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0398|回复: 21

[讨论] 20CrMnTi碳氮共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7-12-13 20: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我现在在尝试20CrMnTi齿轮碳氮共渗工艺~~大概如下,不知道可行否请高手指教~
    齿轮模数在3.5~4.25之间,要求层深0.8以上,表面硬度HRC58~63.设备为南京箱式多用炉,加热工作区域为0.54立方米,采用富化剂为丙酮15~40mL/min ,载气甲醇60ml/min.
   采用2段工艺控制,前段先 渗碳,后段碳氮共渗...
一 段强渗温度880℃,时间360分,碳势1.10
二段 碳氮共渗温度820℃,时间50分,碳势0.80,氨气通入量为2.5L/h

请大家评估下我能否达到要求!!另外氨气通入量是否合理?该如何计算?急!!急!!急!!请大家帮助,谢谢拉

签到天数: 276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7-12-14 10: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碳势梯度有可能不平缓,扩散期太短.最后氨量稍大.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0: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2.5L/h还大?我们炉子氨气流量最小值为50L/h,到底氨气流量怎么计算,求高手 指教~`

签到天数: 27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7-12-14 20: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起码说是按炉子单位体积量是没有错的

签到天数: 276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7-12-15 08: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shiyilang007 的帖子

把时间看错了,认为是2.5L/min了,你这个不叫碳氮共渗工艺,可能是为了解决非马采取的工艺吧.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12-17 13: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搞成两部分有什么好处呢

先渗碳后氰化有什么原因吗?热处理真是学无止境呀,什么干法都有,来论坛里可是大涨见识.

签到天数: 65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7-12-17 16: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用的南京箱式多用炉,加热工作区域为0.54立方米,大概是600公斤的炉子.20CrMnTi碳氮共渗,要求层深0.8以上(应该是0.70~0.85或者说0.70~0.90).
载体气甲醇30~35ml/min,富化剂为丙酮10~15mL/min ,氨气通入量为0.95~1.00L/h.
强渗碳势0.95, 碳氮共渗碳势0.80.而且在降温到860就可以通NH3.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7 20: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说明原因么?楼上........................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7-12-18 1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就是按这样的工艺作出来的质量检测结果(包括碳浓度、金相组织、表面硬度)是比较理想的。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12-18 21: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感觉,LZ的使用温度过低(是因为变形么),或者是碳势设的有些高

始终不太明白分2阶段的作用是什么,采用一种方式完全可以达到要求啊

[ 本帖最后由 xiaotian9210 于 2007-12-18 22:02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18 22: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hiyilang007 的帖子

温度低了,你设的时间肯定短了。碳势有点高了。不知道楼上为什么要这样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18 23: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强渗的温度低,要是这样的话时间就显得短了,建议改为930,后期的温度建议到820~860℃,强渗浓度也高了点。建议0.9~1.0。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21: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高变形大撒~~头疼

签到天数: 17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8-11-4 10: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扩散温度用830较好,这样可以保证心部硬度,氨气流量不大,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2: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我们氨气定在100升/小时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7: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在860碳氮共渗直接淬火,已经达到要求!

签到天数: 128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10-29 16: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工艺很常见呀 现实较高温度渗碳 然后再降温共渗  可以缩短共渗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签到天数: 15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11-3 15: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工艺是一个通氨渗碳工艺,0.8左右的层深860-870碳氮共渗完全可行,通氨量600Kg炉子1.5-2L/min应该就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4 10: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法就可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4 14: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载体气甲醇30~35ml/min,富化剂为丙酮20~25mL/min ,氨气通入量为0.15~0.2立方米/h.
一 段强渗温度880℃,时间300分,碳势1.00~0.95  预渗两个小时后通氨,氨气通入量为2.5L/min
二段 碳氮共渗温度820℃,时间50分,碳势0.80~0.75,氨气通入量为2.5L/m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6 10:33 , Processed in 0.0619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