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耿建亭

[原创] 热处理故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9: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1 H888 的帖子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铁碳状态图中,居里点是在共析点上面的哟.可惜必须将图反过来看.

不过还要谢谢你的夸奖.但我自己在哪个位置我自己清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7 13: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耿工,看了您的贴子,真的收益非浅,我以前一直认为我师傅水平最高了,教出来的东西易学、易掌握还实用,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没想到您也是位文全才。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2-29 17: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大作,自惭形秽,佩服,佩服!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3-6 20: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耿建亭 于 2007-6-24 16:33 发表
:"横竖都是淬,一般来讲,轴类零件垂直轴向入水,的确可以减小工件的变形,但此工件属大细长比,(长度/直径大于10)若横向入水会产生以下缺点
1 因轴长,轴的一端与另一端入水有时间差,其热应力不同时发生,易产生变形.
2 轴长,入水后因为轴两端所受的水压不一致,蒸气膜不能同时破裂,产生组织应力不一致而引起变形.
3 热/组织应力互相叠加,会产生更大的变形.
径(横)向入水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其次,垂直入水发生的变形如弓背状,难以矫正.而横向入水会沿着火钳夹持点成V型变形,校正时,在夹持点施力.(因夹持点通过预冷及钳口夹持,不发生M转变,一般为P,其塑性较好.可以施力)容易校正变形.


谈两点看法,没有看到楼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冷却过快和冷却不足都会使变形增大。(好像以前有人论述过,忘了论文名称)这种长轴垂直入水变形大属于冷却不足。

垂直入水,轴低部的水会被加热,加热后的水会贴着轴的表面上升(隔着蒸汽膜),并且越往上越热。水温越高,冷却能力越差,超过40度冷却能力会急剧下降。如果轴足够长时,轴的上半部会因为水温过高而产生冷却不足的现象。冷却不足导致轴在圆周上的的组织转变不均衡,硬度也会不均匀。在圆周上很可能这边是马,对面是珠,而马比珠要长一些。一边长一边短自然轴就弯了,或者说是冷却不足造成局部内应力超过屈服极限。

水平入水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被加热的毛病。这样淬出来,硬度很均匀。可以减小上述水热引起的组织转变不均衡产生的变形。

2.  轴的变形,是四种力的共同作用,控制起来难度太高,但又很灵活。下面是指用火钳夹持中部操作。

组织应力和热应力避免不了的,大家很清楚。然后是重力(惯性力)和入水时水的冲击力,这两种力没有实践不容易想到。

大体上组织应力和冲击力的变形方向是使轴两端向上翘的;热应力和重力的变形方向是使轴两端向下翘的。
组织应力和热应力那一个占主导,和轴的截面积关系比较大,另外还与一些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材质、水温、操作习惯、工件表面状态等等有关。

如此大家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平衡这四种力的变形(是变形不是力)。
冲击力的利用--比如最终轴两端向上翘--入水时要轻一些,冲击力减小;反之,可以入水时重一些,加大冲击力。入水瞬间,利用冲击力产生一个反向预变形。
重力和惯性力的利用也是产生反向预变形--出炉后,用钳子夹着中间,往下甩一甩磕一磕,利用重力和惯性,事先造成一个反向预变形。

组织应力和热应力的利用和冷却时串动方向有关,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不是我保守。


以上属于本人原创,申请原创加分。如有偏颇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耿建亭 + 10 解释较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3-6 21: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耿建亭 于 2007-7-3 21:06 发表
约94年,我毕业不足五年.
一日,在做T10的水淬油冷,一老师傅对我说:"小耿,可不可以先油冷再水冷啊?"
当时狂妄的我,用课本的死理论与老师傅说;"水淬为了避免些钢的珠光体转变,油冷为避免马氏体转变的组织应力引起的开裂 ...



这事我也遇到过。
有一种手用铰刀,导向部分细,适合油淬,刃部粗,适合水淬。于是这种铰刀出炉后,先油淬导向,刃部不入油在空气中预冷;待导向部分淬的差不多了,刃部预冷的也可以了,然后再转到水槽里,水淬刃部。这时候的导向部分是地道的油淬水冷,变形很小。

第二种严格的讲,不是真正的油淬水冷,而是一种预冷。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碳钢的模块,螺丝孔很多,孔壁很薄,容易淬裂。因为空气中预冷时间很长,当时为了节省时间。出炉后,直接将模块放在油槽里一蘸,迅速提出,模块表面的油会迅速燃烧殆尽,这时尖角薄壁处温度都降下来了,预冷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然后再水淬或者水淬油冷。

[ 本帖最后由 qibao9891 于 2008-3-6 21:1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耿建亭 + 5 实践出真知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3-22 20: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教了

耿工!!在热处理这行里也算一位老前辈了,我做了七年的热处理,好多东西都不懂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8-4-5 2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惯性思维害了许多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5 21: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真是厉害,佩服。
有如此实际经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7 20: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已经有两天,还没来得及整理思维,版主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作风值得我们每个年轻人学习!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强悍有力,韧性十足的才华令人敬佩!与人共享,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风度更属不易,望版主再接再厉,把问题更加系统的,规范的讲解出来,有时间的话一天一讲,最好是出本书,供大家参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9 15: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的帖子

因绝大部分残奥是在回火后的冷却时转变的,故二次回火的残奥要比一次回火的残奥少得多,所以在同批的渗碳淬火件中二次回火后磨裂要比一次回火后磨裂少很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 17: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耿要是做我的老师就好了

我上学时热处理学的稀里糊涂,要是有这样的老师把问题讲的深入浅出工作后也不至于洋相百出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5 2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贴感觉耿先生大学毕业的时候 我才上小学,现在大学毕业一年了感觉什么都没学着。也没想到热处理实际操作起来 还有这么多说法,看了耿先生的帖子受益匪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20: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6# 的帖子

我现在大学也没毕业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10 2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耿工!

一口气没读完全部帖子,明天还要仔细再看一遍!

我是做热处理设备的,最近一条曲轴前桥悬挂线正在做45号前桥工艺调试.看了您的"横竖都是淬"故事很是佩服.
回来一定请教还望指点!

先谢过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签到天数: 60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8-6-11 15: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2# 的帖子

前辈我想知道硫碳氮共渗的工艺和原理.请你告诉我你的联系方法.我的手机号码是15052373069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6 2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路过,不禁被前辈们的专业学识所敬佩,更对以后从事热处理这一行业满怀憧憬。希望各位能小辈前进的路上指点一二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6 22: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偶然看到耿工的文字,受益匪浅啊!您是理论、实践集于一身的真正高手,论坛上能有你为我们教诲,是我们的荣幸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21 19: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3个小时读完全帖,太精彩了,学了很多知识,向耿老师致敬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8-8-22 0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耿工的确厉害,理论及经验很丰富.看了之后受益非浅,向你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22 09: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耿老师果然是高手啊,自以为学工作了三五年对热处理有一定的掌握但实际差的还远呢,热处理博大精深要走的路还长呢,希望能常看到您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01:48 , Processed in 0.0594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