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9-12 10: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各位说了很多,很有启发。我想说几点我的意见,不一定对,大家一起讨论,增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1、钢的成份和质量肯定是对淬透性影响很大的因素。从LZ的分析可知,此钢中应加入了增加淬透性的元素,是否是B或是其它,加入了多少,LZ在此没有具体数据,我们也不便乱猜。
2、我们在做淬透性分析时,只是根据现有手册上的资料,而手册上仅有水及油二种标准淬火介质的端淬试验。而在现实中可能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淬火介质(否则这些产品就没有市场了),其冷却速度可比上述二种标准材料要快得多,所以手册上的端淬试验资料仅供参考。因此热处理工作者可能用冷速更快的冷却介质,获得更深的淬硬层。
3、就LZ所说的60毫米深处有B组织,没有说明是上B或下B。但我们是否就此可推理在此处在B转变温度区间的冷却速度较慢,原因或是因为零件尺寸过大,或是因为采用了等温冷却方式(许多等温介质在中低温区可能比水或油有更快的冷却速度),或是改变了中低温的冷却速度所致。
4、LZ说到做了金相分析,从金相上应能从表面和心部的组织分析出此件的回火情况。若是等温淬火有可能都不回火,性能也会比较好。
顺便说一下,许多热处理工作者对金相不了解,只能根据金相报告做一个大概的判断。其实我们自己也应多进行一些金相试验,许多时候金相工作者并不了解热处理现场的情况,只有自己进行观察,才能更多地根据金相结果去解释许多表面上看似无法理解的现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