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051443019 于 2013-11-11 12:06 编辑
最近遇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杆径约为5.5mm的产品,材料为40Cr10Si2Mo,网带炉调质,原来采用720℃回火105分钟,回火硬度在32~33HRC左右。最近一次回火,共做4批次,前后两个批次采用105min回火,硬度仍为32~33HRC,中间两个批次采用120min,结果回火后硬度为34~35HRC,4个批次为连续生产,回火时间采用快速测定法实时校正,回火温度一直处于720℃保温状态。每个批次产品数量均相同,约为2000件左右,淬回火连续进行,即回火装炉量是固定不变的。工件每批次硬度散差非常小,基本保持在1HRC左右。每批次抽取5~10件。硬度测试时硬度计经过校正,并在同一时间内进行4批调质件进行抽取测试。
本实验是因为后续机加反应车削困难,机加困难件在机加前的高频淬火时采用感应淬回火一体机,进行淬硬部分局部回火,与其他批次不同的是其他批次只感应淬火,后续采用了井式炉520℃整体回火。经验证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机加难易度的差别。未采用正常工艺流程的淬回火一体机生产产品实际只有两次整体回火,而正常流程流到机加工艺时实际上已相当于经过三次回火(调质后一次去应力再加一次高频后回火,温度均低于调质回火温度)。
目前认为机加困难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类似高速钢或者模具钢的二次硬化或一次回火后冷却时残余奥氏体发生马氏体转变,形成硬化相,但未在宏观硬度上反映出来。另一种可能是调质时回火不充分所造成。因此对这两种情况进行验证,上述就是在进行验证时发现的奇怪现象。请论坛内行家里手对此发表看法,并不吝于您的丰富经验能给予充分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