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9512|回复: 23

[求助] 20#钢渗碳层中过渡区太大,怎么解决?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1-14 17: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20#钢多用炉渗碳后,发现渗碳层中共析和过共析区很少,大部分都是过渡区,请各位同行帮助分析一下???
工艺是强渗930度,1.2%C,12.5小时,扩散900度,1.0%C,2.5小时,使用丙酮和甲醇。
技术要求:渗碳层深1.3~1.9mm

我也觉得有问题,理论上是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的。可渗碳后共析和过共析层就是少的很,过多层大。表面含碳量低。

如果是实际碳势偏低的话,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吗??  

还有一个问题,在返工后,工件表面起了一层皮,很薄的一层,可以撕下来,这是氧化皮吗?还是别的什么??而且返工后,好像没有新的碳渗进去。。
应该怎么样来测定炉内的碳势能,定碳??  气氛与CO含量有多大的关系??

希望有高人指点!!!!

[ 本帖最后由 飞瀑满天 于 2008-1-19 17:04 编辑 ]

签到天数: 335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8-1-14 19: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你的工艺有问题,1.3`1.9mm要强渗12.5小时吗?我看6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再说强渗12.5小时扩散2.5小时短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14 19: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你的工艺,
1、强渗和扩散时间比,这点扩散时间碳化物能降下来?不仅碳势保持在1.0%,而且还把温度从强渗的930降至900
也就是说根据扩散的时间、温度、碳势,这本来就有问题
2、如楼上所说1.3~1.9mm的层深根本用不着那么长的强渗时间,按我观察过的几个炉子,按下限控制的话1.3的层深也就强渗7小时(1.2%C)+扩散3.5小时(920,0.8%C),按照上限1.9控制的话,也就是强渗11小时(1.2%C)+扩散5小时(920,0.8%C)
没做过20#,上面数据都是自己的保守推测,不足之处请指正
PS:楼主的工艺怎么会弄出这种情况呢?纳闷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9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1-14 20: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碳势是不是有问题?强渗那么长时间,没道理啊?

个人意见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6-18 09: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渗和扩散时间比,这点扩散时间碳化物能降下来?

签到天数: 5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6-18 21: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是如此的长,温度应该是没问题吧,那就是碳式出了问题,可以用定碳片来测呀.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6-19 08: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碳钢本身的渗碳能力就弱,所以可能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但我觉得这个渗碳和扩散时间有点不搭配,而且在扩散时还降低了温度,扩散过程就应该慢了.
我以前做过25钢的渗碳,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我采用的是油淬,不管怎样延长时间,渗层就在0.55左右.而且我采用的淬火温度已经达到最高值了900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5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76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8-6-19 15: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碳势控制可能出问题了,按你的工艺,应该是扩散区少了,而现在则反过来。可以看看表层组织来判断碳势。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6-20 09: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可能使用的丙酮和甲醇有问题,如水份较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0 17: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从分析来看是表面碳浓度低,碳势必须通过定碳片检测炉内碳势,重新设定碳势,为提高渗碳速度可将渗碳温度提高到93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0 20: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的工艺是有问题,扩散时间太短.

签到天数: 68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8-6-22 16: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共析和过共析区太少是由于强渗阶段炉内碳势太低,扩散时间太长,而强渗时间过短。但是你的强渗时间太长了而且强渗碳势也不低可能是你的实际碳势没有达到1.2%。你进行一下定碳看看碳势有没有问题,再校一下温度看看有没有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2 17: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的工艺有问题.一般来说:强渗阶段的时间和扩散阶段的时间是2:1.你的渗碳工艺过度区不会这样.看来你控制的碳势有假象.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6-23 2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了一款零件的工艺可供你参考,材料1015,要求有效硬化层>0.9mm   用 550HV0.5换算。我制定的工艺是:900*480*1.05,870*30*1.0,主要考虑的是变形,所以温度采用900。实际上渗碳层达到1.2-1.3mm。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6-24 20: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请问 用什么淬火液?

签到天数: 28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8-6-25 08: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1请确定一下你的要求是渗碳层深1.3~1.9mm?还是硬化层1.3~1.9mm?如果是硬化层1.3~1.9mm你的工艺应该是没有问题,如果光是渗碳要求则可能是有点问题
2建议你在设备上多找问题,是不是在渗碳过程中出现氧化了,以前我也碰到过推杆炉20钢渗碳淬火时出故障的案例,工件表面也是出现一层层的皮(工件等炉温降低后取出,没有进行淬火)
3这个渗碳深度的工件进行补渗是有点困难的,因为工件离表面一定深度位置存在有较高碳势,表面是低碳势,渗硕气氛是高碳势,这种环境跟20钢刚开始渗碳时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不知你的返工工艺如何?建议带试样用不同的渗碳工艺做试验
4这种材料渗这么深的碳,这么高的温度,不知你们测过金相组织没有,有没有组织粗大?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8-8-16 1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想询问一下,工艺里对扩散区温度降低了30度,目的和意义何在?!

签到天数: 264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8-8-18 00: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碳浓度低,我估计炉内实际碳势也就低,扩散时间短也不会造成共析层和过共析层少都是过渡区对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19 19: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愚见:
1.建立碳势的时间可能过长.
2.碳势偏低.
3.温度也有可能比较低的.
4.淬火是不是出了问题.
5.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循环风扇出了问题,渗碳的过程中富化剂滴的很少而碳势一直很高.
有可能是几种问题都存在而导致的,也有可能是一种导致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20 13: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热和保温时间比例不当,还可建议使用甲醇和丙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7 00:20 , Processed in 0.0612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