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7765|回复: 10

[碳素钢] 荒谬的“顺杆爬”分析理论——评教科书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1 20: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jsenchun 于 2014-12-1 20:58 编辑

           荒谬的“顺杆爬”分析理论——评教科书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
    先固本清源地认识一下原理,铁碳图是由不同含碳量碳钢的试验过程记录汇总成图的,应该是有几百种
不同含碳量的碳钢逐一加温、缓冷、急冷的试验记录。铁碳图中的每一条曲线都是由几十、甚至几百个不同
含碳量的碳钢的试验记录“点”连接而成,实际铁碳图上的曲线都是由点组成,线是断裂的曲线。曲线上的
每一个点,都代表一种含碳量的钢。
    目前教科书对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举例如下:
    1、亚共析钢,“在L+γ两相区,液相浓度沿BC线变化,奥氏体浓度沿JE线变化”;“单相区的沿GOS线变
化,沿GP线变化”。
    2、过共析钢,“沿ES线变化”。
    3、共析钢,“沿BC线变化,沿JE线变化”。
    这是一个没有结晶过程分析,给一条线,就順杆爬的分析理论,而且这些爬杆的线,都是实际不存在的
线,一条线代表几十、几百种不同含碳量的碳钢,怎么能用一种含碳量的碳钢去引用,教科书的这种分析方
法很幼稚可笑。
    我的部分结晶过程分析如下:
    在γ-Fe结构下:  (奥氏体冷却过程分析)
    共析钢:当碳含量等于0.77%时,随着温度的下降,碳原子仍然固封在γ-Fe结构缺陷处不发生改变,只是
单纯的晶粒体积出现缩小,直至温度到达727℃度发生同素异构转变(共析转变),转变时有0.748%的碳原子
从γ-Fe结构缺陷处在成为α-Fe后被结构挤出,马上在晶界上与铁原子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渗碳体Fe3C,Fe3C
吸收了大量的碳原子,减少了转变后的铁素体总量,已知的重量比是渗碳体12%,铁素体88%。转变后的渗碳
体的数量正好与需求混合的铁素体配比量相符,成为100%的珠光体组织。(0.77%-0.0218%=0.748%)
    过共析钢:当碳含量大于0.77%时,在铁碳图的ES线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即含碳量越大,结构开始析出碳原
子,转变为二次渗碳体的温度越高。那么对于大于0.77%的碳钢,随着温度的下降,晶粒体积出现缩小,碳原子
先从过饱和、后从次过饱和的γ-Fe晶粒内部缺陷处先后析出超出0.77%含量的碳原子,只析出多的碳原子,使
之成为晶界上的二次渗碳体,直至析出到727℃度的γ-Fe饱和含碳量为0.77%,才去发生同素异构转变。转变
后的渗碳体的数量大于需求混合的铁素体配比量,转变后的组织为珠光体+渗碳体。
    亚共析钢:当碳含量少于0.77%时,在铁碳图的GS线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即含碳量越小,开始转变为铁素
体的温度越高。那么对于碳含量少于0.77%的碳钢,随着温度的下降,,晶粒体积出现缩小,欠饱和含碳量的
γ-Fe晶粒先转变为铁素体,转变后的铁素体缺陷处马上挤出碳原子再补充到其它欠饱和γ-Fe晶粒缺陷处,使
之成为0.77%饱和含碳量的γ-Fe。温度继续下降时,稍欠饱和含碳量的γ-Fe晶粒又转变为铁素体,转变后的
铁素体缺陷处又马上挤出碳原子再补充到其它欠饱和γ-Fe晶粒缺陷处,使之成为0.77%饱和含碳量的γ-Fe。
随着温度的下降,这个重复的过程一直延续到727℃度的同素异构转变。此时的同素异构转变,部分已经转变
的铁素体不再参加转变,只有γ-Fe结构下含碳量为0.77%的晶粒发生结构转变,转变后的渗碳体数量少于需
求混合的铁素体配比量,转变后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
    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我说目前教科书的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理论是一个“顺杆爬”理论,没有
冤枉它吧,只不过比喻的比较形象与尖刻罢了。
   (转变后的晶体数量问题分析省略)

签到天数: 250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2-4 03: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出“创新”成果是不容易的,这只有对前人的理论或实验下功夫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无懈可击的精致实验才可能发现新现象或否定前人的结论理论。对于中青年科技研究人员(蒋工除外)来说,我们应该切记:多读文献,潜心研究,夯实理论,注重实验,心平气稳,方有作为;否则,将会断送你们今后的学术生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12-4 08: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dhzhou888 发表于 2014-12-4 03:53
做出“创新”成果是不容易的,这只有对前人的理论或实验下功夫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无懈可击的精致实验才 ...

支持周老的观点
做研究必须沉下心来
不能像娱乐圈一样的浮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2-4 09: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理论需实验证实某一点与现有理论线不符,你只是讲解了原有的理论,是个好老师,但不是理论的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09: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senchun 于 2014-12-5 10:07 编辑

读回帖感:
    我不知道什么是原创理论了,感到糊涂!“碳的作用、两个结构的饱和含碳量,缺陷处含碳、结晶过
程分析、晶体体积计算,致密度计算”,在我之前全世界有谁提出过,有报道吗?有书的记载吗?教科书
有这些理论吗?我是有登记的“知识产权证书”的,不要总以为外国的月亮圆,中国人不比他们差。
    告诉各位,热处理的理论,目前的教科书理论只是一个表面的皮毛认识。
    很简单,一个致密度计算,说破了,就很简单,但迷雾中的前人,与目前的百万工程师怎么不提出
呢,后炮都会放,窍门不点破时,都糊涂,一经点破,就很简单,就都知道了,都不是外行。我已谈到
热处理理论只是一个皮毛理论,请大家提出理论的见解。不要事后诸葛亮。
    我说“顺杆爬”理论,没有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9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12-5 18: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先生自我感觉良好,只是无人喝彩。
能否把知识产权证书让大家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9: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没必要吧!理论说明了吧!我只是要自我保护我的原创理论,为何公开发布呢,我就是没
有担心了。再说我也不会使用电脑照相、下载等,无人喝彩好!比无知的捣乱要好。我也不需
要喝彩,已无必要了!至于承认问题,只有科学院说了算,其余谁说了都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9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12-5 19: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为什么要在网上公开发布你的原创理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9: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senchun 于 2014-12-5 20:14 编辑

个人爱好,听取讨论,知道看法,找出症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5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12-6 1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jsenchun 发表于 2014-12-5 09:43
读回帖感:
    我不知道什么是原创理论了,感到糊涂!“碳的作用、两个结构的饱和含碳量,缺陷处含碳、结 ...

致密度计算教科书上怎么没有?《金属学教程》或《金属学原理》上就有。
如果您看的是职业技术学校或技工学校的教材,当然没有。要看理工科的教材,教材上甚至把各种结构的致密度都写出来了,可能没有详写计算过程,只写出计算结果。但教材书告诉了计算方法。
实质上就是空间几何的数学计算,不是很高深哦。数学成绩可以的高中生都应该能够计算(当然指理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2: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senchun 于 2014-12-6 12:54 编辑

    哈工大2000年6月出版的本科教材“材料科学基础”能算数吧,由赵品、谢辅洲、孙文山主编。这
本教科书的也是错的呀,也有数学计算公式,也是拿一个教学子理解晶体结构的教学模型,进行计算的
呀,这应该是大学教材的错误吧,这白纸黑字地写着呢,不能抵赖吧。这本教材的第12页,致密度计算。
   目前所有的大学教科书的面心、体心立方结构的致密度计算都是错误的,这是计算过程的错误,方
法思路的错误,计算公式与原理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5 13:21 , Processed in 0.0523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