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dhzhou888

[讨论] 质疑刘宗昌的马氏体相变非切边机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4 19: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这样的孜孜不倦究竟尚有多少?
前不久去了一趟书店,翻阅了几本热处理书籍,就一个“淬透性”问题,几本书的作者的观点截然不同。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1-4 20: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g1555 于 2012-11-5 09:11 编辑

周工:太客气了!谢谢!论坛是公众参与的公共平台,学习与应用是绝大多数坛友的宗旨,理论研究不是我辈可望可及的。既然周工开了这个学术类贴,虽理论研究不懂,但能做些丰富论坛之举。如有不妥,还请周工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0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工 发表于 2012-11-4 19:55
这样的孜孜不倦究竟尚有多少?
前不久去了一趟书店,翻阅了几本热处理书籍,就一个“淬透性”问题,几本书 ...

我有同感,这恐怕与社会的浮躁和追求经济效益等有关。所以,读书要读经典,否则就如同上网一样。从这方面来看,戎教授质疑刘教授,对我们读者来说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5 13: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学术讨论 包括论战    什么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我看来不见得不好。在这不谈政治。学术研究
咱不牵涉政治。政治更说不清道不明。学术不是权术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1-5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戎教授说的很有道理,刘宗昌教授喜欢标新立异,岂知马氏体相变,奥氏体转变、贝氏体相变、珠光体相变刘教授都有在没有论据的情况下,草率得出结论的毛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2-11-5 20: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宗昌的可贵之处,令人敬佩之处是对权威不是一味的说是,
且花功夫去研究,可能有自己的理论对马氏体解释,或许有
自己的不少证据,这个太重要了
理论需要反复修正的,才能解释越来越多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6 10: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大师级的理论我们只是见识、理解一下,妄加议论不对,因为你的认识达不到大师级深度,还是现实好。
人们刚刚启蒙时 理解牛顿定律;随着人们认识加深,研究深入,要认识更快速度,就产生爱因斯坦相对论,由此人们开始进入核时代;还是随着人们认识加深,认识更更快的速度,就产生霍金天体物理理论。谁对?都对,时代不同,只要是能解决现实问题,指导人们行动的理论,都对。在高分子有机化学领域吉林大学唐敖庆教授有一个新的分子轨道理论,彻底颠覆现有分子轨道理论,两个理论都对,研究条件不同,解释基础不同,读理论,理解观点,要有出发点,从基础出发去理解。
还有理论只是观点不同,没有派别,南北派之说,不妥,技术是无派别的,搞惯政治人习惯分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7 11: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dhzhou888 发表于 2012-11-2 14:53
昨天晚上出去散步后回到家里,没有开电脑,打开IPad看到你的回帖,感觉你是一个认真做事,能静心学习的人 ...

刘宗昌在其书里对珠光体重新定义,取代以前的“机械混合物”的说法,很认同。
但是其书中认为珠光体转变不存在领先相,这个我认为有待商榷。在奥氏体的成分起伏中,有的地方存在6.69%的含碳量,也有的地方存在0.0218%的含碳量,这一点没什么异议。但如果珠光体形核(他说是两相同时),要在晶界或相界那里在某一个非常小的微区(初始形核)里同时而且毗邻存在一块6.69%的和一块0.0218%的两小块区域,是很难想象的。
也许他说的是真理,但是没有铁素体或渗碳体领先相理论好理解(好想象)。关于此点,或许周工有以教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8 09: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落水残阳 发表于 2012-11-7 11:52
刘宗昌在其书里对珠光体重新定义,取代以前的“机械混合物”的说法,很认同。
但是其书中认为珠光体转变 ...

理解的不一定对,不过还是说一下当做抛砖引玉吧。铁素体、奥氏体中的碳含量跟渗碳体中的碳含量是无法直接比较的,因为在前者中碳是以间隙固溶的方式存在,后者中有大量碳原子参与晶格组建,这两者碳的激活能等是不一样的。另外,奥氏体转变时含碳量最少为0.2我感觉也待商酌。既然考虑平衡的珠光体转变,就表示冷却速度不会太快,在这种温度下碳原子可以较快的在奥氏体内扩散均匀,而根据铁碳相图,奥氏体内碳浓度会随着温度降低逐渐接近0.76,若原始浓度低则析出铁素体,原始浓度高则析出渗碳体来保证本体浓度。当然,为了方便理解在共析转变时引入微区概念也无可厚非,但从共析转变来看两者确实应该是同时形核共同长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3: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徐祖耀院士发表在2006年《热处理》2期上的文章:《贝氏体相变简介》全文20页,引用文献262个,可见先生的认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12: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上面贴出的徐祖耀院士的文章共20页,在中国知网上下载要花10元人民币,这里是5热币。建议没有看过,对贝氏体相变有兴趣的朋友下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2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工 发表于 2012-11-4 19:55
这样的孜孜不倦究竟尚有多少?
前不久去了一趟书店,翻阅了几本热处理书籍,就一个“淬透性”问题,几本书 ...

关于高工提到的问题,我发了一篇《关于淬透性和淬硬性的教学探索》,见:http://www.rclbbs.com/forum.php? ... tid=120319#lastpos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9: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珠光体的讨论,请网友们移步王教授的帖子:珠光体的定义
http://www.rclbbs.com/forum.php? ... p;extra=&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12 11: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inites 于 2013-1-12 11:06 编辑

想不到我们这些搞工程技术的有这么多对相变这种基础研究有兴趣。质疑刘宗昌第一人并非戎教授,徐祖耀在之前就评判了刘宗昌这种学术态度,认为刘不严谨,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徐祖耀的《评刘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12 11: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在珠光体定义、贝氏体相变、马氏体相变都有标新立异的观点,珠光体、马氏体论坛上都有讨论,关于贝氏体相变,刘将Bhadeshia的切变机制和康沫狂、方鸿生的热激活扩散机制进行整合,提出切变-扩散整合机制,和李承基的机制没有很大区别。个人读个刘几本有关相变的书,也看个徐、康、方等相变著作,Bhadeshia的《Bainite in steels》也看了一点,感觉刘的书确实很代表现在的一些书,高产而不高质,当工程书还可以,离科学著作相差太远。高产,刘这几年有关相变书很多,很多基本重复,如珠光体转变与退火 贝氏体与贝氏体转变  过冷奥氏体扩散型转变 这三本书。其次,书上不够严谨,书基本上引用文献很少,还有很多是自己的论文,有很多观点有点主观臆断。当然刘在各个相变都写出了自己的著作,说明了基础知识的牢固,在工程技术上又有较大的贡献,还是值得敬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15 20: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科学家以不同的方式、角度来解释世界,而目的在于发展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15 20: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heatingsun 发表于 2012-11-1 14:37
哥们,我们来解析一下“真理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这句话。假如“真理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这句话是对的,那么 ...

抠字眼儿 就是一个悖论了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上这句话我们该信否?悖论确实挺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4: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Bainites 发表于 2013-1-12 11:05
想不到我们这些搞工程技术的有这么多对相变这种基础研究有兴趣。质疑刘宗昌第一人并非戎教授,徐祖耀在之前 ...

谢谢介绍,使我看到了徐祖耀院士的《评刘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徐先生的文章值得一读。我是在豆丁网上看到的,但没有豆元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4: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阅读了徐祖耀院士的《评刘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后,对于“见多识广”一词有了很深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2-8 17: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几篇徐祖耀院士的论文,他对文献的阅读和引用非常认真,感觉到他确确实实是见多识广。当我们静心学习时,一定会有收获的。刘宗昌教授的珠光体相变和退火研究成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26 17:51 , Processed in 0.0575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