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5842|回复: 15

[讨论] (加分讨论)井式炉做碳氮共渗的疑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4 23: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35的井式渗碳炉做碳氮共渗,最初的试验工艺和结果是:煤油70d/min,氨2.2l/min,层深0.4mm;煤油60d/min,氨1.8l/min,层深0.45mm;煤油50d/min,氨1.3l/min,层深0.5mm.共渗温度都为850,没有测炉压.之后有两天时间没有做碳氮共渗,只做渗碳,再采用原工艺怎么也做不出0.3mm以上的共渗层深.刚开始用井式炉做碳氮共渗,实在不好理解.清理排气管,查漏,装U形计调炉压,还是不行,将共渗温度升到860,煤油60d/min,氨1.3l/min,炉压12mm油柱,层渗又逐渐从0.3mm一炉比一炉深至0.55mm.停做两天后按调整后的工艺又做不出0.3mm以上的层深.很是郁闷,难道每次做产品之前,必须要做好几炉工艺调试吗!我们的工艺和设备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很快建议好炉气?请有经验者予以解释,在此先谢谢了.     

[ 本帖最后由 stigershu 于 2008-3-21 21:1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dust + 10 主题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1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3-15 10: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前面讲的层深4.0----5.0mm是否不对?有这么深嘛?

签到天数: 41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8-3-15 11: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几炉层深不够的产品硬度怎么样呢?
怀疑你那个氨气管子几天没用后里面有水产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sdust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41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3-16 11: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过碳氮处理后,炉子的马拂罐已经氮化饱和;如果再在900多度做渗碳处理,那么罐壁的氮就会脱掉。所以再次碳氮时,炉壁需要吸收很多的氮,只有在饱和后,才会对工件的碳氮共渗有好的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sdust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6 14: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长见识!

楼主和shenfuhai专家的对话,既新鲜又有趣,既长见识又留有悬念。提这样的问题,只有实践中才会发现,推理性的解答也令人看出他出众的聪明才智。这样的帖子,只有在本论坛中才能看得到,就像大城市的宴席上吃不到可口的农家菜一样。看后真有点回味,令人享受!
   借此机会,想顺便给版主提一点建议:给他们‘加分’吧!以体现这个bbs论坛的特色!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16: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相助! 我们也清理过氨气管.
  4.0-5.0mm层深确为笔误,应为0.4-0.5mm,欢迎指正.
  试验了3炉后,昨天终于做了一炉合格的,接着下炉又不行了,现又试了2炉,似乎有所好转,但还不敢干产品,想知道用相同方法做碳氮共渗的同行,您们是如何控制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sdust + 5 感谢跟踪!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17: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层深0.35mm以上时,硬度能到62HRC以上,0.35mm以下时,硬度在60HRC以下,0.25mm以下时,硬度才40多HRC,但表面硬度很容易到91H15N(相当于62HRC)以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6 18: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0.25mm以下时,硬度才40多HRC,但表面硬度很容易到91H15N(相当于62HRC)以上"
渗层太浅,要打轻载荷的,15N或30N的或是维氏硬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sdust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9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3-16 20: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件碳氮共渗处理一般要经过补炉工序,否则工件碳势上升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2: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最初三炉的非产品碳氮共渗试验做的很顺利,都是在渗碳后做的,由此认为在这样的设备和工艺状况下做碳氮共渗是比较容易的,只是C、N含量较高,分别为0.88、0.3,需要优化化参数,没想到后来建立炉气是如此不易。
  昨天连续做的三炉情况是:基本相同的参数下,层深和硬度分别是0.27mm、0.4mm、0.45mm,硬度55HRC、63.4HRC、64HRC,似乎跟上次情况一样,经长时间(4炉)才有一定的共渗能力。前两炉的碳氮含量分别为0.73、0.37;0.89、0.27,可见我们的这种方法很难控制C、N量到要求的0.6-0.8、0.18-0.35。
  论坛里似乎这种成功的经验不多,是否这种工艺确实难以控制?我们准备改管路,采用滴丙酮、甲醇通氨气的工艺来做,这样碳势比较容易控制,采用此种设备和工艺的朋友有吗?

[ 本帖最后由 liuyu 于 2008-3-17 22:0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sdust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3-18 13: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炉子上有控制仪表吗?做碳氮共渗,最好用仪表控制,这样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楼主是眉山厂的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1 13: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jysh81 的帖子

井式渗碳炉通氨气滴煤油做碳氮共渗是老工艺。要点是低温时以渗N为主, 煤油不易裂解; 高温时以渗C为主. 渗N后容易渗C,加入的氨煤油量要够用, 但不易控制C、N量。
楼主做的试验,应是工艺不稳定。装炉量.温度.渗剂加入量不变,但炉内状态是有变化的,如渗碳后连续装炉与渗碳后升温装炉炉壁状态是不一样的. 楼主做不成的炉次原因是渗剂加入量不足。建议:升温时通氨气,> 2.2l/min+滴甲醇或乙醇,温度为850℃加大煤油加入量为原有的3-5倍,维持30-60分钟后减少到原有量,(零件装入时还应增加零件表面的消耗量)以上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dust + 10 欢迎更多地参与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4 20: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4楼的说的对,渗碳炉也是一样,在烧碳和停炉维修后,还要进行渗炉处理呢?而且你这还是两种方式的化学处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11 19: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跟载气和氨气和炉子大小之间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比如载气是甲醇,氨气流量是甲醇的产气量的8%到10%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7-11 22: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大家的讨论学到好多书上看不到的知识, 我们的井式滲碳炉在停炉一段时间后也要进行预滲的,我们滲碳和碳氮共滲都用同一个炉子,倒没有发现干完滲碳再干碳氮共滲不好滲的情况,我有氧探头来控制炉内的碳势,软件程序来控制过程,滲剂是甲醇和煤油。感觉楼主是手动控制的?再一个零件装炉后排废气的时间要长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27 10: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碳势是不应该用仪表控制,只靠每份多少滴炉内的碳势是否误差太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6 20:28 , Processed in 0.0578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