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不离手那时对F8000中F8130的疑惑是第(3)条:“控温系统应能使有效容积中任何两点间的温度偏差在规定的最大温差之内”,现在从汪版主前面的回帖来看,JB/T 10175-2008与GB/T 9452-2003配合使用可以解决。
对F8140的疑惑是:“——确保整个批量、整个部件或要进行热处理的那些部位处于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在部件(或其部位)热处理的情况下,至少在最厚部位放一根热电偶和在最薄部位放一根热电偶。在包含若干零件构成的批量的情况下,在批量中心处的那个零件上至少放置一个热电偶。”,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层叠堆码,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热电偶才能放在批量的中心处,同时方便进出炉的冷却,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如何做?
“——证实没有有害的温度梯度存在。”,用什么手段来证明?这个梯度相信应该指的是升温过程中或保温的初期在零(部)件各部分之间的温度梯度,这种梯度是多大时,会认为是有害的呢?随着炉子的装炉量和装炉方式的不同,即使每次都以相同的升温速度升温,那这个温度梯度每次都是不同的,使用者总不能每装一次炉,就对这种装炉方式和装炉量进行一次评定吧,那么有没有国标或者行标来进行评定呢?
“如果给加热炉配置了不与批量件、部件和零件相接触的高温计,制造商和供应商就不需要符合上述条款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制造商和供应商要提供证明这一种方法与热电偶测量方法相当的理由。”,相信大多数单位使用的都是不予批量件、部件和零件相接触的热点偶,那么证明的方法有哪些,应该怎么做呢?
这些问题,烟不离手恳请大家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