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2716|回复: 2

[讨论] 钢铁行业创新推动发展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1-20 09: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推动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应该二十一世纪企业发展的总基调。
而今在新闻媒体听见一则企业创新的奇闻。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铁企业的大哥大--宝钢,创新、转型的路,耐人寻味。创新走进IT信息产业,以及游艇产业。利用地理优势今年将750米游艇码头扩大为1500米............
转型是向左转?是向右转?还是优化自身来增加自身转速,从而提高自身稳定性?
创新是重唱老歌?是老歌新唱?还是符合以后发展趋势的新歌?

签到天数: 7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09: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化改革 努力创新 加快钢铁工业转型发展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4年理事(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 徐乐江
2014年1月12日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国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钢铁行业产销保持增长态势,各企业将“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作为全年工作重点,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加大钢材品种开发力度,努力消化减利因素,亏损企业大幅度减亏,行业经济效益略有好转,为支撑国民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钢铁行业破解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为实现“钢铁强国梦”确定了行动纲领,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一、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简要情况

2013年1月~11月份,我国累计生产生铁6.5亿吨,同比增长5.9%;生产粗钢7.12亿吨,增长7.82%(其中河北、辽宁、江苏、山西、河南、广西、内蒙古等省区新增生产能力投入运行合计增产粗钢3714万吨,占总增量的88.5%),预计2013年全年生产粗钢7.75亿吨;生产钢材(含重复材)9.8亿吨,增长11.48%。1月~11月份,全球主要产钢地区粗钢产量为14.48亿吨,同比增长3.2%,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49.2%,比2012年同期上升了2.1个百分点。

2013年1月~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钢材1287万吨,同比增长2%;累计出口钢材5697万吨,增长12%;净出口钢材4410万吨,净进口钢坯51万吨,材坯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约4640万吨,同比增长602万吨。

2013年1月~11月份,国内钢材价格低位运行,与2012年同期相比,钢材整体价格水平降幅超过5%,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指数11月末为99.33点,同比下降5.69%,市场呈现供大于求严重的局面。而1月~11月份进口铁矿石7.46亿吨,同比增长10.88%,进口均价为129.17美元/吨,同比下降0.79%,行业盈利仍处于较低水平。

2013年1月~11月份,纳入财务统计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累计产钢5.77亿吨,同比增长7.7%,实现销售收入3.35万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利润161.8亿元(2012年同期为亏损7.56亿元),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0.48%,在全部工业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全行业实现扭亏为盈,但企业亏损面仍高达27.9%。

2013年1月~11月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投资1551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同比回落9.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含铸造业)完成投资4655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同比略有回落。

(二)2013年钢铁行业取得的成绩

在全行业面临严峻困难的生产经营形势下,钢铁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在产品、技术、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核电用钢全部品种已能够国产化,满足国内核电建设需要;在汽车用冷轧薄板卷进口量同比只增长0.9%和进口镀锌板卷下降1%的情况下,国产汽车用钢板卷满足了我国汽车生产增长14.3%的新需求;铁路用重轨产品同比增长33%,满足了铁路新线大量集中铺轨的需要。

在产品创新方面,宝钢生产的第三代汽车高强钢实现全球首发;武钢、宝钢已能生产全部高牌号取向硅钢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进口取向硅钢同比减少25.23%;鞍钢成功生产直径5毫米高碳钢拉丝线材,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该类极限规格线材产品的垄断局面;首钢已生产出X80级超厚管线钢卷板;马钢生产的350公里高速铁路车轮用钢即将进入试用阶段;太钢加强高端产品研发,不锈钢等高效、节能、长寿产品比例达到75%;南钢开拓船用LNG罐用钢市场,成为国内船用LNG罐用钢市场占比最高的企业。

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一批企业按照“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思路,坚持以质取胜,以质增效,在市场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走质量、品种效益发展之路。华菱集团实现扭亏为盈;南钢在钢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大幅上升;兴澄特钢品种结构经过“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3次调整,目前高档、高利润品种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达三分之一。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宝钢继续实施服务转型战略,旗下的专业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东方钢铁电子商务平台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在2013年实现了钢材现货交易量突破1000万吨。宝钢还稳步推进国际化营销和增值服务体系,抓紧在钢铁产业链的两头(原料和加工中心)形成全球网络。沙钢、河北钢铁、中天、荣程、西林钢铁等一批企业都已经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新的着力点。

在环保节能方面,广大钢铁企业按照“绿色钢铁”的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继续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环境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一批企业通过节能环保投入实现增效,建龙集团坚持向节能环保要效益;河北津西钢铁抓能源创效,实现能源创效1.7亿元;德龙钢铁大力使用节能降耗新技术,其中仅水渣微粉就实现每吨增效近百元。

(三)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从总体上看,高产量、高成本、低价格、低效益态势依然没有改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增速均同比回落,难以支撑钢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钢铁行业还没有适应这种转变。2013年前11个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上年同期的增长20.7%,回落到增长19.9%。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4.3%,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14.5个百分点。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6%,增速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投资增速回落11.8个百分点,专用设备投资增速回落28.6个百分点。铁矿山投资增速回落9.8个百分点。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与上年同期的增长18.7%,形成天壤之别。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9.5%,上年同期为16.7%;用钢量很大的铁路投资仅同比增长2.4%(上年同期为0.9%);道路投资成为主要用钢行业少有的“亮点”,增长22.6%,而上年同期增长仅为7.4%。从整体上看,主要用钢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上是回落的。2013年1月~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上年同期的增长10%,回落到增长9.7%,除汽车产量增长14.3%高于上年同期外,主要用钢行业多数增速下降。而钢铁行业还未能完全适应这种转变。

原燃料高成本,钢材低价格,企业增产难增效。2013年1月~11月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每吨为129.16美元,比上年同期的每吨130.13美元,仅降低0.97美元,下降0.74%。进口炼焦煤6737.6万吨,均价为每吨131.38美元,下降9.87%(14.09美元/吨),会员企业炼焦煤采购价格平均每吨下降263元,降幅20.22%。尽管钢铁企业通过降低炼焦煤采购价消化大量减利因素,但全年原燃料、能源价格整体上仍处于高位。而钢材价格则总体呈持续下跌态势,据占会员企业产钢量88%的钢材销售结算价格统计,2013年1月~11月份,钢材平均价格为每吨3451元(不含税),比上年同期的每吨3774元(不含税)下跌323元,降幅高达8.56%。12月下旬,国内钢材价格指数为99.49点,比上年底下跌5.82%。8大主要钢材品种价格与上年底相比,每吨下跌少则近百元,最多的热轧板卷每吨下跌419元。同期,尽管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与2012年末比也有一定幅度下跌,但仍维持在168.7点。钢材价格过低和进口铁矿石价格过高,是导致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企业期望通过增产以摊薄固定费用从而改善经营状况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降价竞争,使企业增产难增效。

企业资金紧张,负债率上升,经营风险加大。近年来,随着钢铁生产规模的扩大,钢铁企业的负债水平也明显上升。截至2013年11月末,会员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9.76%(如不含宝钢为72.73%),同比上升1.0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的钢厂有33家,合计年产钢约1.2亿吨。与行业效益最好的2007年末相比,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了12.45个百分点。产成品资金占用比上年同期增长10.4%;企业银行借款同比增长11%。同时,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同比分别增长9.9%和6.7%。

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恶化了钢铁业在产业链博弈中的地位。近几年来,非会员企业的产量增长快于会员企业的产量增长,行业集中度指标在经过了2005年~2011年的增长后,连续两年下降。按钢协统计,以钢产量排名前4位、前10位的钢企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衡量,2011年分别为22.6%,42.8%,2012年分别为21%,39.7%,2013年1月~11月份分别为20.8%,39.1%。集中度的下降,不仅使钢企在与上游行业的价格博弈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也使得钢企难以将成本上涨因素向下游传递。

二、2013年协会重点开展的工作

(一)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促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

把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作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钢协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就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流,形成基本共识。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发布后,受两部委委托,及时召开钢铁行业贯彻落实大会,对政策进行解读,钢协提出了贯彻《指导意见》的具体工作措施,并及时将企业的诉求反映给两部委。近期,还就化解钢铁产能过剩,专题向国务院有关方面提出多项建议。

配合工信部对申报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进行评审。受工信部原材料司委托,按照《钢铁行业规范条件》,钢协对申报企业材料进行评审,完成两批申报企业材料初审和专家评审等工作,现工信部已经公告了两批符合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名单共158家。

谋划钢铁工业发展愿景,提出行业发展战略建议。钢协组织行业力量,开展了《2020年钢铁工业发展愿景及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通过深入调研,从8个方面提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建议。

(二)坚持调查研究,不断向政府反映企业诉求

钢协始终坚持把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难点作为向政府反映诉求的重点。1年来,协会领导在参加国务院负责同志主持召开的重点行业形势分析座谈会,及参加各部委有关会议时,积极反映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阐述行业主张,特别重点就财税方面提出建议。

积极反映冶金矿山企业税负过重问题。目前,国内铁矿山平均税费负担率为25%左右,每吨铁精粉要上交各种税费平均为200元左右,远远高于澳大利亚、巴西铁矿山只有4%~5%的税负水平,不仅制约了国内铁矿山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抑制了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合理回归。为此,协会多次向财政部、工信部等部委反映冶金矿山企业税负过重问题,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得到了有关部委的理解和支持,在推进资源税改革中,考虑了冶金矿山企业的困难。

建议国家加大节能减排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呼吁国家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如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享受税收优惠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目录》范围;对企业余压余热发电给予税收优惠和免交重大水利建设基金、可再生能源基金等。为国家完善节能减排财税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配合国家合理调整钢铁产品进出口税收政策。为做好2014年钢铁产品进出口税目调整工作,认真贯彻会长办公会精神,积极组织企业进行研究,提出行业意见和建议。协会领导亲自带队,就细化钢铁产品进出口税目、合理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和取消长材产品出口加税等问题,分别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和工信部等领导进行了反映;对国内已经能够生产并满足用户要求的耐磨钢、加氢装置空冷器用镍合金板、核电蒸汽发生器用镍基合金U型传热管等产品,提出了取消进口产品优惠政策的建议。

及时落实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指导意见》已经明确将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协会积极与财政部、工信部等部委沟通,及时提出了首批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产品保税政策的产品清单,目前正在开展第二批产品清单的研究工作,积极争取有关政策的尽快落实。

近期由协会领导带队分7个调研组赴全国主要产钢地区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共同分析行业形势,形成调研报告,并将有关情况反映给政府部门。

(三)全力以赴做好稳市场工作,促进“增效益”目标实现

积极开展专项产品市场协调。充分发挥南北方板材协调组作用,积极开展专项产品市场协调,发出《规范国内钢材市场秩序倡议书》;成立管线钢、集装箱板生产企业协调组,现相关工作已经启动;中厚板区域发展研究会通过专项产品协调,有效维护了市场稳定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恶性竞争。

改进行业运行监测分析与发布。为加强行业运行分析,建立月度分析会制度,对行业运行情况进行研讨会商,形成月度分析报告并及时向会员单位发布,受到欢迎。有效进行反倾销应诉工作。仅2013年前10个月,境外对我钢铁企业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就达17起。对此,协会全力以赴,组织企业积极应诉,并协调各方共同努力,现已取得成效。2013年4月份,印尼取消对武钢热轧卷板征收16.32%反倾销税的裁定,维持零税率;11月份,欧盟对外径大于406.4毫米无缝管反倾销调查以申请方撤诉结案;12月份,澳大利亚反倾销反补贴案终裁,济钢中厚板获得零税率;泰国反倾销案终裁,太钢冷轧不锈钢产品获得零税率。同时,协会领导还带领企业积极走访有关国家和地区钢铁组织,加强交流沟通,增进了解,部分缓解了贸易摩擦。

努力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召开铁矿石进口工作座谈会,分析研讨市场趋势;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交易取得新进展,去年总成交数量接近2000万吨;认真听取企业意见,积极促进国内推出铁矿石期货;进一步完善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编制和发布工作,建立了协会与会员单位间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信息直报系统,报送数据由原来的备案价格调整为进口铁矿石现货成交价格,大大提高了价格数据的及时性和实用性。协会已经从今年1月1日起,按日发布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

深入开展“对标挖潜”降成本工作。完善“对标挖潜”交流内容,提高“对标挖潜”数据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开展分区域小组交流对标活动,促进企业大力降低采购成本,不断深化降成本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对标挖潜”评价指标,继续开展了主要钢铁产品制造成本“十佳”评选活动。

(四)加强节能环保工作,推进钢铁工业走绿色发展道路

继续组织开展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活动,配合工信部进行能效标杆发布。目前,已有40多家企业参与了节能技术措施季度能效对标。与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开展2012年度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活动,表彰了2012年度大高炉、大转炉、大烧结机节能降耗冠军炉和优胜炉。同时,对近几年竞赛成绩突出的获奖单位,与机冶建材工会联合向全国总工会推荐,太钢、武钢等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组织“国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项目评审。有8项清洁生产示范建设项目得到工信部和中央专项财政资金支持;推荐唐钢、太钢两家企业荣获首批工信部“国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称号;还有11家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项目被列为第四批工信部和财政部专项支持示范建设项目。

组织企业积极参与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产业化研究开发项目。项目涉及行业热点难点技术领域。通过以点带面,促进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在钢铁行业推广应用。组织推荐第五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首批《国家重点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并积极开展行业可持续发展相关课题研究。同时,还开展了钢铁节能环保好技术评选活动。

(五)努力搭建平台,推动行业科技发展

开展行业技术发展前瞻性研究。结合科技部开展国家技术预测工作的要求,以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开展了《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研究》。

推进产业合作开发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在工信部指导下,协调完成了油船货油舱用耐蚀船板的开发与上船挂片实验;与造船企业、船东合作,启动了应用技术研究和实船建造工程;为促进高性能电工钢的推广应用,配合工信部组织成立“高性能电工钢推广应用协调组”,并完成推广应用项目的需求调研;继续加强高强钢筋的应用推广工作,举办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交流会。

推进企业质量工作和品牌建设。组织开展冶金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认定(金杯奖)工作,共认定156个产品并授予“金杯奖”。组织企业参与工信部品牌培育试点和质量标杆示范工作,开展了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培训工作。沙钢、包钢等5家企业被列为“2013年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太钢等5家企业质量管理典型经验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质量标杆”。

促进上下游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2013年上半年,完成了宝钢“装配式钢结构用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试点推荐工作,此联盟已正式列为科技部试点联盟。同时,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和国家海洋战略的需要,开展海洋用钢需求调研、用钢体系的研究,并积极推进组建海洋工程用钢创新战略联盟;在高性能电工钢推广应用协调组工作的基础上,正在积极筹建电工钢产业联盟。

帮助解决大高炉生产中共性、难点问题。大高炉委员会去年把节能、降耗、优质高效作为目标,以促进大高炉稳定顺行为根本,积极帮助缺乏大型高炉开炉达产经验的企业,组织专门研讨、会诊和合理规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开展科技奖励评审和标准制修订。代表行业向国家推荐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开展冶金科学技术奖评审,最终评审出获奖项目76项。

2013年申报标准制修订计划357项,其中国家标准96项(制订标准39项,修订标准57项)、行业标准140项(制订标准120项,修订标准20项),行业标准样品121项。

(六)积极促进行业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

一是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在钢铁工业新的发展时期作出更大的贡献,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开展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二是依托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组织举办了低成本高品质钢制备技术、钢铁绿色制备技术、先进板带轧制关键共性技术以及钢铁企业高层金融财会人才能力提升等高级研修班。三是组织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经验交流,唐钢、济钢、包钢、建龙钢铁、中天钢铁等企业作了专题交流。四是落实会长办公会提出的加强企业期货人才培养的要求,联合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分别举办了铁矿石期货、热轧卷板期货培训班。

(七)积极开展国际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组织召开中国东盟双边交流会,促进和东盟钢铁领域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组织参加中韩第十八次、中日第二十次钢铁官民对话和第七次中欧钢铁非正式对话。召开钢材市场和贸易、金属循环应用、原材料等国际研讨会。这些重大国际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外钢铁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贸易合作,对扩大钢铁协会国际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还组织召开了两岸钢铁企业交流会。

此外,协会还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已经在去年8月份召开的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作了报告,这里就不再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0: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2014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应关注的问题

(一)钢铁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

从国际看,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政府关门危机和债务上限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首次共同出现了温和复苏的迹象,但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外需疲软、内生增长动力不足、通胀压力上升等问题。2014年,全球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且存在大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增速减缓的影响尚难估量,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我国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仍不乐观。

从国内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年经济工作仍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改革创新动力不断激发,转型升级出现积极变化,新型城镇化推进释放的内需潜力依然巨大。但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包括钢铁在内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严重制约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坚持稳中求进,以改革促发展,强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经济政策的主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2014年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增长7.5%左右。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会加快步伐,对促进钢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

从钢铁行业看,由于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方针,城镇化的稳步推进,钢材市场需求仍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预计2014年粗钢产量为8.1亿吨,表观消费量为7.5亿吨,增长3.1%左右。但受产能过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下游行业需求增速回落的影响,供大于求的局面难有很大改变。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贸易保护加剧,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趋缓,我国钢材出口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状态难以维持,出口形势不乐观;受原燃料价格仍处高位,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环保成本上升的影响,企业降成本难度加大。同时也要看到,下游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给钢铁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要充分认识钢铁行业微利经营的长期性。从产业发展阶段看,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开始由快速成长阶段向低速、平稳发展阶段过渡。产能过剩、同质化无序竞争、集中度偏低、铁矿石定价缺乏话语权,技术研发难度加大等问题凸显,且都具有长期性。从时代特征看,绿色发展、金融深化和收入倍增的时代特征对钢铁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基础原材料定价机制的金融化,导致钢铁企业逐步失去对原料、产品的定价权。从不锈钢和镍的长期相互关系的历史经验看,金融资本的参与将进一步压缩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另一方面,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不仅短期内直接体现为企业成本压力,而且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其次,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期趋于结束,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推进,钢铁工业的要素成本进入快速增长轨道。从国际环境看,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中国钢铁产品传统出口市场需求低迷,而在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也面临着本土企业的竞争。同时,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竞争格局变化和产业转移加快,导致全球产业转移中的竞争加剧,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双反”增加,贸易环境恶化。

总之,行业发展阶段、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行业微利经营的长期性。2014年,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任务艰巨,制约行业运行质量提高的矛盾突出,保持全行业盈利面临着很大挑战,对此,全行业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二)企业应关注宏观政策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对行业运行和发展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要深入思考和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真正实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解决钢铁行业困境的根本出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为更好地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钢铁行业只有真正实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走出困境。

第二,发展混合所有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将成为国企改革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地方政府将会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强国资监管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作出部署。

当前的国有钢铁企业,不管是中央国有企业还是地方国有企业,在集团公司层面都是国有独资公司。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引入社会资本,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改造将是未来几年国有钢铁企业及其内部子公司产权改革的方向,企业的治理结构、决策体系、商业模式、考核机制都将发生变化。同时,混合所有制也为资本进入和退出钢铁行业提供了通道,为钢铁产业的市场化重组,促进国有、民营钢铁企业融合发展,淘汰落后提供体制基础。

第三,充分认识金融业深化改革对钢铁企业的影响。《决定》提出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些方面的改革将对企业经营产生很大影响,企业必须更加关注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进展,作好预测,降低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决定》指出,要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可以预见,今后我国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企业要做好参与和利用好金融市场的思想准备和人才培养。

第四,要密切关注要素市场改革对钢铁企业成本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要素尤其是自然资源价格被低估。地方政府在过去对钢铁等行业的土地优惠、减免税收、产业调整等方面存在过度的政策配置,人为压低了环境、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不仅企业盲目跟风投资导致产能过剩,而且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并不公平。要素市场改革短期内无疑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但从长期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和生产要素市场化定价机制,将有利于优势企业的脱颖而出和行业的优胜劣汰,淘汰落后。

第五,要密切关注财税体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决定》指出,要“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推进增值税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交通运输和铁路运输业已开始施行“营改增”,建筑和房地产业也将逐步纳入“营改增”改革序列,这些改革必将有利于我国钢铁企业公平税负、公平竞争、加快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第六,密切关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钢铁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培育竞争新优势。重点是探索优势钢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实现“走出去”的最优路径与运行模式。随着开放的深入,钢铁业对外资控股权的限制会逐步淡化,国外资本、国外钢铁企业将会以更大的规模参与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重组,结构调整,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特征将更加明显,协会和企业都需要思考如何应对这种全球化的竞争,构建全球产业链新优势。

四、2014年协会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钢铁行业的中心任务就是深化改革创新,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效益。以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和加快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

2014年协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坚持改革创新,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优化结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为重点,在努力促进公平竞争和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和效益方面为企业服务,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同时,深化协会自身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协会服务能力建设,为钢铁行业转型发展做出新贡献。

2014年全行业要重点关注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配合政府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

第一,要统一思想认识。连续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提出要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之一。1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出指示,并且明确要把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10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这些都足以显示中央的决心。因此,全行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高度重视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的工作,形成共识,不折不扣地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

第二,充分发挥协会信息服务和行业自律的作用,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一是要把协助做好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审核工作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抓手。现在第三批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目前有60家会员企业未纳入第一、第二批公告名单,协会将抓紧对企业申报进行培训,并着手制订落实《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管理办法和实施导则。二是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尽快建立钢铁行业产能利用预警系统。

定期发布钢铁产业产能利用、市场供需、企业效益等相关信息,对行业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提前预警。三是做好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钢铁建设项目事中与事后监管机制等政策研究。四是深入了解各地方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情况和企业的意见建议,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的诉求。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和重点地区进展情况,协会将加强调研和信息收集,并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以便采用市场手段通过公平的环境执法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

(二)充分利用倒逼机制,促进节能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环保标准的硬约束,钢铁行业要把今年作为治理污染物排放的攻坚年,会员企业要严格自律,坚决做到不违规排放。

协会将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包括钢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研究,钢铁生产全流程的系统优化节能,重点节能技术的示范推广节能,以及先进经验的推广;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要求,积极促进完善、提高钢铁行业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大力宣传近年来建设绿色钢铁所取得的成绩,完成工信部委托的清洁生产项目、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评审,组织开展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规划研究。

(三)重点开展有关财税政策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今年协会将重点就以下4个方面开展财税政策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第一,继续开展钢铁产品进出口财税政策的研究,协调国家部委尽早下发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的保税政策文件;积极做好进出口关税和出口退税政策研究工作,为钢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公平税负创造条件。

第二,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组织企业开展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生产等方面的财税政策的深入研究工作,向国家部委提出更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第三,结合国家资源税改革要求,为减轻矿山企业税负,组织力量开展冶金矿山税费研究

工作。

第四,认真开展“营改增”税收政策研究,积极提出将建筑业纳入“营改增”的实施范围的意见建议;继续呼吁对废钢行业给予增值税返还的优惠政策。

同时,组织开展钢铁产业合理布局、有序转移,建立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等相关课题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四)加强行业自律,努力促进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

第一,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协会将定期组织企业研讨协商,合理控制产能,规范销售行为,避免恶性竞争。深化南北方板材生产企业协调组的工作,在重点品种的招标中,引导协调组成员加强沟通。要求参加协调的企业信守承诺,严守底线,对于不遵守国家相关政策及《倡议书》的企业,将予以通报批评,必要时协会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不正当竞争调查,对违背承诺的企业要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

第二,要把“控产量”作为保持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在产量过剩形势下,通过增加产量摊薄固定成本,根本改变不了增产不增利的困难局面,原来依靠增产来增效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企业只有坚持“控产量”的要求,才能保持市场稳定。因此,会员企业仍要坚持“不给钱不发货,没有合同不生产,低于制造成本不生产”的行业自律要求。但现在令人担忧的是,行业内长期坚持的“不给钱不发货”的底线一旦突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第三,努力做好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工作。充分发挥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作用,会员企业要进一步增加交易平台上的采购量;从今年起,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已经实现按日发布,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发现价格,促进买卖双方科学、公平议价具有重要作用,会员企业应认真研究和使用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

第四,努力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利益。国家已经把打击假冒伪劣钢材生产列入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内容当中,协会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为会员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

(五)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为企业进出口工作提供服务

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敏感产品进口对我国市场的影响,提出应对建议;对外努力维护目标市场稳定,加强与出口地政府、协会、企业沟通交流;扩展参与出口市场协调的企业范围,加强对敏感、重点品种协调和信息沟通,力争减少出口企业竞相压价的现象,避免出现贸易摩擦;尝试推进钢材出口产业链建设;做好应对贸易摩擦和贸易救济调查工作,运用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维护会员企业权益。

(六)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深入开展“对标挖潜”

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协会和企业都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共同研究市场、判断市场、把握市场;认真开展经济效益分析,开拓企业增利渠道,提高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负债水平和融资成本,防范资金风险和经营风险。

继续深入开展“对标挖潜”降成本工作。在钢材价格难以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对标挖潜、加强管理、降本增效仍是企业摆脱困境的主要措施。要不断扩大对标企业范围,积极推进区域对标,加强经验交流,努力降本增效。

及时反映行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行业诉求和政策建议,为企业经营决策和国家制定宏观政策、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七)以《2020年钢铁工业发展愿景及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为抓手,积极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由全行业共同参与的《2020年钢铁工业发展愿景及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报告经多次讨论,现已经完成。报告提出了2020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主要发展目标。研究报告可以作为企业确立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协会也将以此为抓手,积极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八)认真总结、推广企业在技术、产品、管理、商业模式、市场创新方面的经验

第一,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行业共性技术突破。一是构建上下游战略合作创新平台,兼顾个性技术和整体共性技术,实现钢材产品技术开发、应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与规范服务的联动效应。二是做好科技部“油气开采与储运用高品质耐蚀钢生产技术”、“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废物循环利用技术与示范”两个项目验收及“十二五”6个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工作。三是积极建议政府设立相关科技专项,通过国家科研资金引导,带动共性技术的研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转移与应用。四是针对行业重大共性技术问题,组织行业专家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技术推广。五是充分发挥大高炉专家委员会作用,继续帮助企业有效解决大型高炉运行效率问题。六是发挥行业引导作用,编写钢铁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指南,引导共性技术发展方向。

第二,推进钢铁品种质量上新台阶,促进钢铁产品升级换代。加强冶金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物质量认定“金杯奖”活动,引导会员企业树品牌、提质量、创效益。

第三,加强与用钢行业的密切合作。一是配合工信部,参与组织落实钢铁与下游用钢产业战略合作,加大高强螺纹钢筋推广应用。二是推进船用耐蚀钢、海洋工程用钢、高性能电工钢、钢结构房屋用钢等上下游产业创新联盟、共性技术研发联盟的组建和培育工作。三是加强对用钢结构、用钢量及需求结构升级的调研分析,定期召开用户行业协会座谈会。

第四,积极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强行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研究,完善行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建设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同时开展示范企业推广活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继续推动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推广能源在线仿真系统,集成控制企业金属流、能源流、信息流;建立能源环境监测与环保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安全信息自动处理、各种危害等级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同时,加强钢铁企业与信息化企业的交流,促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第五,总结推广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经验。现在企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已经被彻底打破唯有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寻求新的盈利模式才是出路。现在许多企业都在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有些做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协会将认真总结企业的经验,并在适当时候就商业模式和市场创新召开交流会,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企业改革的目标,协会将加强调研,了解企业深化改革情况,召开有关研讨会,交流企业深化改革的经验。

(九)认真做好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工作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和政府转变职能、发挥社会管理组织作用、协会与行政部门脱钩的改革方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协会认真研究了钢协改革和今后工作的整改措施。同时,为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协会将在吸收会员、设立分会、增加副会长单位及会费标准方面作出改革。会费标准下调后,企业要认真履行义务,按标准缴纳会费。

(十)认真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在认真做好上述9项重点工作的同时,还要组织完成好钢铁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和“宝钢杯”第七届钢铁行业技能大赛工作,充分发挥宝钢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的引领作用。与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共同做好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活动。认真组织第八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等重要国际交流活动。此外,其他方面工作也将认真完成。

最后,要特别强调关于行业统计问题。长期以来行业统计得到了生产企业的大力支持,但是也确有少数企业不履行义务,也有少数企业不按要求报送数据,影响了行业统计信息的完整性。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我们要求会员企业都要按照规定报送统计数据,业务上的具体问题协会将全力帮助解决。

同志们,做好2014年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许多工作要完成好难度非常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奋发有为,扎实工作,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为实现我国钢铁工业转型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3 11:29 , Processed in 0.0501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