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shaod

[讨论结束] 忽悠之一——关于H13的回火工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27 18: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的帖子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淬火过程中避免碳化物析出而快冷.
避免非马转变而快冷.

个人意见,不足为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27 18: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的帖子

所以“ 预先形成的M会作为B的形核起点 "这句话我认为是不对的。


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机理大概如下.
贝氏体易于在先形成马氏体晶界形核.其它不多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7 20: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18:28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签到天数: 80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8-28 15: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的帖子

我是针对回火时的转变,而非淬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29 15: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然的事情不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我们只是相信群众、相信事实。
抛开H13材质方面的问题而单纯的考虑热处理工艺总感觉有失片面,但愿这样但从某个角度来论述能够有个正确的结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07: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18:28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9-2 08: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H13的回火我有一个体会讲给大家,对于H13的回火硬度据我们所用的硬度一般在43-45HRC,对于47-49RC我也用过的确不行,很脆,非常容易开裂!希望对大家有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22: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18:29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6 18: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的帖子

Shaod老师好:
   我只是传话筒
   大量合金元素钢与碳钢得到的贝氏体,其转变过程的不同点,我也存有疑惑.
将我自己夸高一点说法就是,某些方面我们的看法是一样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06: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18:29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9-20 07: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DE老师,您能告诉我您的回火工艺吗?是先340回,再540回火2次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08: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18:29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8-9-20 17: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终于把这栋楼的帖子看完了。

看这些帖子好费脑细胞呀,看来我的理论知识还是欠缺呀。我对模具和H13只是知道点皮毛。我觉得SHAOD专家的实例着实值得大家借鉴和研究。可能我掌握的理论本来就太过简单所以理解问题也就自然的比较简单化,我觉得:
1、SHAOD专家说的大型到底是多大呀,冷却的时候零件是否能淬透?如果不能淬透,我觉得楼上各位的讨论面还要放宽点好些,因为在出油的时候模具本身就会出现表面及尖角薄壁处与厚大的心部的冷速差异、组织差异及组织转变先后(我想这个先后也包括楼主旨在讨论的奥氏体的后续转变)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本身对模具的性能有多大影响呢?比如表面在淬火时获得M,而心部因冷速慢而转变为下B或上B,我想这样的组织分布本身就会对模具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
2、假设能淬透的情况下,就象楼上讨论的,能冒油烟而不着火时出油然后保温,未转变完全的奥氏体在保温和随后的回火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对模具都有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楼上各位意见很多,分析得也入木三分。我的理解很简单,340保温的时候,已经转变成的M就发生回火转变了,还未转变的A就发生等温转变(因H13的Ms是340左右,我不知道是不是都转变为下B),在回火过程中残A、淬火组织、已340回火的M就按书上说的发生回火转变而已,还未转变完的残A就留下了。这里边应该没有多少理论讨论头得。至于楼主处理的模具为什么效果如此显著,这肯定与你340保温有很大关系。我觉得340保温首先很好的解决了先转变M的及时回火,也减小了模具在淬火过程中由于内外温差而形成大的残余应力,还使未转变A发生等温转变为性能优越的下B。340保温不仅使模具淬火应力减小,还使模具的组织均匀性提高,性能均匀性也得以提高。
3、不知SHAOD专家直接采用340等温淬火试验过没有?
4、我也比较赞同liwenbin39在22#、SOCHI在31#、qibao9891在57#的观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23: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3#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18:29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8-9-21 01: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的帖子

是我或者我们谢谢您发起了这么有意义的讨论。
我的理解:
1、发现上B,应该就是淬火时的冷速引起。这种风冷钢发现上B证明模具尺寸确实不小,更准确点的描述应该是在“热节”(铸造里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简单理解就是铸件浇注后冷速最慢的部位,这个部位就被确定为热节,往往组织比较差)部位容易出现。不知道SHAOD专家看到上B的样块取于何部?不会是表面吧?
2、H13到底有没有回火脆性呢?我的经验很少,但有油冷的,也有空冷的,似乎都没好大的问题。
3、我始终有点疑问,还需各位大侠释惑,那就是:你们说的残A到底是和M是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3.1如果说是与M共存且呈相互交叉分布的话(说明模具是淬透了),这样分布的残A与一般渗碳件及高碳钢件淬火后的残A在回火过程中的转变有什么区别没有呢?我觉得应该没多大区别。所以,如果是这样分布的残A应该在340的时候发生的不是下B转变,也就是说不再是SHAOD专家所认为的是淬火的延续,这种残A的转变不再是淬火意义(我觉得虽然组织近似,但淬火意义和回火意义的组织还是有细微的差异)上的转变,它将遵循一般理论所描述的残A在回火过程中的转变规律。针对这种情况,340保温显著提高模具寿命的原因可能是及时减轻了M转变的巨大应力,同时随着来自M的压应力的减小催生更多的残A发生转变(这种转变的速度应该比过冷A发生下B转变快),由此引起的零件强度和硬度的升高也要明显点(仅仅是个人瞎乱分析结论),对于零件最终的使用性能有提高。这也催生另一个我一直在迷惑的问题,那就是钢件一次高温回火与多次梯坎式回火方式之间的性能是否有差异?(比如一种零件我一次回火用550与我用250、350、450、550多次分段回之间是否有性能差异)。
  3.2如果说是与M的分布有明显的位置关系,这个位置主要是指由于模具太大或热节而形成的淬透层上的差异,冷速比较慢的区域在模具出油后还残存大量甚至可以说全部的A(因为这些部位的温度还未达到Ms点),准确定义应该叫过冷A,那么这种分布位置的过冷A在随后的保温过程或继续冷却过程中将继续发生淬火意义上的转变,分别转变为希望的下B或M,这种情况就如SHAOD专家意在讨论的情况一样。针对这种情况,340保温显著提高模具寿命的原因就如我73楼的分析一样,提高了模具的整体性能的均匀性。
  3.3根据第3条1.2的观点,我认为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必要分淬透和未淬透(不能仅从尺寸上去考虑,还应该从细节结构上去考虑)两种情况。淬透了的话就是残A的问题,这种情况分析残A的转变及回火过程都比较简单,但与340保温联系起来证明是怎么显著提高模具寿命的就比较复杂了。未淬透的话就是淬透部位的残A 和未淬透部位的过冷A转变的问题。这种情况分析回火转变以及340保温为什么能显著提高模具寿命的原因,我理解得就如73楼那样简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05: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18:29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5 19: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的帖子

我的观念转向与你同步了,
请你用剩下的主要精力是继续忽悠别人.

提高此类钢的韧性方面,热处理主要注意两点.
一,晶粒的粗细
二,避免淬火上贝出现
三,避残奥使用中的上贝,先转成下贝吧

如何做呢?请版主接着忽悠, :handshake

[ 本帖最后由 耿建亭 于 2008-11-5 19:39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23: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d 于 2013-1-9 18:29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8 18: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我开始的观点是否赞成?观点中有何漏洞?
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9 11: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SHAOD版主将软件上传与大家共享,可以吗?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6 12:53 , Processed in 0.0649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