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shaod

[讨论] 忽悠之七—— 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6: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20:07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20: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20:07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22: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20:07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21: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20:07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1: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20:08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3 18: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uu263 发表于 2011-12-2 12:41
材料:45# ,外径22内孔5长度40 ,小管子。 网带炉870度,淬快速淬火油,芯部能淬透吗?

有什么方法可以 ...

我时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45#钢大家用的太熟了,但出的事情出不少。有时只要把45#钢改为40Cr钢就很好地解决。有好多的热处理难题是选材不当引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3 19: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d 发表于 2012-2-4 20:51
客户产品: 冲压模具
材    质:Cr12MoV
外形尺寸:360*250*100mm

    这个尺寸的Cr12MoV模块如果采用低淬低回,则在线切割过程中极易发生炸裂事件,建议采用中淬中回,而且要多次(建议不少于2次)回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5 20: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d 发表于 2012-3-15 20:39
实在是佩服老兄的博大精深

什么样的条件可以把老兄请过来呢?

    王总谬奖了! 只要王总有此心,我想终有一天会奔你而去,不为别的,就为你那70°以上的高烧,就令在下“闻香下马、知味停车”了! 不过目前我还不是离开汇九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20: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20:09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5 20: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2-3-16 09:37 编辑

    莱氏体的形态,一般是点条状奥氏体分布在渗碳体基体上,这种渗碳体又称为共晶渗碳体。为了区别起见,把高温下的莱氏体(奥氏体+二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称为高温莱氏体;而在共析温度以下的莱氏体(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称为低温莱氏体。
    在低温莱氏体中,由于从共晶奥氏体中析出的二次渗碳体往往是依附在共晶渗碳体上成长的,所以在显微组织上很难分辨,仅显示出由点条状的黑色珠光体分布在白色的渗碳体基体上。当冷速较慢时,在共析转变中的奥氏体分解为渗碳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物珠光体时,其中的共析渗碳体也可依附于共晶渗碳体上析出,所以,有时最后得到的莱氏体是在白亮的渗碳体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的铁素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20: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20:09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5 19: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2-3-15 19:31 编辑

    莱氏体  铁碳合金相系中的共晶转变产物(A+Fe3C),原系外来语译名,国外为纪念A.Ledebur而得名。在铁碳合金系中,凡含碳量超过2.11%的铁碳合金(铸铁)在冷却到1148℃时均发生共晶转变,形成莱氏体。
    莱氏体钢  在铸造状态含有莱氏体组织的钢,如高速工具钢及Cr12型高合金工具钢等。这类钢一般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较好的切削性。
    个人浅见,莱氏体作为一种共晶组织,一般只存在于铸件(铸铁或铸钢)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7: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20:09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4 11: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用模具的重复回火
     对实用模具(特别是高合金工具钢)在特定温度下回火时,采用长时间一次回火与适时多次回火,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现以压铸模用钢DKA(约相当于4Cr5MoVSi)为例加以分析。
     图8-7是压铸模用钢DKA的S曲线。现将壁厚为150mm的模具从淬火温度空冷淬火,模具表面的冷却曲线(细实线)从a点、模具心部的冷却曲线(粗实线)从c点分别到达Ms点,如果采用连续冷却,表面从b点到Mf点(约50℃)则马氏体转变结束,应立即装炉回火,这时心部只到达d点(约200℃),马氏体转变约完成80%而残留20%奥氏体,如果心部继续冷却至室温,则表面将有冷裂的危险,所以在进入回火时,表面和心部分别比b点和d点的温度要高。如果在e-f温度回火,从S曲线可了解到:即使经过数十小时,残余奥氏体也不转变,在d点残留的20%的奥氏体,继续保留到f点然后冷却,到达h点后发生马氏体转变,至i点结束,与此相对应,表面部分通过b→e→f→g 成为完全回火组织。
    由此可见,如果只采用这一次回火,模具心部组织显然保留了h→i之间转变的马氏体,这将成为模具早期报废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克服这种缺陷,对高合金模具钢必须进行重复回火,在h→i之间转变的马氏体必须完全回火,重复回火的温度可根据上次回火后的硬度确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4 11: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2-3-14 13:48 编辑

模具钢的回火特性
     能阻止马氏体分解和碳化物微粒粗化的合金元素可使强烈软化的开始温度范围从200~300℃上移到450~500℃,甚至更高。因此,提高钢的热硬性(即热态抗软化能力)是工具钢中添加合金元素的主要目的之一。
     合金工具钢的回火特性
     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其内部组织结构,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和回火时间的延长,将发生一列复杂的变化。模具钢更不例外,且由于其含有一定量的多种合金元素,从而使其在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更加扑朔迷离。为了分析方便,对模具钢的回火也分为四个阶段加以讨论。
     1.第一阶级(200℃以下)
     对模具钢而言,在200℃以下回火,主要是为了消除应力。对碳素工具钢,如前文所述;对合金工具钢,在该温度范围回火,没有合金元素影响。
     2.第二阶段(150~316℃)
     其主要变化为残余奥氏体的分解,但这主要是对高合金工具钢而言的。因为高合金工具钢的Mf点较低,因而其淬火后残留大量的残余奥氏体;而对低合金工具钢,由于残余奥氏体量很小,几乎无显著分解。由于存在250℃左右的脆性区,所以应根据设计要求,在低于或高于250℃进行回火。
     3.第三阶段(250~480℃)
     对低合金工具钢而言,由于Fe3C的析出与聚集,使硬度逐渐降低,而高合金工具钢则由于碳化物中合金元素的固溶,显示了抗软化作用。
     4.第四阶段(480~704℃)
     高合金工具钢在500~550℃范围产生二次硬化作用,从而使韧度有所下降,所以热加工模具钢一般采用比二次硬化温度高20~50℃的温度进行回火,使其硬度及韧度形成合理匹配,从而达到设计要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0 贡献值 +2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20 + 2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1: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20:08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4 10: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d 发表于 2012-3-14 10:29
太精彩了!
谢谢!也就是说放电加工产生的内应力只是局限于这个表层的内应力了?如果这样的话它只是为这 ...

    是的,我也是这样理解的。放电加工为其开裂提供了诱发力(裂纹策源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20:08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4 09: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d 发表于 2012-3-14 09:02
cr12MoV:980度加热,淬火后的硬度如何呢?

    我这儿有一个帖子http://www.rclbbs.com/forum.php? ... 9&fromuid=314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4 09: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d 发表于 2012-3-14 08:58
淬火应力?  主要是组织应力么?这个厚度的Cr12MoV的淬透性在所谓的低淬温度下又是怎样的呢?

线切割应 ...

    像这种材料淬火后产生的淬火应力肯定是组织应力型的,至于线切割产生应力,实际上主要是一种表面拉应力。如果采用低温淬火,要保证模具服役所需的高硬度,则必然采用较低的回火温度。
    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内应力的变化
    回火的目的之一是消除淬火应力。用X射线可以检测钢的内应力在100~150℃回火时变化甚微,至300℃仍残留有较大的内应力,300~450℃回火时,应力急剧减小,高于500~600℃内,应力基本消除。
    淬火时,由于工件的内外温度不一致,钢的组织转变不同步引起的内应力称为第一类内应力(属区域性),在550℃回火时方能完全消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8 06:10 , Processed in 0.0618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