮化?渗氮、氮化、软氮化、氮碳共渗这四个称谓有分别吗?又有什么联系?

签到天数: 93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10-22 18: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渗氮是术语,氮化是渗氮的别称,一般指只渗入氮一种组分.
氮碳共渗是术语,软氮化是氮碳共渗的俗称.一般指同时渗入氮和碳两种组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10-23 17: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做到一个技术要求不是什么问题,关键在于,技术要求到了,性能如何才是关键!一个硬度梯度曲线可以反映几个问题,表面硬度降和心部硬度降,内氧化等问题的控制很有学问。组织的合理性等也是个问题。这值得深思。我最近做碳氮共渗,有种热油淬火,不回火,和我们用冷油淬火回火在性能上有什么区别,在组织上有什么区别,还有就是如果回火什么温度回火,多长时间合适,这都是个深思的问题。大家说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10-23 22: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氮化的零件都是国外来的图纸,只有白亮层厚度和表面硬度要求,没有总的氮化层厚度,采用辉光离子氮化和气体软氮化,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表面硬度达到图纸要求,白亮层却浅了甚至没有,各位是如何看待和控制白亮层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32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9-10-23 23: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php?tid=400&highlight=部分内容:化合物层深度的检测准确与否,最重要的是制样保护。应保证在制样过程中,试样不倒角,化合物层不剥落,保持完整的形貌。如果保护不好,可能造成化合物外层剥落,只残留内层一部分化合物,测得的化合物层比实际深度浅,也可能造成合物层全部剥落,看不到化合物层,误以为没有渗层。
顺便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化合物层表面硬度会怎样,能合格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10-23 23: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前,我们自己的氮化零件,没有化合物层,但表面硬度达到图纸要求,按合格处置的,使用中也未出现过质量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4 00: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在做液体氮化的时候表面硬度达到要求,但是渗层达不到要求,深层要达到要求也就有疏松产生了,表面硬度也难达到要求,难道是选择的温度高了?怎么解决呢? 本帖最后由 玉米清阁 于 2009-11-7 19:47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4 11: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碳钢氮化后水冷确实能略微提高硬度,但幅度不大。一般盐浴氮化水冷较多,气体氮化水冷好像不怎么常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7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9-10-24 11: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气体氮化水冷也会考虑颜色问题,一般都是缓冷,如果水冷颜色也不好看,变形可能也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10: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雷锋兄弟:
     盐浴氮化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优点就是渗速快,易行成白层,且表面外观漂亮,经研磨后,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但它的缺点是:渗层深度不可能很深,原因是它的工艺时间不宜太长,时间一长,不仅工件变形大,而且疏松严重;另外,它的工艺温度也不宜太高,高了同样会导致疏松加剧!
    所以盐浴氮化的工艺时间和工艺温度对应于它氮化后的性能要求,均有一个最佳范围,它是不适合用于深层渗氮(必然长时)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8 16: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杨工21帖:
何为氮化?将氮渗入钢件表面层的过程,叫氮化(也称渗氮)。
何为软氮化?在含有活性碳、氮原子的介质(气体或液体)中,于Fe—N共析温度以下(一般在530~570℃范围)进行的以渗氮为主的低温碳氮共渗,称为软氮化,又称活性氮化。碳氮共渗取代了过去的氰化。
22楼朋友对软氮化的解释也是正确的。
不妥之处请杨工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dzkyx1314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10-28 17: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做的是45钢气体软氮化570度5-8h油冷,硬度HV570-650。空冷的话硬度略低,HV500-550。并且客户要求油冷的黑色。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9 08: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孙家见(32#楼)的“硬度570~650HV”使用的试验力(试验载荷)是多少?另外,能否见哈你的工艺(主要是渗剂、氨分解率)?

签到天数: 17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9-10-29 15: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盐浴氮化化合物层达到了,有时渗层达不到,如果有渗层要求比较深的产品,一般的盐浴做不了,渗层达到了,白亮层就深了,表面就容易疏松,表面硬度也就低了,这个盐浴的缺点,但优点好像比缺点更明显。
  对了,各位认为盐浴氮化的氢酸根应该在哪个范围,还有这个范围与硬度的关系,大家讨论下。 本帖最后由 dzkyx1314 于 2009-10-29 16:05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7: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31#楼(超版):
     首先感谢沈版参与这个主帖的讨论!关于这个问题,我先整理上传以下资料,你先看看,我们再进行探讨,当然,也欢迎其它同道加入讨论:
     关于氮化、渗氮、碳氮共渗、氮碳共渗、软氮化的辨析
     1.《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GB/T7232—1999)
     渗氮/氮化(nitriding/nitrogrn case handening):在一定温度下与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的化学热处理;
     碳氮共渗(Carbonitiding):在奥氏体状态下同时将碳、氮渗入工件表层,并以渗碳为主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氮碳共渗/软氮化(nitrocarburizing):工件表面同时渗入氮和碳,并以渗氮为主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在气体介质中进行的称气体氮碳共渗,在盐浴中进行的氮碳共渗称液体氮碳共渗。
     2.雷廷权等.金属热处理工艺方法500种(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渗氮:在含有活性氮的介质中,使工件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渗入氮元素,以提高工件的硬度、耐磨……等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抗磨渗氮,简称渗氮(旧称氮化),渗氮过程在钢的相变温度以下(450~600℃)进行;
     短时渗氮:采用氮基吸热式气氛中加入氨作为气体渗氮介质,在570℃进行1~4h的短时渗氮,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及耐磨性。但是,由于渗氮层较薄,不能承受较重载荷;
     纯氨渗氮:将氨气连续通入500~600℃的渗氮罐中,有一部分在工件即罐壁的触媒作用下分解,,放出活性氮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并渗入内部,形成渗氮层。入炉前,氨气应以硅胶、生石灰或氯化钙进行干燥,使水分小于0.2%.
     纯氨分解介质的活性氮含量高,易行成0.02~0.04mm的脆性层,因而是用于氮化后还要精磨的工件,如机床主轴……
     盐浴渗氮:在盐浴中渗氮的热处理,称为盐浴渗氮;
     低温碳氮共渗/软氮化:低温碳氮共渗(旧称软氮化)是在500~700℃的温度区间对工件表面渗入碳、氮原子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可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介质中进行。渗层与渗氮是相近、而工艺周期较短。低温碳氮共渗渗层深度在0.50mm以下,其中外表面的化合物层为0.01~0.02mm,大部分是Fe3(C,N)及Fe4N,几乎没有脆性的Fe2N,扩散层为Fe4N和α(N)。低温碳氮共渗常用温度低于Fe—N相图中的共析点(590℃)大多为520~570℃。
     3.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 孙珍宝等.合金钢手册(下)(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渗氮/氮化:渗氮也叫氮化。通常指把已调质并加工好的零件放在含氮介质(如氨气或熔融的氰化盐)中,在500~540℃保持适当的时间,使介质分解而生成的新生氮渗入钢件表面层以增加其硬度、耐磨性和抗蚀性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碳氮共渗:在含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氨气的气氛中,在高于Ac1的温度下,把碳和氮同时渗入钢件表面以增加其淬火后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4.樊东黎等.热处理工程师手册(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渗氮(nitriding):在一定温度下,于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碳氮共渗:在奥氏体状态下,同时将碳、氮渗入钢件表面,并以渗碳为主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氮碳共渗:在铁素体状态下,同时将氮、渗碳入钢件表面,并以渗氮为主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5.安正昆.钢铁热处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渗氮/氮化:钢的渗氮也称氮化,是使氮渗入工件表面的化学热处理方法。渗氮可分为强化渗氮和耐蚀渗氮两类;
     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是将碳氮原子同时渗入工件表面的一种化学热处理工艺。最早,碳氮共渗是在含氰根的盐浴中进行的,故此,又称氰化。
     低温氮碳共渗/软氮化:低温氮碳共渗是在Fe—N共析温度以下(如530~570℃)进行的共渗工艺,以渗氮为主,同时渗入少量的碳原子。这种工艺弥补了气体渗氮的不足,因而发展很快。为了和传统的气体渗氮相区别,习惯上称这种工艺为软氮化。其实,低温氮碳共渗处理后的表面硬度,因材料成分而异,其硬度并不低。
     6.第十七届国际热处理会议选集.国外热处理(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
     西德 J.Wunnig.氮化工艺的进展
     长时渗氮:~500℃,>10h的氮化;短时氮化:~570℃,<10h的氮化。
     英国 D.H.Thomas等.低碳钢气体碳氮共渗(软氮化)的疲劳行为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09-10-29 17:51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20 感谢上传!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30 11: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资料介绍,碳氮共渗按共渗温度的不同,一般分为低温(500~600℃)、中温(700~880℃)、高温(900~950℃)三种,其中,低温碳氮共渗即为目前广泛应用的软氮化;中温碳氮共渗,其目的与渗碳相似,主要是提高结构件的表面硬度,它与渗碳相比,具有更好的的耐磨和抗疲劳性能;高温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因此,目前在我国则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软氮化应用的最为广泛。
习惯上所说的碳氮共渗,指的是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对碳氮共渗来说,固体法和液体法已逐渐被淘汰。
我的理解是,氮碳共渗和低温碳氮共渗都是可以称为软氮化的;但是,中温碳氮共渗和高温碳氮共渗是不能称之为软氮化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dzkyx1314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14: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3-6-11 15:48 编辑

回沈版:
     从我35#帖上传的几个文献资料上看,在过去的中外文献上,碳氮共渗和氮碳共渗是不加区分而混为一谈的;按照新近文献(如GB/T7232—1999、热处理工程师手册等相对权威的文献),二者均有明确定义,不是一个概念;按照新近文献的定义,软氮化就是氮碳共渗,氮化就是渗氮,也就是说软氮化不能称为氮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 08: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现有文献的定义上看:“渗氮/氮化”与“氮碳共渗/软氮化”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从工艺时间上看,前者多用于时间大于10h的情况,而后者多用于3~5h的情况;
    2.从渗层深度看,前者的深度也应远大于后者,前者多用于层深大于0.50mm的工件;
    3.从工艺温度看,前者一般多在较低温度(如480~520°C)下进行,而后者多在570°C左右进行;
    4.从使用的渗剂及渗入元素上看,对普通气体氮化而言,前者多采用纯氨施渗,使工件表面渗入单一的氮原子,而后者则使用的渗剂以氨为主添加弱的渗碳剂,渗入元素也是以氮原子为主,同时深入少许碳原子;
    5.从应用范围上看,前者主要用于氮化专用钢(如38CrMoAlA、38CrAlA、38CrWVAl等),而后者广泛用于低碳钢、低碳低合金结构钢、中碳钢、中碳低合金结构钢、高碳钢、工具钢、模具钢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71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9-11-3 07: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盐浴软氮化使用还比较多,搅拌盐有用氨气、氮气、空气的,听人说空气容易造成疏松,可是想来想去,认为空气搅拌盐的流量就不大,空气中的氧会和氰根反应,应该不会造成疏松。各位对这个有研究的讲下。 本帖最后由 dzkyx1314 于 2009-11-4 17:29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50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9-11-3 09: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使用的盐浴需要连续通入压缩空气(干燥而且尽量净化的空气),通气量一般为400~450L/h(以翻腾盐浴为适度)。通空气、通二氧化碳和添加少许硫化钾都可以降低氰根。具体方法已经公开发表,不再赘述。这里补充一点,当向盐浴内通适量NH3时也可以降低CN-量,提高盐浴的活性,使化合物层更致密。这似乎是气体渗氮与液体渗氮的结合。对于一些表面要求高的不锈钢零件,我们采取在密封罐中通氮气快速冷却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顾客的好评和某跨国企业的认可。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20 技术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3 08:21 , Processed in 0.07657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